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深谷的水汽与潇湘老叟的惊骇,早已被沈浪甩在身后。
一路东行,他身形愈发缥缈,那“魅影神功”的虚实挪移之理,在他超凡的武学慧根下,被淬炼、升华,近乎道法自然。
此刻的沈浪,非是隐形,而是将气息、精神乃至存在感,尽敛于天地之间。他行于闹市,如清风过隙;伫立旷野,若古木生根,鸟雀不惊。
这已非轻功,近乎“和光同尘”之境,天地元气自发流转其身,抚平一切波澜。除非他有意显露,否则纵是绝顶高手灵觉,亦难觅其踪。
嵩山,少室山。
千年古刹,梵钟清越,山门肃穆。
往来僧侣,步履从容,眉宇间尽是平和专注。洒扫者心无旁骛,诵经者宝相庄严,便是演武的僧人,拳脚间也透着护法禅意,而非争狠斗勇的杀气。
沈浪隐于山门外古松之巅,气息微渺如尘。静观半日,他心中惊疑渐起。
“怪!”沈浪暗忖,“这少林,与我过往所见,乃至现实中的少林,截然不同。慈眉善目是真,劝人向善是真,与心中的邪恶摇粒绒少林完全不搭噶。
但这氛围……未免太‘纯’了些?纯得如同刻意营造的净土,少了烟火,更少了……血性锋芒?”
事出反常必有妖,沈浪决定一探究竟。
老规矩,只见他身形如烟,无声滑落,借着山风与袅袅香火的轨迹,如同一片真正的枯叶,飘入了武林中人视若禁地的——藏经阁!
都记不清是多少次故地重游了,门清。
阁内檀香氤氲,经卷如山。沈浪未触机关,未惊守护。
目标清晰——继续观摩此界少林七十二绝技!
《大力金刚掌》、《拈花指》、《无相劫指》……一本本蕴含凌厉杀伐的秘籍被他飞速翻阅。以他通神之智,真伪精妙,洞若观火。
“妙!”沈浪眼中精光一闪。此界绝技,招式之严谨,发力之精微,真气运转之玄奥,比过往所见更近本源,古朴大气,隐蕴佛门至理!
然而,紧随其后的发现,让他瞳孔骤然一缩!
每一门绝技秘籍的扉页或关键处,都用古拙字迹,标注着对应佛经,以及一段触目惊心的警示箴言。
《大力金刚掌》旁注《金刚经》:“金刚怒目,亦为降魔。嗔心一起,金刚化修罗,掌力反噬,筋骨寸断。
常诵《金刚经》,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以般若御刚猛,方得金刚不坏真意。”
《拈花指》旁注《法华经》:“拈花一笑,心印相传。指力精微,旨在破妄显真。
若生轻慢戏谑、卖弄之心,指力必乱,心脉自伤!悟《法华》一乘实相,心与佛合,指方通神。”
《无相劫指》旁,赫然对应《地藏经》,箴言更甚:
“劫指无相,业力随身。寂灭破败,杀伐至重。若无大慈悲心、度化宏愿为基,强练此指,必引业火焚身,堕无间地狱!非持诵《地藏经》、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者,万勿轻触。”
……
一本本看去,莫不如是。
每一门杀人技,都死死绑定了一部乃至数部深奥佛经。
并直言修炼必生“武学障”——唯一解法,便是精研对应佛法,以佛心驾驭武功戾气,化杀伐为护道。
“原来如此!”沈浪豁然开朗,心中忍不住吐槽,“好个王导!这‘缝合’够狠!直接把天龙扫地僧那套‘武学障’,缝成了此界少林的根基铁律。
难怪满寺和尚慈眉善目,毫无戾气!
不是不想,是根本不敢!稍起恶念杀心,苦练的神功立时变催命符。这哪是练武?分明是戴着佛法紧箍咒的苦修!”
他瞬间明白了外面那些武僧的平和专注——那不是淡然,而是不得不时刻以佛法镇压心魔的生存之道。
这少林,俨然是一座以“武学障”为无形枷锁、佛法为唯一钥匙的巨型“心性牢笼”。
“扫地僧的隔世传承?恐怕更彻底!这已非个人理念,而是融入了整个武学体系的法则。”沈浪眼中兴奋之光暴涨。
“妙!虽似枷锁,却也直指‘性命双修’根本!以佛法定心,以武功强体护道,若真能佛武合一,其威力无穷……”
目光再次扫过那些精妙绝伦、却又被佛经束缚的绝技。
他自不会舍本逐末去练这些绑定佛法的武功,但其中化解戾气、调和刚柔、引动天地元气的精微法门,却给了他巨大启发!
尤其是几门淬炼筋骨、易筋洗髓的法门,更与他所修的《易筋经》隐隐共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我的《易筋经》蓝级浮屠,已达‘化朽为神’,肉身金刚不坏,真气生生不息。
此界绝学与‘武学障’之理,却点明另一条路——如何将己身小天地,更完美融入外界大天地,引天地元气为用,不仅生生不息,更能……化外力为己力,这与龙虎门易筋经白级浮屠的御天地而行理念,颇有相似之处!”
沈浪盘膝坐于经卷之海,心神沉入最深推演。
意识海中,《易筋经》奥义、七十二绝技中调和内外、引动元气、淬炼本源的精华、以及“魅影神功”那“融于天地”的意境,疯狂碰撞、交融、升华。
体内早已圆融的九阴九阳真气,依循《易筋经》白级浮屠玄奥路径,结合上个世界气运兑换的系统高层推演,轰然运转!
周身毛孔舒张到极致,一个无形的巨大旋涡骤然形成。
藏经阁内,嵩山地脉的磅礴元气,如同受到至高召唤,化作肉眼可见的淡金色光点,如百川归海,汹涌澎湃地涌向沈浪。
嗡——!
沈浪体内,仿佛一轮纯净无瑕的白色大日骤然点亮。
肌肤、筋骨、脏腑,瞬间流转出神圣、温润、仿佛能涤尽世间一切污秽的白色圣辉。
易筋经第六周天——白级浮屠,成!
此刻,其防御之能,已凌驾金刚不坏神功之上。
更是生命本质的极致升华。真气不仅生生不息,更能直接从浩瀚天地中汲取最精纯的元气,转化为无穷生机与伟力!
自身,已化作一个天地枢纽,与外界大宇宙建立了更深邃、更完美的循环。
更惊人的变化随之而来!
沈浪心念微动,未运丝毫提纵真气。那包裹周身的浓郁天地元气,便如最温顺的仆从,自然而然地将他身躯轻轻托起。
他缓缓站起,双足离地三寸,悬空而立。
纯粹的“御风”,天地元气自发承托、推动。他仿佛成了风之灵,成了天地元气洪流中的一叶扁舟。
沈浪脸上露出畅快明悟的笑容。他随意向前迈出一步。
无声无息。
身体如被清风推送,平滑飘移数丈,落地无声,点尘不惊。再一步踏出,身形扶摇直上,竟如踏无形阶梯,凌空升至藏经阁穹顶之下,青衫飘飘,宛如谪仙临尘。
白级浮屠·御风而行、踏空翱翔!近乎神通!
俯瞰下方浩瀚经卷,感受体内那磅礴无尽、与天地共鸣的生机伟力,以及这随心所欲、凌空虚渡的无上逍遥,沈浪胸中豪情激荡。
“好个少林!好个‘武学障’!枷锁之下,竟藏通天之匙!”沈浪朗声一笑,清越之声在阁内回荡,却被无形力场束缚,未泄分毫。
“扫地僧啊……此界虽无你名,却处处是你道痕。
这佛法武功相生相克之理,助我《易筋经》更上层楼,此情,贫道记下了!”
身形缓缓飘落,足尖轻点地面,周身圣辉内敛,气息重归平凡。
然那双深邃眼眸,却似有星河流转,天地生灭。此行少林,解惑之余,收获远超所想。
沈浪身形如泡影般淡化,穿过紧闭窗棂,彻底融入少室山苍茫暮色与悠远梵呗之中。山风过处,再无痕迹。
唯有那白级浮屠的境界,与御风而行的神通,昭示着这位逍遥子,距离那缥缈的“仙”“神”之境,又近一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诸天仙武从射雕无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