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默道宫深处,往日修炼的沉寂被一种新的韵律打破。水中中弥漫着真气灼烧矿石的炽热气息、灵材熔融聚合的奇异芬芳、以及符文能量流转时的细微嗡鸣。
两年深海苦修积累的珍稀灵材,此刻被大量消耗。
大块大块未经提炼的“元磁重石”在真气的作用下,杂质被迅速汽化剥离,熔炼提纯为一种闪烁着暗沉金属光泽、密度高得惊人的黑色液态金属。林凡神识高度集中,精确控制着温度与能量输出,引导着这些液态金属缓缓流入一旁早已准备好的、以自身真元凝聚的“水滴状”模具之中。
模具内部,早已被他用神识刻画好了无数加固、导能、密封的基础符文脉络。液态元磁金属流入,完美地填充了这些符文脉络,并在冷却过程中与之彻底融合为一体。
这只是主体框架。
紧接着,一块块“雷纹黑曜岩”被投入。它们并未完全熔化,而是在真气下变得柔软,被林凡以真元强行拉伸、延展,如同锻造百炼精钢般,反复锻打,最终形成一层覆盖在元磁金属骨架外的、带有天然吸波和能量导引特性的暗色装甲壳体。壳体之上,林凡以指代笔,灌注真元与雷霆之力,精心刻画下更复杂的“抗辐射”、“能量缓冲”、“自适应变形”阵纹。
“幽蓝珊瑚”被炼化提纯,得到一种深蓝色的、具有极佳能量亲和性与记忆特性的凝胶状物质。它们被均匀填充在壳体与内壁之间,作为缓冲层,同时也能微弱地汲取宇宙中的辐射能转化为无害能量。
最为耗神的是“动力系统”与“能量核心”的炼制。
三组“等离子推进符阵”的基盘,他以“赤炎硫晶”混合多种高能催化金属灵材炼制,结构复杂精密到毫米级别,任何一丝误差都可能导致推力失衡甚至爆炸。他失败了数次,浪费了不少材料,才最终成功三个。
而那个替代聚变反应的“灵晶电池组”,则更是让他耗费心神。他选取了品质最高的数块灵晶,以《吞天诀》中记载的一种“叠能秘术”,强行将其压缩、叠加、熔铸为一体,形成一个拳头大小、却蕴含着堪比小型核电池般恐怖能量的多棱晶体。炼制过程险象环生,能量稍有不稳便可能引发灾难性爆炸,全靠他筑基中期的强横神识与雷霆紫芒的精准控制才得以完成。
最后,才是内部“维生阵法”与“控制中枢”的集成。
他在舱体内部刻画下小型的“内景循环阵”与“微型冰炎阵”,
整个过程,持续了不知多久。林凡的真元与神识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消耗,若非筑基中期的深厚底蕴和深海灵材的持续补充,早已难以为继。他的脸色苍白,眼神却愈发明亮锐利。
当最后一道符文被点亮,最后一块构件严丝合缝地嵌入预定位置,整个“水滴”状的造物猛地一震!
嗡——!
一声低沉却充满力量的嗡鸣响彻洞府!
只见那悬浮于空的“星舟”,通体呈现出一种流线型的、暗黑与深蓝交织的色泽,表面隐约有复杂的能量纹路流转,散发出一种沉稳、内敛却又蕴含着磅礴力量的气息。它长约三米,最宽处约一米五,刚好能容纳一人蜷缩其中。
成功了!
林凡长长舒了一口气,眼中难掩疲惫,更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与欣喜。
这艘被他命名为“星穹舟”的初代太空舱,虽然简陋,虽然续航、防护、机动都极其有限,但它确确实实凝聚了他目前所能达到的炼器与阵法最高水准,结合了修仙文明与现代科学的构想,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跨时代的作品!
他轻轻抚摸着“星穹舟”冰冷而光滑的外壳,神识深入其中,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阵法的运转,每一个构件的连接。
能量核心稳定输出,维生阵法维持着舱内微小的生态循环,防护阵法默默运转,抵御着深海重压(这是一个很好的压力测试),推进符阵处于待机状态,随时可以激发。
“还需最后一步……实战环境测试。”林凡喃喃自语。
深海环境,虽然压力巨大,但毕竟有空气(水)作为介质,与真空仍有区别。他需要先在水下进行高速、高压下的机动测试,检验其密封性、结构强度、以及动力系统的可靠性。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星穹舟”腹部一个仅容一人进入的舱门,小心地钻了进去。
内部空间极其狭小,仅能让他保持蜷坐的姿势。神识与控制中枢连接,瞬间,整个“星穹舟”仿佛成为了他身体的延伸。
“出发。”
心念一动,位于尾部的三组等离子推进符阵微微亮起,喷出三道幽蓝色的、高温高速的粒子流!
嗤——!
“星穹舟”瞬间破开海水,如同一条灵活的箭鱼, 迅疾地射出了渊默道宫,冲向更深、更黑暗的深海平原!
测试,开始!
林凡驾驭着他的“星舟”,在这地球最深的深渊之中,为迈向星空,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从地心到星际,修真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