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闭合的异象与人群的喧嚣如潮水般退去,昆仑山重归亘古的寂静。然而,凌霄飞升所带来的影响,却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其涟漪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而持久地改变着这片天地。
最先察觉到不同的,是那些修为有成的武者与修士。
就在天门彻底消散后的第七日,一位在昆仑山脚下结庐而居、意图感悟残留道韵的老修士,在例行吐纳时,猛地睁开了双眼,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狂喜!他清晰地感觉到,周遭天地间游离的灵气,似乎变得……更加“活泼”了?不,不仅仅是活泼,其浓度,竟比他闭关前隐隐提升了一丝!
这一丝变化极其微弱,若非他对自身功法与周边环境熟悉到骨子里,几乎难以察觉。但就是这一丝变化,却让他那停滞了十余年的瓶颈,竟然有了松动的迹象!
起初,这老修士只以为是自身感悟所致,或是昆仑山作为飞升之地的特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修行者开始陆续发现了异常。
位于凌霄昔日讲道的那片山谷,原本只是寻常之地,此刻却仿佛成了某种“圣地”。谷中的草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愈发葱郁青翠,一些普通的草药竟隐隐有了向灵草蜕变的趋势。更有修士发现,在此地打坐修炼,心神更容易沉静,对功法的理解也似乎顺畅了许多,仿佛空气中残留着那位道尊讲道时的智慧碎片,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后来者。
而昆仑主峰,凌霄渡劫飞升之地,变化则更为惊人。那洁白的积雪之下,竟开始有氤氲的灵雾自发汇聚、升腾,经久不散。山石仿佛被仙灵之气浸润,触摸上去,竟能感到一丝温润的灵性。有人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曾在雷击过的焦黑崖壁上,看到过微弱道纹一闪而逝,疑似劫雷法则的残留烙印!
变化,并不仅限于昆仑。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
东海之滨,常年被海雾笼罩的某座荒岛,竟有渔民发现岛心涌出甘冽清泉,饮之神清气爽,连陈年暗伤都有所好转。
南疆密林深处,瘴气似乎稀薄了些许,一些早已绝迹的珍稀灵菇开始悄然生长。
北凉苦寒之地,有边军士卒报告,夜间修炼军中粗浅功法时,效率竟比往日快了三成不止!
就连人口稠密的中原城镇,一些传承悠久的武馆或道观内,弟子们也感觉修炼起来似乎比以往轻松了一些,突破瓶颈的案例时有耳闻。
整个世界,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却磅礴浩瀚的生机!天地灵气的浓度,正在以一种缓慢而稳定的速度,不断提升!
究其根源,有见识广博如张三丰者,结合古老道藏,给出了推测:此乃“天门洞开,仙灵反哺”!一位合道者在此界飞升,其过程本身,便是对此界法则的一次极致彰显与洗礼。尤其是最后那接引仙光与天门洞开,必然有更高层次世界的精纯元气与法则碎片散逸出来,融入了此方天地。加之凌霄渡劫时引动的周天星斗之力、以及其自身功德对天地的反馈,共同促成了这场惠及整个世界的“灵气复苏”!
这场复苏,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最直接的,便是武道修行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起来。以往需要苦修数十载才能达到的境界,如今或许只需十数年;一些因灵气匮乏而难以练成的奇功绝技,如今也有了修成的可能;甚至许多因资质所限,原本无缘武道之人,也得以踏入门槛。整个天下的武力层次,正在悄然提升。
其次,便是资源的再生与涌现。伴随着灵气复苏,许多原本濒临枯竭的灵脉矿藏重新焕发生机,一些早已绝迹的灵草、异兽也开始在深山老林中悄然出现。这为修行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探索与争夺,当然,这是后话。
而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传承的复苏与创新。灵气环境的改善,使得许多对修炼环境要求苛刻的古老传承,重新具备了修习的条件。一些隐世的家族、门派,开始有选择地现世,寻找传人。更有那惊才绝艳之辈,开始结合这新的天地环境,摸索、开创出更适合当下、更为高效的修炼法门。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修行盛世,似乎已现端倪。
这一切变化的源头,都指向了那个已然超脱此界的名字——凌霄。
他虽已离去,却如同一位播撒了无数种子的园丁。他飞升时留下的道韵,他讲道时传播的智慧,他引动的灵气复苏……都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这片土地,福泽着后世子孙。
一个属于武与道、更加繁荣昌盛、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新时代,因他之故,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掀开了波澜壮阔的序幕。昆仑山巅那场惊天动地的飞升,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超脱,更是一个世界……新生的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