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忘写了,只能先更章别的先,到时候在补偿给大家。
这章系统讲一下以太设定,后面是白卿闲着无聊写的,也是本书艾琳研究的以太驻波理论
这章内容也问过猫猫派了,没有什么问题。
1. 以太的物理性质
本质: 以太是一种充斥于所有物质中的量子场。它既是能量,也是信息(术式)的载体。
激发态: 常态以太是“基态”,均匀且惰性。当被特定精神频率(术师的意志)或物理频率(谐振器)激发时,会进入“激发态”,表现出可观测的波动性,即“以太雾”。
与物质相互作用: 以太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吸收和干涉。不同材料对以太的“透波率”和“阻抗”各不相同,这正是“非均质介质”研究的重点。
粒子-波动二象性: 以太既表现出波的性质(如干涉、衍射、驻波),也表现出粒子的性质(可被引导、储存于特定晶体或金属中)。这解释了为何它能被“操作手”精确引导(粒子性),又能形成大范围的“以太雾”(波动性)。
渗透性: 以太能渗透物质,但其在不同介质中的传导速率和能量衰减率不同(在空气中最佳,在金属中在特定条件下可传导,较快但方向性强,在生物组织中复杂且损耗大)。
2. 以太流体力学与共振原理
以太波: 术师的“吟唱”本质是精神共鸣引发的以太振动,形成一种特殊的能量波。
驻波形成: 当以太波的频率与特定环境(或目标)的固有频率匹配时,会发生共振,形成“以太驻波”。
这是一种能量场在空间中的稳定分布模式,能量被限制在波节和波腹之间,极大减少了向外的无用耗散。
3. 术师协作体系的科学阐释
术师四人小组,本质上是一个活体谐振-放大系统。
吟唱手: 负责生成基础频率,如同信号发生器。
介质手: 负责在空间中“播种”初始以太雾,创造出一个受控的谐振腔。
共鸣手: 负责调谐并放大该频率,如同功率放大器。
操作手: 作为定向天线,将汇聚于波腹处的巨大能量精确释放出去。
艾琳以太研究
以太驻波: 在特定频率下形成的稳定以太能量分布模式,是高效施法的基础。
以太驻波衰减最小化定理
公式:a(f)=k?(f- f0)^2\/f+a0
a
物理意义: 以太波的振幅衰减系数。这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可以直接通过测量驻波振幅随距离的衰减来计算。
示波器观测: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两点示波器探测到的以太波振幅 A1和A2,以及两点间的距离 d
利用公式 a=-1\/d?ln(A2\/A1)
来计算。
a 值越小,代表能量衰减越慢,传输效率越高。
f
物理意义: 以太波的驱动频率。这是术师小组吟唱手发出的基础频率,或谐振器设定的频率。
示波器观测: 可以直接从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中读出的基本参数,单位是赫兹(hz)。
物理意义: 系统的最佳共振频率。在艾琳的理论中,
f0=114 hz。这个值由传播介质的属性和边界条件共同决定。
理论背景: 这是艾琳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的一个经验常数。
对于“标准大气-典型土壤”这一最常见的战场环境,该值为114 hz
k
物理意义: 介质的以太耗散因子。这是一个与介质相关的常数,描述了该种介质对非共振频率以太波的“不友好”程度。
k 值越大,频率稍微偏离
所带来的额外衰减就越严重。
示例:
空气的 k 值较小
而钢筋混凝土或潮湿森林等复杂环境的 k 值会更大,意味着对频率精度要求更高。
a0
物理意义: 本征衰减系数。这是在完美共振频率 f0 下,仍然无法避免的最小能量衰减。
它由介质本身的固有特性(如微观粒子对以太的基础吸收和散射)决定。
示波器观测: 当 f=f0 时,公式第一项为零,此时测量到的衰减系数就是 a0。
洛朗理想以太驻波方程
公式:
E(x,t)=A0?Ψ(L,p)?cos?(kx)?cos?(2πf0t)?e^?a0?t
其中:
E(x,t)
物理意义: 在位置 x 和时间 t 的以太能量密度。
这是最直接的可观测量,决定了法术的强度和效果。
示波器探测到的信号强度正比于此值。
A0
物理意义: 初始能量振幅。由术师小组的输入总和或谐振器的输出功率决定。这是能量的“源头”。
Ψ(L,p)
物理意义: 空间构型因子。这是一个由术师小组的相对位置 L 和环境的以太密度 p 共同决定的函数。
示波器观测: 通过在不同位置布置多个探测器,可以测绘出 Ψ 函数描述的静态空间能量分布图,它呈现出清晰的波腹(能量峰值)和波节(能量零点)。
cos?(kx)
物理意义: 空间驻波项。
k=2πλ是波数,λ 是驻波的波长。
示波器观测: 在任意时刻 t 进行空间扫描,会观察到能量在空间上固定的强弱分布,而不是向前传播的行波。证明驻波的形成。
cos?(2πf0t)
物理意义: 时间振荡项。这是波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
f0 就是洛朗共振点(114 hz)。它决定了系统“呼吸”的节奏。
示波器观测: 在固定位置 x 观察,会看到能量密度以频率 f0 进行简谐振荡。
e?a0?t
物理意义: 能量衰减项。描述了即使在全系统最佳共振状态下,由于介质吸收等固有因素,总能量仍会随时间指数衰减。
a是本征衰减率,即在上一条公式中于 f0 处测得的最小衰减系数。
示波器观测: 在固定点长时间记录波形,会看到波形的包络线呈指数下降。a越小,驻波维持的时间就越长,术式可持续性越好。
频率锁定原理: 系统的时序行为被严格锁定在 f0(114 hz)。任何频率偏移都会导致 a 急剧增大,使 e?at 项迅速归零,驻波崩溃。
空间相干性原理: cos?(kx) 项表明,能量在空间中是相位相干的。这使得操作手可以在能量波腹(cos?(kx)=±1 的点)获得最大能量输出,来构造最有利的波腹分布。
能量守恒与耗散: 公式清晰地分离了能量的“输入”(A0)、“分布”(Ψ?cos?(kx))和“耗散”(e?a0t)。为优化战术提供了明确方向:在给定 A0 和 a0 的前提下,通过调整 Ψ来将能量最大限度地汇聚于目标点。
洛朗共振链式方程(就是简单参考核反应方程式)
以下&代表下角标
公式:
n?[Ethermal]+[oscillator]&f≠f0——114hZ(上),Ψ(L,p)(下)→[Ecoherent]+[Standing wave]?+(n?1)[qthermal]
其中:
n?[Ethermal]
物理意义: 输入的热力学以太。代表 n 个单位的、无序且弥散的背景以太能量。
这是未经调制的原始能量,效率低下。
[E_thermal] 是这种能量状态的“核素”式写法。
[oscillator]&f≠f0
物理意义: 处于非共振频率的振荡源。代表一个正在以错误频率(f≠f0)工作的术师小组或传统谐振器。
→Ψ(L,p)114 hz
物理意义: 反应条件。
上方(114 hz): 反应发生的关键阈值,即洛朗共振频率。这是触发质变的“点火器”。
下方(Ψ(L,p)): 反应所需的空间构型催化剂。即正确的术师队形和介质环境。
[Ecoherent]
物理意义: 输出的相干以太。一个单位的、高度有序的、相位同步的以太能量。
这是可用于施展强大法术的“纯净”能量。
[Standing wave]?
物理意义: 处于激发态的稳定驻波。
这是反应的最终产物和能量载体。
符号 ? 表示其处于高能、亚稳态,需要持续泵浦(能量输入)来维持,否则就会因损耗而消失。
(n?1)[qthermal]
物理意义: 能量损耗。
代表在转化过程中以热力学形式(无序热能)耗散掉的 (n?1) 个单位的能量。
q 在物理学中常代表热量或无效能量。
这个方程在现实中找个贴切的例子,就是 激光的产生过程:
将大量无序的电能([E_thermal])注入一个具有特定能级结构的晶体或气体([oscillator]),
当满足光学谐振腔的精确长度和反射条件(Ψ)以及工作物质的特征频率(114 hz)时,
就会发生受激辐射,产生一束高度有序的激光([E_coherent] 和 [Standing wave]),
同时绝大部分能量以废热([q_thermal])的形式被耗散掉。
“看,过去的战术就像试图用一堆湿木头([Ethermal])和一根劣质火柴([oscillator]f≠f0)来生火。
他们靠的是堆更多的木头和更用力地划火柴(增加 A0),结果浓烟滚滚([qthermal][qthermal]),却只有微弱的火苗。
而我的工作, 就是找到了那根独一无二的、完美的‘火柴’——114 hz。
用这根火柴,我们就能点燃同一堆湿木头,引发一场链式反应(→),瞬间产生稳定、炽热的火焰([Standingwave]?),而浓烟却大大减少。
军方那些人的问题在于,他们不相信‘火柴’的种类有多重要,他们只相信堆柴和蛮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一战:凋零于冬下的鸢尾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