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下午,杨思清独自一人上街上溜达,突然听见有人喊着“救命!”
她回头一看,一个女人披头散发的跑到她身边来,神情慌张的说道,“思清你快救救我吧,后面人要抓我回去。”
杨思清先是一愣,才看清楚是熟人女知青,然后问道,“杜鹃,怎么是你?”
“思清救救我,婆家人在抓我回去...”
杨思清回头看去,就见有母子二人各自手里提着一根木棍,在往这面跑...
“走,去派出所。”
……
晚上杨思清进了空间,她发现种的玉米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
玉米棒子很大,就是后世高产玉米种子,这个玉米种子还是豹子帮她弄到的。
玉米棒子上的玉米颗粒,颗颗饱满,黄腾腾的一片,她先是把玉米棒子掰掉放到一处晾晒干。
然后在把玉米秸秆用小镰刀割倒,整齐的放一处晾干。
几天后,晾干的玉米棒子,就可以脱粒,就可以用玉米酿造白酒了。
然后她拿着锄头去翻地,养地,不能连着种。再用大铁锹挖开一道通水沟,等把小溪水放进土里到湿润后,再把沟给堵上。
这样等着在种植庄稼后,就直到秋收都不用在灌溉水。
然后她在空间守候,闲着无聊,拿了一本记载药膳方子的书看,越看越好看,等土里的水刚好湿润完成,又把挖的沟填上,放好铁锹,刚好天刚蒙蒙亮,就走出空间。
凌晨,她习惯性的在院子打沙袋,练习铁砂掌功法,自打有了陆战师傅教自己的铁砂掌功法,她的铁砂掌大有长进。
就不用消耗太多时间去练习铁砂掌功法,然后,她开始给自己找一个新的练习项目,就是每天清晨在练习打沙袋和铁砂掌功完毕后,每天从自家院子跑到之前捕鱼的位置。
她刚到调头往回小跑,就看见廖叔,两只手分别拎着一只大白兔子,早就等在这里了。
廖叔是鄂温克族人,个子不高,到肩上的棕黑色卷发,一对剑黑眉中显露出一根半尺长的长寿眉,穿着狩猎衣服,常年以进山打猎为生。
杨思清最近晨跑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每次跑的时候,每一只脚上挂着五斤的小沙袋子。
就这样来回跑一个路线,然后她时常看见,廖叔在清晨打猎回来,每次手里都不空手而归。
然后时间长了,二人也会彼此打声招呼互相问好。
杨思清就见怪不怪,打了声招呼后,问他:“廖叔,这次你您准备换什么?”
“药,退烧药。”
廖叔大概有三十几岁的样子,有络腮胡子,他的普通话说的不是很好,平时就埋在深山里,肩膀上扛着一把狩猎自制的弓箭。
廖叔为了和杨思清交换物资,他说的普通话,才好了一些。
“好,您还需要其他东西吗?”
她的退烧药不值什么钱,她下乡的那会在空间里备了很多,还有下乡后在县城又买了一些,退烧药就是平时起到预防的作用,结果她们三个人没人生病,连感冒都很少。
药提前预备是好事,可是时间长了也就过期了。
所以她在后面又预备些退烧药,然后想着把在下乡前的过期的药准备扔掉,结果昨晚进空间发现原来准备的退烧药和其他药,都没有过期,而且不知怎么回事,药纸盒上标注的药生产日期,都是变成了近期刚生产的药。
廖叔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杨思清,她看不懂的勾勾画画的字体,她还是回去让霍西看算了,然后她把纸条放入兜里说明天同样的时间在这里等她。
廖叔点头示意,转身进了林子里。
杨思清两只手分别拎着两只兔子就回去了。
她走回家的一路上,经过的每一个下地干活的,还是没事闲置,站在自家门口望天的,几个老娘们凑到一起,边吐瓜子的,边八卦的,看见她两手的大白兔子,都红了眼,有嫉妒的,有羡慕的,总之,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看向了两只兔子,口角流了口水。
村里有人进山,可不敢进里面,只在山的外面晃悠,
山外的猎物属于僧多粥少,能打到兔子很少,所以没有人能吃到肉。
……
杜鹃为了逃避做知青下地辛苦的干活,然后就不听杨思清的劝阻,嫁给县城的曲家城里有工作的儿子,男方的各种经济条件都很不错的,就是儿子在那个方面不行。
然后早有预谋的曲家人,老头子要替代儿子和娶进来的儿媳妇搞那事,进行传宗接代。
然后曲公公就强暴了杜鹃的身子,然后杜鹃就身不由己,不小心上了贼船了。
她本想着男人那方面不好使就算了,起码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怎么也比在村大队下地干累活强,哪曾想,婆家人在算计她,竟然出这事。
她又不小心听到,“上头恢复高考!”这让她原本心死了一样的人,马上又活泛起来,死灰复燃了。”
然后她偷拿户口本,跑了出来,来到县一中门口处,看到布告写着,知青可以考大学报名,她报了名。
她回去被婆婆发现她手里拿着户口本,婆婆立马扇了她一个大嘴巴,然后怒气吼道,“老实点在家给我生孙子。”
“你咋知道,我生的是你的孙子,我生的”不应该是你的儿子吗?
“滚蛋,不许瞎说话,你敢在外人面前瞎说话,看我不撕烂你的嘴巴。”
曲婆婆抬手又要扇她的嘴巴,她一下就打开房门跑了出来,就这样媳妇前面跑,后面婆婆追打,又来了她的太监男人。
到了派出所,经调查,情况属实,奈何曲家在公安有门路,这里也有杨思清的人,就是买杨思清人参救她母亲的女公安曾先生的外孙女女公安曾小姐。
在其他破案公安执意保曲家人的时候,曾公安以公事公办,残害妇女儿童的十分可恶。
最后,把曲家老两口子都抓了起来,太监儿子也抓了起来,最后都判十几年的刑期。
然后二人离婚了,男人起初不同意离婚,然后杜鹃答应男人同意离婚的条件是,让她写出谅解书,就是给曲家两口子减刑期。
杜鹃立马答应,然后离婚。
然后杜鹃和父母回了城里的家,离开之前杜鹃把坏男人的工作给卖了,卖的钱给了前来收拾曲家人的娘家两个哥哥,这样她回去家里父母也不会拿她当哥哥娶媳妇的聘礼,她可以安心回城,报考大学。
前来帮忙的还有三个堂哥,人不多怎么能打败曲家坏婆婆的人。
临走前,杜鹃谢过了一直维护正义的女公安曾小姐。
然后来到杨思清家给她磕头,杨思清给了她两本黄狮子给她买的高考的书。
杜鹃很后悔,做知青那会,处处与杨思清为敌,她看着手里的两本书,哭的是稀里哗啦的。
她觉得杨思清人很大度,不记仇。
杨思清心里笑了,磕头有什么用,也不当钱花,之前的二人只是嘴皮上的吵闹,又没有真正的矛盾过节,有什么大度不大度的,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那两本书也是自己挑选出来的不要的。
杜鹃的关系和那个男人离了婚,就转了出去,因此回城没什么阻力。
杜鹃在先打发走了堂哥们的第二天,就和母亲,哥哥回东方明珠市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被逼七零后,搬空家当下乡北大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