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黄浦江面笼罩着一层薄雾。陈默站在自己名下的一处偏僻码头仓库的二楼窗口,看着下面如同工蚁般忙碌的景象,心中稍稍安定。这是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起来的,连接上海与苏北根据地的生命线——一条稳定运作的秘密走私通道。
仓库里堆放着看似普通的货物:成捆的棉布、箱装的五金零件、袋装的粮食。但在这些普通货物的掩盖下,是更加珍贵的物资:用防水油布包裹严实的无线电器材、伪装成颜料罐的磺胺粉末、藏在空心木材里的无缝钢管、以及最重要的——一箱箱盘尼西林等稀缺药品。
阿强现在是这条线的实际负责人。他穿着粗布工装,脸上抹着油污,正低声指挥着几个绝对可靠的兄弟进行装船。这些兄弟都是他精挑细选的,要么是家人在根据地的,要么是深受鬼子迫害、有血海深仇的,忠诚度毋庸置疑。
“老板,这批货明天一早跟‘顺丰’号的日常货运一起走。”阿强看到陈默下来,快步走过来汇报,“船老大是我们的人,沿途的关卡也都打点好了,用的是‘协昌商贸’的批文,万无一失。”
“协昌商贸”是陈默控制的另一家空壳公司,专门用来做这种“合法”走私的掩护。他利用特高课经济顾问的身份,搞到了不少特别通行证和物资调拨单,让这些违禁物资披上了“皇军特许”的外衣。
陈默点点头,走到一个打开的货箱前,拿起一罐“颜料”,在手里掂了掂。“路上一定要小心,特别是过七丫口那个检查站,听说最近换了个新队长,比较愣。”
“明白。”阿强应道,“我们准备了双份的‘买路钱’,还有备用的说辞。万一出事,会按预定方案把货沉江,绝不连累上线。”
这就是陈默制定的规矩:货物可以损失,人必须安全,链条绝不能断。为此,他设计了多条备用路线和应急方案,每个环节的人都只知道自己的任务,不了解全貌。
这条通道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只是小打小闹,靠金九爷的江湖关系,用小舢板零星运送。后来陈默地位提升,资金和渠道拓宽,才逐渐形成了如今水陆并进、多点开花的网络。水路主要依靠被买通的货轮和渔船,走长江水道;陆路则依靠伪装成商队的骡马队,穿梭于乡间小路。
通道的稳定运作,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根据地里缺医少药的局面得到缓解,电台的零件得到补充,甚至还能运去一些罕见的工业原料和工具。每一次成功输送,都意味着前线的战士们多了一份保障,根据地的坚持多了一份希望。
“老板,‘老家’那边这次特意嘱咐,要我们想办法搞一批‘特殊钢材’和‘高纯度酸碱’。”阿强压低声音,递过来一张小小的字条。
陈默接过字条,借着昏暗的灯光看了一眼,心头一凛。这些物资,明显不是普通的军用或民用,更像是用来制造某些特殊设备或者……武器的原料。这很可能与组织正在准备的某个重要行动,甚至与对抗“樱花计划”有关。
“我知道了。”陈默将字条烧掉,“这些东西管控很严,直接从市面上买目标太大。我想办法从日本商社的库存里,用‘损耗’的名义分批搞出来。需要时间。”
“老家说不是很急,但要确保质量和数量。”阿强补充道。
就在这时,仓库外传来一阵短促的汽车喇叭声,两长一短,是预定的安全信号。很快,一个穿着邮差制服的男人被带了进来,是负责与秦雪宁单向联系的交通员“老陆”。
“陈老板,秦医生让我给您带话。”老陆摘下帽子,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上次送过去的药,救了很多战士的命。首长们让我谢谢您。另外,这是下次需要的清单。”他递过来一个密封的胶卷。
陈默接过胶卷,没有立即查看。“告诉秦医生,一切安好。新的物资会按计划送出。让她……保重。”
老陆点点头,戴上帽子,又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陈默将胶卷收好,心里却并不轻松。通道运作越久,暴露的风险就越大。特高课不是傻子,南造云子更是一直在暗中调查他的商业网络。虽然目前一切都被合法的商业外衣包裹着,但难保不会出纰漏。
他必须未雨绸缪。
几天后,陈默以“整合物流资源,提高浦东开发区运输效率”为名,向佐藤提交了一份方案,建议由他牵头,成立一个“沪上联合运输调度中心”,将几家有实力的华洋航运公司和陆运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
这个方案看似是为了更好地为日军服务,实则是陈默想借此机会,将更多的运输环节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他的走私网络,并且将水搅浑,让真正的物资输送隐藏在海量的合法运输中。
佐藤对这类能彰显他政绩、又能控制经济命脉的方案很感兴趣,很快就批准了。
陈默立刻行动起来,利用这个“官方身份”,堂而皇之地调整航线、安排船期、签发派车单。他的走私通道,反而披上了一层更坚硬的“皇军合作”铠甲。
然而,就在他以为可以暂时松口气的时候,阿强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老板,我们的一条船,‘安平号’,在返回上海卸完货后,被水上稽查队扣了。理由是说他们私自夹带烟土。”
陈默眼神一凝。“安平号”是条老船,船老大很可靠,从不碰烟土这种风险高还害人的东西。
“人怎么样?货呢?”
“人暂时扣着,货已经卸空了,船上没找到烟土。但我怀疑,这是有人故意找茬,或者是稽查队想敲一笔。”阿强分析道。
“不管是哪种,都不能掉以轻心。”陈默沉吟道,“你亲自去处理,该打点的打点,尽快把人弄出来。同时,暂停使用‘安平号’和与之关联的线路,启用三号备用方案。”
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或许只是一次意外的刁难,但也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的走私网络,就像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任何一根丝线的颤动,都可能引起整个网络的震荡。
这条生命线,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他拿起电话,准备动用一些更高层的关系来解决“安平号”的麻烦。同时,一个更加隐秘、分散风险的新通道建设计划,也在他脑中初步成形。
夜色更深了,黄浦江上往来船只的汽笛声悠长而飘渺。这条隐藏在繁华与黑暗之下的秘密通道,仍在悄无声息地搏动,输送着希望,也面临着未知的风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谍报代号我是烛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