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话音刚落,荀彧便捧着那卷修改后的结盟章程草案上前,躬身道:“主公,方才与孔明、子房先生等人商议,已将关中、西川的归属及粮草互援条款增补入内,还请主公过目。若无异,便可令书吏誊写两份,一份交予苏使者,一份留作存档。”
刘备接过草案,逐字逐句审阅,丹凤眼不时扫过关键条款,片刻后颔首道:“文若考虑周全,就按此定稿。令书吏即刻誊写,务必字迹工整,加盖汉王印玺,明日一早交予苏使者。”
“臣遵令。”荀彧应声退下,快步前往偏厅安排书吏事宜。
诸葛亮此时上前一步,羽扇轻叩掌心,补充道:“主公,结盟之事既定,但与嬴政的联络需格外谨慎。建议派一名亲信谋士随苏使者同往徐州,一方面向嬴政递交盟约以示诚意,另一方面暗中探查徐州兵力部署与粮草储备,以防其虚与委蛇。”
张良抚须附和:“孔明所言极是。嬴政麾下人才济济,张仪曾在此处任职,深知我军虚实,此次结盟他未必全然放心,派使者前往亦可互通消息,敲定出兵前的最后细节,比如两军联络的暗号、边境接应的据点等。”
刘备沉吟片刻,目光扫过谋士席:“哪位先生愿往徐州一行?”
戏志才虽面色依旧苍白,却主动起身抱拳道:“主公,臣愿往。徐州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嬴政若真心结盟,必不会遮掩兵力实情;若有二心,臣也能从中察觉端倪。且臣与奉孝素来配合默契,可及时传递消息,助邺城统筹调度。”
郭嘉笑道:“志才心思缜密,此去最为合适。只是徐州路途不近,需派一队精锐骑兵护送,确保安全。”
“此事交由我来安排。”武将席上的赵云应声起身,“我麾下有五百‘白马义从’,皆是精锐,可令其护送戏先生前往徐州,沿途若遇杨滔的斥候骚扰,也能从容应对。”
刘备点头应允:“好,便由子龙调兵护送戏先生。戏先生此行务必小心,若察觉嬴政有任何异动,即刻派人传信回报,切勿逞强。”
“臣谨记主公嘱托。”戏志才躬身领命。
此时,潘钰灭作为统帅之首,上前汇报道:“主公,既然确定三个月后出兵并州、关中,我等需即刻拟定兵力部署细则。依我之见,攻打并州太原,可派吕神魔、赵秉臣二将率三万步兵、一万骑兵为先锋,其二人勇悍善战,可破太原外围防线;乐毅将军率两万步兵、一万骑兵为中军,负责粮草押运与兵力接应;再令邬昔言率五千暗影骑兵,暗中穿插,切断太原与并州其他城池的联系。”
乐毅上前一步补充:“太原多山地,骑兵难以展开,需令工兵提前打造攻城器械,比如云梯、冲车,同时联络并州当地不满杨滔统治的豪强,让其提供城内布防图,里应外合方能事半功倍。”
吕神魔与赵秉臣齐声抱拳道:“我等愿往!定拿下太原,为大军开路!”
刘备抬手示意二人稍安,又看向潘钰灭:“那关中函谷关呢?此处乃天险,易守难攻,杨滔定然派重兵把守,如何破局?”
叶白夔接话道:“函谷关一战,需以智取为主。孔明先生既已前往关中边境联络士族,可令其说服函谷关守将身边的亲信作为内应,伺机打开城门;正面则派赵燃灯、赵率璟率两万步兵、一万骑兵佯攻,吸引守军注意力;再令凯与郅恽率一万精锐步兵,从函谷关西侧的小路径直突袭关后,前后夹击,必能攻破此关。”
赵燃灯朗声道:“末将遵令!定不负主公所望,牵制住守军主力!”
诸葛亮补充道:“此外,我会令黄月英女士加快连弩与攻城车的打造,函谷关战事需大量远程兵器压制守军箭矢,连弩阵可发挥关键作用。同时,派君玉、胡熊二将前往鲜卑六城,调遣三万鲜卑骑兵,待函谷关攻破后,随大军南下关中腹地,对付杨滔的残余骑兵。”
黄月英起身道:“主公放心,我已令工坊昼夜赶工,每月可造出连弩两百架、攻城车十辆,三个月内,足以满足战事需求。”君玉与胡熊也当即领命,承诺尽快前往鲜卑调兵。
张陵康此时忧心道:“主公,此次出兵共计九万兵力,再加上鲜卑援军三万,粮草消耗极大。虽有冀州、青州供给,但需提前在冀州边境囤积粮草,派重兵把守粮道,避免重蹈豫州之战的覆辙。”
张居正上前道:“此事臣与张柬之已然规划妥当。冀州各郡已开始征收夏粮,预计可储粮五十万石,青州可补充三十万石,足够大军半年之用。粮道方面,将派李秘先生前往统筹,令时辰率一万步兵沿线巡逻,严查奸细与杨滔的袭扰部队。”
李秘与时辰齐声应道:“臣(末将)遵令!”
庞统摸着胡须笑道:“如此一来,粮草、兵力、部署皆已齐备,只差战后的安抚之策。关中、西川久受杨滔统治,百姓未必信服,需提前安排文臣前往,战后推行轻徭薄赋,安抚民心,稳固地盘。”
荀彧此时已安排好书吏事宜返回,闻言应声:“臣已挑选十名得力文臣,待战事开启便随大军同行,届时由钟会、张仪二人统领,负责地方安抚与吏治整顿,确保战后秩序稳定。”
钟会与张仪上前领命,二人皆是能言善辩、精通吏治之人,对此事胸有成竹。
刘备目光扫过堂下,看着文武各司其职、士气高昂的模样,心中彻底安定。他抬手再次示意众人安静,沉声道:“诸位所议,面面俱到,我心甚慰。从今日起,邺城议事堂每日卯时议事,各部门需每日上报进展,不得延误。禅儿、轩辕、睿儿,你们三人也需各司其职——禅儿随张居正先生学习粮草调度,轩辕随乐毅将军熟悉军务,睿儿随荀彧先生处理文臣事宜,务必学有所成,为战事出力。”
刘禅、刘轩辕、刘睿三人连忙起身领命,神色较之先前多了几分坚定。刘禅虽略显拘谨,却也朗声道:“儿臣定不负父王所望,管好粮草事宜。”刘轩辕眼神锐利,直言要随乐毅将军冲锋陷阵;刘睿则捧着竹简,承诺会协助荀彧处理文书。
郭嘉此时忽然笑道:“主公,还有一事需留意——杨滔若得知我与嬴政结盟,定然会提前设防,甚至可能主动出兵袭扰。需派斥候日夜探查杨滔的动向,尤其是并州、关中、豫州三地的兵力调动,及时传回消息,以便我军调整部署。”
“此事交由我来安排。”邬昔言主动请缨,“我的暗影追魂枪部擅长侦查与渗透,可派一千人分散潜入杨滔各郡,打探兵力与粮草情报,五日传回一次消息。”
刘备点头应允,随即朗声道:“今日议事,诸事已定!诸位即刻起身办事,三个月后,秋高马肥,便是我大汉雄师挥戈伐贼之日!若能破杨滔,重振大汉,诸位皆为开国功臣,我必论功行赏,共享荣华!”
“愿随主公伐贼!重振大汉!”堂下文武再次齐声高呼,声音震彻云霄,先前豫州战败的阴霾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必胜的信念与豪情。
议事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去,各司其职。议事堂内檀香依旧,却已没了先前的沉郁,只剩下青铜灯柱上跳动的火光,映照着刘备坚毅的面容。他拿起那份加盖了印玺的盟约草案,
指尖轻抚过“共伐杨滔”四字,心中默念:杨滔,这一次,我有众贤臣良将相助,又有嬴政结盟,定要一举荡平你这逆贼,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