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默道宫之内,时间仿佛凝固,又仿佛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流逝。林凡心无旁骛,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对“星穹舟”的脱胎换骨之上。
外界的探测如同悬顶之剑,逼迫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最大的破绽——能量特征与隐匿能力。
“元磁归墟阵” 被率先刻画于舟体核心。此阵以提纯后的“元磁重石”为基,辅以复杂符文,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强大的内向引力场,并非用于攻击,而是如同黑洞般,强行束缚、吸纳星穹舟自身运转时产生的一切能量波动,使其难以向外逸散。
“幻海蜃楼阵” 覆盖于外壳之上。借鉴了深海蜃贝的幻化之能,结合光学迷彩与能量拟态原理,能根据周围环境(无论是星空背景还是深海暗流)自动调节舟体表面的光线折射与能量反射,达到近乎完美的视觉与能量层面上的“隐身”。
推进系统 被彻底重构。不再是简单的灵力,而是引入了《吞天诀》中对空间微尘的牵引奥义,结合高阶“风行符阵”,形成了 “微尘跃迁推进” 。虽远不能实现真正空间跳跃,却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近乎瞬移般的恐怖加速度和匪夷所思的机动轨迹,代价则是瞬间的巨量能量消耗。
当最后一道符文的光芒隐入黝黑的舟体,全新的“星穹舟” 悬浮于洞府之中。它看上去更加流畅、内敛,通体散发着一种深邃的、仿佛能吞噬光线的虚无感,再无半分能量外泄。
林凡深吸一口气,知道不能再等。地球轨道的惊鸿一瞥已引起注意,久留此地,迟早生变。
目标,月球!
并非一时兴起。月球背面,永远背对地球,是人类观测的盲区,且蕴含着独特的星壤、可能存在的稀有资源,以及……绝对的死寂与安静,是建立真正秘密基地的绝佳所在。更有古籍隐晦提及,太阴星(月球)之力对某些特殊修行有裨益。
他将所有重要资源、收入扩容后的舟内储物空间。最后看了一眼渊默道宫,毅然踏入星穹舟,闭合舱门。
“九宫锁灵阵,最大功率隐匿。”他远程向洞府阵法发出指令,将其彻底沉入静默状态。
“星穹舟,启程。”
没有剧烈的轰鸣,只有舟体内部阵法运转的低沉嗡鸣。全新的“元磁归墟阵”完美生效,将一切能量波动死死锁在舟内。
星穹舟开始上浮。
这一次,他选择了更加隐蔽的路线,利用深海沟壑与复杂海流作为掩护,最大限度地规避可能存在的监视。
突破海面,进入大气层,直至再次冲破卡门线,进入浩瀚星空……整个过程,星穹舟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无论是光学望远镜、雷达、红外探测器,还是那种诡异的灵能探测,都再难捕捉到其存在的确切证据,顶多只能记录到一丝难以分辨、转瞬即逝的空间扰动。
“隐匿成功。”林凡心中微定,但不敢有丝毫松懈。他设定好前往月球的轨道,将主要精力用于监控四周环境。
地球在身后逐渐变小,呈现出完整的蓝色弧光。星空在前方展开,冰冷而壮丽。
旅程漫长而孤寂。林凡大部分时间处于半入定状态,维持着舟体运转,同时不断适应着失重环境对身体的影响,并尝试汲取宇宙中弥漫的、稀薄却精纯的星辰之力与太阳真火,虽然效率极低,但聊胜于无。
偶尔有陨石或太空垃圾掠过,都被他提前感知并操控星穹舟以微小机动避开。
数日后,那颗银灰色的、布满环形山的星球已然在望,占据了整个舷窗。它安静地悬浮在黑色幕布上,散发着冰冷而神秘的光辉。
林凡操控星穹舟,开始减速,并调整轨道,向着那永远背对地球的、人类从未亲眼目睹过的月球背面绕去。
当星穹舟最终稳定在月球背面一处巨大的环形山阴影中, 悬停于月表之上数公里处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与自由感同时涌上林凡心头。
这里,没有地球的喧嚣,没有无处不在的监视,只有永恒的沉默、冰冷的岩石、以及绝对的黑夜(月背面对深空)。
他成功了!真正抵达了一处远离尘世的净土!
神识缓缓扫过下方的月表。环境极端恶劣:超高真空、极端温差、强烈的宇宙辐射……但这些对改进后的星穹舟和他筑基中期的修为而言,已非不可克服的障碍。
他驾驶星穹舟,降低高度,仔细勘察着地形,寻找着适合建立临时据点或进行资源勘探的区域。
巨大的环形山、深邃的月谷、平坦的月海……各种地貌在眼前掠过。
最终,他选择了一处直径近百公里的巨大环形山边缘。这里地势相对较高,能避免被陨石直接撞击的风险,山壁陡峭,能提供天然屏障,且附近有裸露的、颜色特异的岩层,可能蕴含着特殊矿物。
星穹舟降落在环形山边缘一处相对平坦的岩台上。
林凡并没有立刻出舱,神识仔细扫描着周围环境,确认没有潜在危险,并分析着月壤和岩层的成分。
数据很快反馈回来:辐射强度极高,月壤成分复杂,蕴含着多种地球罕见的金属元素和同位素,甚至探测到微弱的、未知的能量反应。
“好地方!”林凡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里,简直就是未开发的宝库!
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启舱门,踏上这片亘古荒凉的土地。
月球背面,将成为他新的起点,一个真正属于他个人的、远离一切纷扰的修炼与科研圣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从地心到星际,修真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