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一路南下,经涿郡,过冀州,入河内,沿途所见,虽不及幽州边塞那般残破,却也民生凋敝,盗匪时有出没,与洛阳京畿之地的繁华想象相去甚远。刘备谨记贾诩之言,约束部众,秋毫无犯,遇有州郡盘问,皆以奉诏入京阅兵应对,倒也畅通无阻。
这一日,终于望见洛阳巍峨的城郭。八关拱卫,城池恢弘,人烟稠密,车马辐辏,其繁华盛景,确是边塞之地难以想象。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刘备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的氛围。城门守军盘查严密,往来官吏士人神色匆匆间带着几分警惕,市井之中,亦偶有关于“大将军”与“蹇硕”的低声议论流传。
刘备依律将四百骑兵安置于城外北军划定营区,只带赵云及十余亲随,携诏书与官凭文牒入城报到。
安顿下来后,刘备便备下薄礼,前往恩师卢植的府邸拜谒。
卢植府邸位于洛阳城南,清静却不显奢华。年迈的卢植虽因多年前得罪宦官而赋闲在家,但精神依旧矍铄,目光睿智而深邃。见到自己昔日看重的学生,如今已是一郡太守、声名鹊起的汉室宗亲,卢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玄德来了!好,好!你在幽州之事,为师亦有耳闻。临危受命,辅佐伯安,平定叛乱,抚慰边民,做得很好!未曾堕了我汉家儿郎的志气!”卢植捻须赞道。
刘备恭敬行礼:“学生愚钝,全赖恩师昔日教诲,刘幽州信任,及将士用命,方能侥幸不负皇恩。如今见恩师安泰,学生便放心了。”
叙旧之后,卢植神色渐趋凝重,屏退左右,低声道:“玄德,你此时入京,时机颇为微妙。京师局势,想必你亦有耳闻?”
刘备点头:“略知一二。大将军与宦官之势同水火,陛下设西园军以图制衡……”
“不止于此。”卢植摇头叹息,“陛下龙体欠安,已非秘事。各方势力皆在暗中布局,以为后图。你身为宗亲,手握兵权,又新立战功,在此刻入京,必成各方瞩目、欲要拉拢或试探之目标。”
他语重心长地看着刘备:“玄德,你志在匡扶汉室,此心可嘉。然京师非比边塞,此处权谋机变,杀人无形。切记,当下之势,万不可轻易表明立场,卷入任何一方争斗。何进虽为大将军,其势虽大,然其谋略不足,且与袁氏等士族关系错综复杂;蹇硕等宦官,倚仗陛下,虽一时得势,然积怨已深,天下士人共愤;即便西园军中,如袁绍、曹操等,亦皆非池中之物,各有盘算。”
“学生谨记恩师教诲。”刘备肃然道,“备此行,只为奉诏阅兵,觐见天颜,禀报边事,绝无他念。”
“如此便好。”卢植颔首,“尽量保持低调,完成阅兵之事后,若能得以外放,便是最好结果。京师……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拜别恩师,刘备心中更加清明,亦更觉京师大势之复杂微妙,远超想象。
果然,次日,便有访客登门。而且来头不小。
先是大将军何进派来了使者,并非寻常属吏,竟是如今在西园军中任中军校尉、俨然为何进麾下重要智囊的袁绍袁本初。袁绍锦衣华服,姿仪非凡,言谈间虽客气,却自带一种世家子弟的优越感与锋芒。他代表大将军对刘备表示慰问,赞赏其在幽州的功绩,言语间多有拉拢之意,试探刘备对宦官的态度,以及对大将军“匡扶社稷”之志的看法。
刘备牢记卢植之言,应对得极为得体,只言感激大将军关怀,身为边将,唯知效忠陛下,守土安民,于朝中大事,不敢妄议,巧妙地回避了实质问题。袁绍见刘备口风甚紧,也不强求,寒暄片刻后便告辞离去,只是临走时那意味深长的目光,让刘备知其并未放弃。
袁绍刚走不久,又一位故人来访。此人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双目精光闪烁,气度沉凝,正是与刘备曾在颍川并肩作战、现任西园军典军校尉的曹操曹孟德。
与袁绍的锋芒毕露不同,曹操显得更为随意亲和,一见刘备便大笑上前把臂:“玄德!别来无恙乎!京师一别数年,不想今日竟在京师重逢!闻你在幽州屡建奇功,操心甚慰!”
曹操的热情感染了刘备,两人回忆起昔日共同讨伐黄巾的往事,气氛轻松不少。但刘备心知,曹操此来,绝非单纯叙旧。果然,酒过三巡,曹操亦看似随意地问起刘备对当前朝局的看法,言语间对宦官专权多有抨击,但也流露出对何进某些做法的担忧。
“玄德啊,”曹操叹道,“如今朝堂之上,风波险恶。你我皆为汉臣,所求不过国家安定。然有时,纵有忠心,亦需审时度势,明哲保身之道,亦不可不察啊。”这话似提醒,又似试探。
刘备依旧以那套“效忠陛下,守土安民”的说辞应对,但语气更为真诚,也对曹操的提醒表示了感谢。曹操似乎对刘备的反应并不意外,哈哈一笑,转而谈论起兵法武艺,不再提及朝政。
送走曹操,刘备独坐厅中,默然良久。袁绍的急切拉拢,曹操的隐晦提醒,都让他深感洛阳这潭水之深。他更加坚定了恩师卢植的建议:保持中立,谨言慎行,顺利完成阅兵,然后寻求离开这是非之地。
数日后,平乐观前,旌旗蔽日,甲胄生辉。盛大的阅兵仪式如期举行。汉灵帝刘宏身着戎装,自称“无上将军”,登临高坛,检阅诸军。西园八校尉军容整齐,装备精良;北军五校尉亦阵列森严;各地州郡兵马、豪强部曲依序陈列,各有特色。
刘备率领的白毦营四百骑兵,人数虽少,却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来自边塞的战士,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虽然衣甲不如京军鲜亮,但那股凝练如实质的杀气、严谨的军纪、以及人与马之间那种默契,使得他们在这华丽的阅兵场上,显出一种格格不入却又令人心悸的实战气息。赵云白马银枪,立于阵前,英姿勃发,更是引得众人侧目。
端坐于华盖之下的汉灵帝刘宏,虽因纵情声色而面色略显苍白,但此刻也被这支与众不同的边军所吸引。他指着刘备的队伍,问左右:“那是何处兵马?统兵者何人?竟有如此气象?”
身旁的宦官连忙查阅名册,恭敬回道:“启禀陛下,那是右北平太守刘备所部幽州铁骑。”
“刘备?”汉灵帝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可是那位斩黄巾、平幽州的刘玄德?”
“正是!”一旁的一位侍中官员接口道,“陛下,这刘备刘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其人事迹,可不止于此。”于是,这位官员将刘备自涿郡起兵以来,斩程远志、邓茂,解北海之围,助卢植平冀州黄巾,颍川长社解围,南阳建功,以及在涿县、安喜、常山任上政绩,直至辅佐刘虞平定幽州叛乱的大小功绩,娓娓道来。
汉灵帝听得连连点头,苍白的脸上竟泛起一丝红晕:“想不到我汉家宗室之中,尚有如此英雄人物!多年来为国征战,屡立奇功,朕竟所知不详!其爵位仍是安喜县侯否?”
“回陛下,正是。”
汉灵帝沉吟片刻,看着台下那支肃杀凛然的边军,又看了看刘备身旁英气逼人的赵云等人,心中一动:“宗室栋梁,军功卓着,岂可仅以县侯之位酬之?待阅兵之后,朕当另有封赏!”
皇帝的这番话,声音虽不高,却已被周围不少有心人听在耳中。一时间,无数道目光再次聚焦到台下那位并不算起眼的刘备身上,惊讶、审视、嫉妒、算计……种种情绪,不一而足。
刘备此刻,正全神贯注于指挥队列,并未察觉高台上的对话与那些复杂的目光。但他能感觉到,一道来自皇帝方向的视线,在他身上停留了许久。
阅兵仪式盛大而隆重,直至日暮方休。刘备率队返回营区,刚松了口气,却接到宫中黄门传来的口谕:陛下有旨,命右北平太守刘备明日未时初,于南宫嘉德殿偏殿见驾。
圣意突如其来,刘备心中不禁一紧。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