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降第三十二天的晨光带着意料之外的暖意,徐明推开窗帘时,竟看到玻璃上的冰花没再增厚。
他快步走到温度计前,表盘上的汞柱赫然指向-20c。
窗外的天空澄澈透亮,久违的太阳悬在半空,将金色的光线洒在覆盖着残雪的楼宇上,之前肆虐的暴风雪早已不见踪影。
“温度居然回温了!”妈妈惊喜地凑过来。
她伸手触摸着玻璃上的暖意,“这是寒降以来头一次见太阳。”
爸爸也放下手里的活计,走到窗边眺望远方,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反常的回温未必是好事,但至少能让路面的冰雪融化些,减少些冻伤风险。”
徐明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一条来自政府的短信弹出屏幕。
群里也瞬间被这条消息刷屏:“各位市民朋友,请勿恐慌,目前政府正全力组织物资调配。”
“因前期强降雪导致道路冰封,军队已启动破冰清路作业,待开辟出安全通道后,物资将第一时间送达。请大家坚守待援,注意自身安全。”
几乎同时,楼下传来“轰隆轰隆”的机械作业声。
徐明跑到阳台向下望去,能看到远处的马路上,几辆军用破冰车正在作业,铲雪铲将厚实的冰雪层层剥离。
虽然距离尚远,但那股有条不紊的力量感,让压抑多日的小区里透出一丝生机。
群里的消息瞬间变得活跃起来,之前的绝望被久违的希望取代。
就在大家热议政府救援时,一条不同的消息引起了关注。
住在4栋的老杨发消息说:“有没有邻居愿意跟我去东北?”
“我在那边有熟人,那边常年严寒,政府和居民都囤了大量粮食,够吃好几年。而且那边的供暖供电都是按高标准防寒设计的。”
“哪怕零下70c也能正常运营,不像咱们南方这边彻底瘫痪。我准备了一辆越野车,能坐七个人,现在统计报名人数,先到先得。”
这条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群里瞬间分成了两派。有人立刻响应:“我报名!待在这里太煎熬了,有车去东北肯定比在这等救援强!”
“算我一个,家里物资快见底了,能去东北简直是救命!”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住在2栋的张叔回复:“零下70c?比咱们这边冷太多了吧?就算供暖好,路上的风险也太大了,万一车坏在半路,根本没人救援。”
老杨很快解释:“大家放心,我这台车是四驱越野,换了雪地胎,而且我有多年冰雪路面驾驶经验。”
“东北那边的防寒设施确实完善,不像咱们南方没准备,那边就算低温也不会断供,比待在这听天由命强。”
徐明把消息给爸妈看,爸爸皱着眉思索:“东北囤粮和防寒设施完善有可能,但零下70c的环境,路上的不确定性太大。”
“而且咱们家物资还能撑一段时间,政府救援已经在清路了,没必要冒这个险。”
妈妈也点头附和:“对,现在出去太危险,万一出点事,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还是等政府的物资更靠谱。”
徐明在群里看着大家的争论,有人坚持报名,最终有三户人家确定同行,加上老杨一共五人,刚好坐满一车。
也有不少人选择留下,等待政府救援。
老杨在群里约定好第二天一早出发,让大家提前准备好随身物资。
夕阳西下时,气温虽有回落,但依旧维持在零度以上。
徐明一家坐在煤炉边,吃着热气腾腾的土豆粥。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远处的破冰车作业声还在持续。
徐明知道,选择留下或离开,都是为了在绝境中活下去,而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他打开手机,群里的讨论还在继续,有人祝福出发的人一路平安,有人依旧在纠结犹豫。
徐明关掉屏幕,看向煤炉里跳动的火苗,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救援能尽快到来,也希望那些踏上远行之路的邻居,能顺利抵达目的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