冰岛的极光如梦似幻,在墨蓝色的天幕上翩然起舞,如同流动的绿色丝绸。陈默和林薇裹着厚厚的羊绒毯,坐在温泉池边,望着这天地间的奇景,一时间都沉默无言,只听得见彼此平稳的呼吸和远处隐约的冰川融化的声音。
“这一路,看了那么多风景,还是觉得这里最纯粹。”林薇将头靠在陈默肩上,呼出的白气迅速消散在寒冷的空气中。
陈默揽紧她,目光却似乎穿透了极光,落在了更远的地方。“是啊,纯粹。就像我们最初只想做好交易,赚点钱,过上好日子一样。”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有时候走得远了,反而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林家的电话打破了这片宁静。是陈曦,声音透过卫星电话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和凝重。
“爸,妈,玩得开心吗?”陈曦先照例问候,语气轻松,但陈默和林薇都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话语底下潜藏的情绪。
“挺好的,你那边呢?实验室和博物馆都顺利?”林薇关切地问。
“都还好……不过,有个新情况。”陈曦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前两天,我接待了一个特殊的考察团,来自‘华银国际’。”
“华银国际?”陈默微微坐直了身体。这家背景深厚的国资投资巨头,向来低调,但每一次出手都足以在相关领域掀起巨浪。他们主动找上陈曦的联合实验室,意义非同小可。
“是的,带队的是他们新上任的副总裁,叫周启明,很年轻,但气场很强。”陈曦描述着,“他们对我们的量子区块链技术在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升级、跨境结算和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潜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是泛泛而谈,他们带来的技术专家问的问题都非常专业,直指核心。”
陈默和林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重视。这不再是普通的商业合作或者学术交流,而是可能触及更高层面的战略对接。
“他们提出了初步的合作意向,”陈曦继续说道,“希望我们实验室能牵头,组建一个专家团队,参与一个代号‘金梭’的保密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涉及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力度非常大,但保密级别也很高。”
“你怎么想?”陈默没有直接给出意见,而是先询问儿子的判断。
“机会很大,但风险也不小。”陈曦的声音很冷静,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技术层面我们有信心,但和这种体量的机构合作,牵扯的面太广,我怕……实验室的独立性和我们的技术主导权会受到挑战。而且,‘金梭’项目具体是什么,他们语焉不详,只说是关乎未来金融数据安全与效率的战略布局。”
这是一个典型的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攀上这棵大树,实验室乃至陈曦个人的影响力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级,技术落地和应用推广的速度会大大加快。但同样,一旦卷入过深,很可能失去自主性,甚至可能因为某些不可控的因素而成为牺牲品。
“周启明这个人,你感觉怎么样?”林薇插话问道,她更关注合作对象本身。
“很厉害。”陈曦评价道,“思维缜密,眼光毒辣,看似随和,但每一句话都带着分量。他明确表示,欣赏我们的技术,但也暗示,这个领域‘不能只有技术’。我感觉,他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提供方,更可能是一个能在复杂局面中共同进退的合作伙伴。”
通话结束后,温泉池边恢复了安静,但陈默和林薇的心绪却难以平静。
“你怎么看?”林薇问道,将决定权交给丈夫,这是他们多年的默契。
陈默沉吟片刻,缓缓道:“让曦曦自己去判断。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事事为他掌舵了。他能看到风险,这说明他足够成熟。至于机会……有些门,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开第二次。”
他顿了顿,看向林薇,眼中闪烁着过往岁月沉淀下的智慧:“我们能做的,是帮他分析可能遇到的‘人’的问题,而不是‘技术’或‘商业’的问题。周启明……我似乎听过这个名字,回头我让以前的老人查查他的背景。”
就在陈默夫妇在冰岛商议的同时,杭州的实验室里,陈曦也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考验。
周启明的第二次来访,安排得更为私密,地点就在实验室隔壁的小型会议室。这次,他只带了一名助理。
“陈博士,考虑得如何?”周启明开门见山,他今天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定制衬衫,没有打领带,显得随性却又不失威严。
“周总,对于合作,我们实验室上下都很有兴趣。”陈曦不卑不亢地回答,“但我们需要更明确的方向。‘金梭’项目的轮廓,以及我们团队在其中的具体定位和权限。”
周启明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抛出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陈博士,你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在全球数字金融体系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个问题很大,很空,但又直指核心。陈曦心念电转,明白这不是一个可以敷衍的问题。他沉思片刻,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判断,谨慎地回答道:“我认为,不应该仅仅是参与者或者跟随者,而应该成为规则的重要制定者之一,至少在某些关键领域和环节,要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安全保障能力。”
“说得好!”周启明轻轻拍了一下手掌,眼中露出赞赏,“所以,‘金梭’项目,瞄准的就是成为‘规则制定者’和‘安全保障’的关键一环。我们希望能打造一个自主可控、高效安全的新一代金融底层架构。你们的量子区块链技术,是我们看中的核心拼图之一。”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诚意和压力:“至于权限,我可以向你保证,技术研发和路径选择,由你们团队主导。我们需要的是你们最顶尖的技术解决方案。但是,在项目协调、资源调配以及与各方对接上,必须遵循统一的规划和纪律。这不是普通的商业合作,这一点,希望你能理解。”
陈曦感受到了那股无形的压力,这与他之前接触过的任何风投、企业合作都不同。这是一种更深沉、更宏大的力量。他点了点头:“我明白。”
“很好。”周启明满意地靠回椅背,“细节问题,我的团队会后续与你们对接。另外,为了便于工作推进,项目组会给你们开放一个特定级别的数据接口,用于模拟测试和环境搭建。相关的保密协议和安全审查流程,会非常严格,希望你们做好准备。”
送走周启明,陈曦独自在会议室里坐了很久。窗外的西湖在夕阳下波光粼粼,但他心中却波澜起伏。他意识到,自己即将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里的游戏规则,比他熟悉的实验室和商场要复杂得多,也沉重得多。
几天后,陈默那边传来了关于周启明的信息。资料很简单,但信息量很大:周启明,三十五岁,经济学博士,拥有多年在关键金融机构和海外历练的经验,背景干净,能力突出,是内部重点培养的少壮派。值得注意的是,他曾在数年前,主导过对某个试图在跨境支付领域兴风作浪的外资机构的成功阻击,手段精准而老辣。
“是个能做实事,也有魄力的人。”陈默在电话里总结道,“但和这样的人共事,要格外注意分寸。他代表的不只是他个人。”
陈曦深吸一口气,心中有了决断。
与此同时,陈玥在巴黎也遇到了新的契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时尚教母,在参观了她的数字艺术博物馆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合作设想:将陈玥的数字艺术作品,与顶级奢侈品的高定服装相结合,打造一个名为“数字肌理”的跨界系列,并在巴黎时装周上进行发布。
这个想法极具诱惑力,能将陈玥的艺术推向一个更广阔、更富影响力的舞台。但同样,这也意味着她的作品需要接受商业化、时尚化的解读和改造,可能会失去一部分纯粹性。
陈玥犹豫了。她打电话给哥哥征求意见。
“哥,你觉得我该接吗?我怕……作品会变味。”陈玥的声音里带着迷茫。
陈曦刚从“金梭”项目的初步会议中抽身,听到妹妹的烦恼,不禁笑了笑。他发现,自己和妹妹虽然领域不同,但面临的抉择本质却是相似的——如何在拥抱更大平台和机遇的同时,守住自己的核心价值。
“玥玥,”陈曦温和地说,“艺术需要观众,也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创作的主导权,确保你的艺术理念不被稀释。就像我们做技术,最终目的是应用,但要确保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这未必是妥协。也许这次跨界,能让你发现艺术表达的新的可能性。别忘了,我们的父母,当年也是在不断的跨界和突破中,才走出了自己的路。”
陈玥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声音变得坚定起来:“我明白了,哥。我会和他们谈,但要按照我的艺术逻辑来。”
挂断电话,陈曦走到实验室的落地窗前。夜色下的杭州,灯火璀璨,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可能。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内心也有一股火焰在燃烧。父母的时代渐行渐远,属于他和他妹妹的新征程,正伴随着机遇与挑战,悄然展开。前方的路依然布满暗涌,但也充满了值得期待的新机。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之币战天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