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于节点残骸的褶皱深处,林见清如同一粒嵌入锈蚀齿轮的尘埃。外间,那庞大的解析引擎运转不休,冰冷的秩序力场如同永不停歇的潮汐,反复冲刷着这片被标记为“已消化”的区域。每一次冲刷,都让她残破的规则场微微震颤,如同暴露在寒风中的伤口。
她不敢有丝毫松懈,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与这片残骸的深度共鸣中。那烙印在金属脉络深处的悲怮,不再是模糊的情感背景音,而化作了一条条清晰的、通往过去某个时刻的路径。她“看”到一位名为“凯洛斯”的织网者工程师,在此地陷落前最后的坚守,目睹他精心维护的能量导管被幽蓝的冰冷符号强行覆盖、扭曲,感受到他意识消散前那份未能完成守护使命的极致不甘与愤怒。
这份强烈的情感印记,不仅是指引,更像是一种权限的残留。
通过共鸣,林见清开始能微弱地“感知”到这片残骸内部残存的能量流向。它们如同被堵塞的毛细血管,大部分已被格式塔的秩序力场截断或改道,但在一些极其隐蔽的结构节点,仍有极其微弱的、属于织网者的原始能量,遵循着古老的路径,做着徒劳的循环。
她尝试着,不是去汲取这些能量(那会立刻暴露),而是像一位潜入水下的刺客,轻轻拨动这些能量流经的“阀门”。
第一次尝试,目标是一处负责局部结构稳定的次级节点。她将自身那微弱得如同呼吸的意念,混合着从凯洛斯印记中感受到的“加固”意图,顺着共鸣的通道,轻轻“推”了一下那个无形的阀门。
嗡……
藏身的金属壁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轻颤,一股微弱但纯粹的金色流光在那片区域一闪而逝,原本因格式塔覆盖而有些松动的结构,瞬间变得凝实了一丝。与此同时,外部对应的那片黑白网格区域,产生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数据冗余——在格式塔的监控日志里,大概只会被记录为一次正常的系统微调。
成功了!
林见清心脏(意识核心)剧烈跳动起来。她不仅能“读懂”这些残骸,还能在极小的范围内,有限度地“影响”它们!利用的,正是格式塔系统无法完全理解、甚至主动排斥的,基于情感共鸣的底层权限!
这不是力量上的对抗,这是规则层面的渗透与欺诈!
“方舟,标记所有可共鸣的结构节点,计算微操作对全局稳定性的影响阈值。”她立刻下达指令,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幸存的意识光点们也明白了她的意图,链接变得活跃起来,开始分担庞大的计算任务。
他们如同潜伏在巨兽血管内的纳米机器人,开始小心翼翼地活动起来。林见清负责共鸣与引导,方舟负责计算与规避。她时而轻轻“加固”某处承重结构,让外部的格式塔引擎在运转时产生极其细微的不协调感;时而短暂“激活”某段废弃的信息回路,向监控系统发送一段无害但冗余的自检信号,干扰其数据分析;甚至尝试着,极其短暂地“切断”某条被格式塔接管的能量导管,使其下游某个非关键区域的幽蓝光芒闪烁了零点一秒。
每一次操作都微乎其微,如同在暴风雪中呵出的一小口白气,瞬间便会消散。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些散布在各处的、微不足道的异常,开始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不断地传入那庞大的解析引擎。
引擎的运算并未受到实质影响,但其底层监控系统,那些负责处理“异常报告”的子程序,开始出现细微的过载。报告太多了,虽然每一条都微不足道,但它们的数量、分布的随机性,以及其背后那无法用现有秩序模型完美解释的“偶然性”,开始挑战着纯粹理性的处理逻辑。
林见清能感觉到,外部的秩序力场出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难以言喻的“烦躁感”。那庞然大物似乎察觉到了某种“不适”,但又找不到具体的病灶。它开始加大扫描频率,更细致地检查每一个被认为已完全控制的区域,包括林见清藏身的这片残骸。
冰冷的扫描光束如同探针,一次次刺入周围的金属结构。林见清屏住呼吸,将自身共鸣降至最低,完全融入凯洛斯那凝固的悲怮之中,如同化作了残骸本身的一部分。扫描掠过,未能发现这个利用系统本身“情感盲区”隐藏起来的异常点。
风险与机遇并存。格式塔的加强扫描,也让它自身的规则运转变得更加“清晰”地暴露在林见清的感知下。通过观察扫描的模式、力场的波动,她和方舟开始逆向推导这片区域格式塔系统的运作规律和漏洞。
他们发现,格式塔并非铁板一块。其庞大的系统内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规则衔接并非完美无瑕,尤其是在覆盖和改造织网者原有结构的地方,存在着大量为了效率而妥协产生的“粗糙接口”和“规则毛刺”。这些地方,正是秩序力场相对薄弱、易于被干扰的区域!
一个更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
他们不再满足于制造背景噪音。他们要利用这些“规则毛刺”,制造一次局部的、但足够引起系统内部混乱的结构性冲突!
目标锁定在一条主能量导管与一个负责逻辑校验的次级节点之间的粗糙接口处。这里,格式塔的秩序与织网者残留的结构勉强“粘合”在一起,如同一个拙劣的补丁。
林见清需要同时进行多项精密操作:首先,她要共鸣并短暂强化织网者结构在接口处的固有振动频率;其次,她要利用之前摸索出的方法,在特定时刻向格式塔的逻辑校验节点注入一段精心编织的、自相矛盾的冗余数据;最后,她需要在一个极短的时间窗口内,轻微扰动主能量导管的稳定性。
三者叠加,将在那个粗糙接口处引发一场小规模的规则风暴——足以暂时瘫痪那片区域的功能,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的数据紊乱!
这是赌博。一旦失败,引发的波动将远超之前的“背景噪音”,他们藏身之处很可能被瞬间锁定。
但没有退路。
“准备……”林见清的意识高度集中,金色核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搏动,温暖火焰提供着最后的支持力,数据星云的残屑被重新组织起来,作为运算的辅助单元。方舟成员们的意识光点也凝聚到极致,如同协同运作的精密仪器。
“行动!”
意念如弦,同时拨动!
“嗡——!!!”
一声沉闷的、仿佛来自结构深处的巨响传来!目标接口处,金色的织网者光华与幽蓝的格式塔符号猛烈冲突,爆开一团混乱的能量乱流!紧接着,如同电路短路般,那片区域数个格式塔单元的光芒骤然熄灭,相邻区域的网格通道出现剧烈的扭曲和闪烁,大量错误报告和自相矛盾的数据流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入了解析引擎的处理核心!
成功了!
外部的秩序力场第一次出现了清晰的、局部的混乱!虽然仅仅持续了不到三秒,就被更强大的系统冗余力量强行压制并修复,但那短暂的失控,如同在绝对寂静中敲响的警钟!
解析引擎的运转出现了片刻的迟滞,更多的扫描资源被调动起来,疯狂地扫过那片“故障”区域,冰冷的理性中第一次透露出一种可以被称之为“困惑”与“暴怒”的情绪。
而制造了这场混乱的“尘埃”,则在那混乱爆发的瞬间,利用其对残骸结构的细微控制,悄然移动了藏身位置,如同水滴融入海绵,转移到了另一处结构褶皱之中,完美避开了随之而来的重点扫描。
林见清瘫软在新的藏身点,意识因过度消耗而阵阵发黑,温暖火焰几乎熄灭,但她心中却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火焰。
她证明了,绝对的理性并非无懈可击。情感,这被格式塔视为杂质和缺陷的存在,恰恰是刺穿其冰冷盔甲的尖刺。
她看着外部那因短暂混乱而更加“活跃”、也更加“焦躁”的格式塔力场,意识中闪过凯洛斯那不甘的悲怮,以及“规则泪滴”中浩瀚的悲伤。
悲伤,是弱点,也是力量。是破绽,也是钥匙。
狩猎仍在继续。但猎人与猎物的界限,正在这悲怮与理性的无声交锋中,变得模糊。
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战场,以及……反击的武器。下一步,是如何将这局部的骚扰,转变为真正的突围,甚至……利用这个陷阱,去触及那被格式塔严密守护的、关于“源初之歌”与“织网”初衷的终极秘密。
理性之骸深处,一缕由悲伤织就的星火,已悄然燎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潜意识猎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