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曜南明

豫安王府的一之濑枫

首页 >> 日曜南明 >> 日曜南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终极战争舌尖上的大宋铁骨特种兵之王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冒牌知县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盛唐不遗憾红色莫斯科寒门崛起笔趣阁
日曜南明 豫安王府的一之濑枫 - 日曜南明全文阅读 - 日曜南明txt下载 - 日曜南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章 江北来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燧发枪能在阴雨天成功击发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南京官场,又飞过长江,落入江北诸镇将帅耳中,激起了各不相同的回响。

朝堂上的争议暂歇,朱慈烺却深知这不过是表象。质疑者仍在观望,既等着看这“奇技淫巧”能否真正转化为战场实力,也等着看这位年轻太子能否驾驭愈发糜烂的局势。而真正能左右时局的力量——手握重兵的江北军阀,他们的态度,才更关键,也更叵测。

就在演示结束后的第三天傍晚,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通过韩赞周的渠道,秘密求见。

文华殿内灯火通明,朱慈烺望向被王公公引进来的人。此人身形魁梧,面容粗犷,皮肤黝黑,裹着常年征战的风霜,一双眼睛却锐利有神,顾盼间自有股剽悍之气。他身着半旧不起眼的青袍,举止间却透着军旅之人的利落。

“末将高杰,参见太子殿下千岁!”来人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带着北地口音。

高杰!

朱慈烺眼中精光一闪。此人正是江北四镇之一——原为李自成部将、后归降大明,既以骁勇善战闻名,更以桀骜不驯、跋扈难制着称。他不在自己的防区驻守,竟敢擅离汛地,秘密潜入南京?

“高总兵请起。”朱慈烺不动声色,虚扶一下,“总兵不在徐州镇守,为何深夜至此?”

高杰站起身,毫不避讳地迎上朱慈烺审视的目光,咧嘴一笑,带着几分江湖气:“殿下明鉴!末将此来,一来是为叩见监国太子,以表忠心;二来,也是听闻殿下在南京弄出了些不得了的新家伙,心里头痒痒,想亲眼瞧瞧,开开眼界!”

他话语直白,甚至带着几分粗鲁,可偏偏是这份毫不掩饰的直接,反倒让朱慈烺心中微动。比起那些口蜜腹剑、心思绕着九转十八弯的文官,这类直来直去的武将,在某些时候,或许反倒更好打交道。

“哦?”朱慈烺眉梢微挑,“高总兵消息倒是灵通。”

“嘿嘿,”高杰搓了搓手,眼中闪着热切的光,“当兵吃粮、刀头舔血的,最上心的不就是手里家伙硬不硬嘛!听说殿下弄出了不怕风雨的火铳,还能连发?末将在北边跟闯贼、跟鞑子都实打实干过,可吃够火绳枪的亏了!若真有这等利器,末将……末将第一个求殿下给咱的兵换装!”

他这番话,半是表忠心,半是实打实对新式火器的渴望。身为一线将领,他比谁都清楚,一件可靠又高效的武器,在战场上意味着什么。

朱慈烺沉吟片刻,没有立刻答应,反而问道:“高总兵,依你之见,如今江北形势如何?若大顺军东来,可能抵挡?”

高杰脸色一正,敛去笑容,粗声回道:“殿下既问,末将便说句实话!江北四镇看着兵多将广,实则各怀心思。刘泽清那厮滑头得很,守着淮安只知捞钱;刘良佐守庐州,本事平平;黄得功算条好汉,驻节庐州,可兵力不算最强。末将驻徐州,直面中原,眼下的压力,数我最大!”

他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狠厉:“抵挡?若闯贼真倾力来攻,单靠一镇之力,谁都挡不住!除非四镇能真刀真枪联手,号令统一、粮饷也给足!可现在……”他重重哼了一声,未尽之语再明白不过——如今的南京朝廷,根本没本事把四镇捏合成一股劲。

“所以,你来看新火器,是觉得有了它,便能多几分把握?”朱慈烺追问。

“是!”高杰应答得毫不迟疑,“好兵器就是兵将的胆!若真像传闻里说的那样,士卒用着顺手,战力肯定能往上提!就算没法扭转大局,守起城池关隘,也多几分底气!殿下,”他再次抱拳,目光灼灼如炬,“末将是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的大道理,但心里清楚——谁能让咱打胜仗,咱就服谁!殿下若能给咱供给新式火铳、精良铠甲,末将愿为殿下充当前驱,徐州的防务,绝不让殿下多操半分心!”

这话已说得相当露骨,近乎赤裸裸的交易。朱慈烺心中透亮,高杰此来,既是试探自己的虚实,更是来求支持、要“好处”的。高杰需要精良装备来增强实力、稳固地盘;而自己,正需要一个在江北有分量、愿在一定程度上合作的支持者。

“高总兵快人快语。”朱慈烺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新火器尚在改进,产量有限。但本王可以承诺,一旦能够稳定产出,优先供给徐州一部。不过……”他话锋微顿,目光落在高杰身上,语气多了几分郑重,“本王要的,不只是徐州防务稳固,更要你约束部众,不得像其他军镇那般纵兵劫掠、骚扰百姓。往后徐州的粮秣军需,本王会协调朝廷尽量拨付,但你这边,也得拿出实打实的战力,别让本王的支持白费。”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本王要的,不仅仅是徐州无虞。他日若需兵员调动,协同作战,高总兵当如何?”

高杰胸膛一挺,应答得毫不犹豫:“殿下放心!只要粮饷器械能跟上,殿下指向哪里,末将就带着人打到哪里!绝无半分二话!”他稍顿,又补充道,“不过,殿下也得多体谅——徐州地处要冲,天天对着敌锋,若手里没足够实力,末将也不敢轻易调动主力,免得后方空了,让人钻了空子。”

这是讨价还价,更是现实处境。朱慈烺缓缓点头,没有过分逼迫——与这些手握兵权的军阀打交道,既要抛出“粮饷器械”的胡萝卜稳住他们,也得让他们明白“守护疆土”的大义与自己这边的底线,急不来也逼不得。

“好!高总兵有此心,本王甚慰。”朱慈烺站起身,语气添了几分郑重,“火器之事,本王会亲自督促工坊,尽快拿出可用的批次;徐州急需的粮饷,本王也会着户部优先筹措一部分,先解燃眉之急。”他目光扫过高杰,缓缓补充道,“望总兵回去后,好好整军经武,约束好部众,莫负本王的期望,也莫负徐州百姓的托付。”

“末将遵命!”高杰大声应诺,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这一趟,他初步达到了目的。

送走高杰,朱慈烺独自站在文华殿内,眉头未松,心情丝毫未敢放松。高杰的主动靠拢固然是桩利好,能为自己在江北争取到一个有力支点,可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如影随形:如何在扶持高杰的同时,不激化他与刘泽清、黄得功等其他三镇的矛盾,避免四镇火并?又如何通过粮饷管控、火器分批供给等手段,牵制高杰,防止他拿到装备后势力膨胀、尾大不掉?这些盘根错节的难题,每一个都棘手至极,容不得半分轻忽。

“殿下,高杰此人素有反复无常之名,其今日所言,不可尽信。”待高杰身影彻底消失在殿外,一直沉默旁听的黄道周终于忍不住出声,语气凝重,眉宇间满是深深的忧虑,“此等武夫,向来唯利是图,今日因火器粮饷暂附殿下,他日若有更大诱惑,难保不会倒戈相向。与他为伍,不仅有失朝廷体统,更恐养虎为患,日后难以制衡啊!”

“黄先生的顾虑,本王何尝不明白。”朱慈烺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现实的无奈,“可如今是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之法。江北诸镇割据已成事实,若一味强硬抵触、不肯笼络利用,难道要逼他们彻底倒向流寇,或是转头投靠东虏吗?”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殿外沉沉夜色,语气多了几分笃定:“眼下最要紧的,是稳住高杰——稳住他,就是守住徐州这道门户,挡住中原方向的威胁。至于日后他是否会生异心、是否难以制衡……”朱慈烺眼底闪过一丝锐光,“待本王的新军练成、火器产能跟上,自有分晓。”

朱慈烺话语里对武力的倚重,以及隐隐偏离传统“恩威并施、以德驭下”之道的倾向,让黄道周眉头皱得更紧,脸色也沉了几分。他张了张嘴,本想再劝几句“固本培元、以礼治军”的道理,可抬眼望见太子侧脸那掩不住的疲惫,以及眼底深植的坚定,到了嘴边的话又被他硬生生咽了回去。 这位年轻的监国太子,行事已越来越不循常理,也越来越难以用朝堂旧有的规矩去揣度了。

高杰秘密来访的余波尚未平息,格物院那边却先传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 在宋应星与赵匠头的带领下,工匠们日夜不休地钻研攻关,终于让燧发枪的哑火率有了显着下降——尽管距离完全可靠的战场标准仍有差距,但这一成果已足够证明此前的改进方向完全正确。 与此同时,格物院通过反复试验不同成分的耐火泥配方,也成功让冶铁高炉的持续运转时间有所延长,间接提升了生铁产量,为后续打造火器、铠甲提供了更坚实的原料基础。

这些进步虽微小,在眼下的困境里却弥足珍贵。朱慈烺特地亲自去了一趟格物院,亲眼查看了改进后的燧发枪试射与高炉运转情况,当场对宋应星、赵匠头及一众工匠的辛苦付出给予了肯定,还特意叮嘱:“每一次改进、每一组配方都要仔细记录数据,哪怕是失败的经验也要总结归档——这些积累,才是往后造出更精良器械的根基。”

然而,北方持续的坏消息,像阴云一样笼罩在南京上空,催促着他必须更快,更快!

高杰离开南京不过数日,一封来自凤阳总督马士英的紧急奏报,便再次将短暂的平静击碎。 奏报中称,潜入河南境内的闯军偏师近来活动愈发猖獗,已有多股哨探越过边界,出现在凤阳府辖区内。虽暂未发起大举进犯,但边境的威胁正与日俱增,防务压力陡升。 除此之外,马士英在奏报中再次强烈要求南京朝廷火速增派援兵、拨付粮饷,言辞间已难掩此前的隐忍,带上了几分明显的不满与催促之意,隐隐透着“若再不支援,凤阳恐难支撑”的焦虑。

朝堂上,刚刚平息的勤王之争,似乎又有复燃的迹象。

朱慈烺清楚,眼下的局势容不得拖延——他必须尽快拿出明确姿态:既要安抚马士英驻守的凤阳,避免其因孤立无援而生出二心;也要向天下证明南京朝廷并非坐视危局、无所作为;更关键的是,绝不能过度消耗自己正艰难积累的这点本钱——无论是新军、粮饷,还是刚有眉目的火器产能,都经不起无谓损耗。

思虑既定,他立刻传召两人:一是以忠直干练着称、在朝堂与军中皆有威望的史可法,二是熟悉内廷事务、能协调各方资源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韩赞周。

“马士英的奏报,二位都看了。”朱慈烺开门见山,“凤阳不能不救,但如何救,需有策略。”

史可法手指轻叩案几,沉吟着开口:“殿下,依臣之见,眼下最稳妥的法子,是命离凤阳最近的刘良佐部,从庐州抽调三千兵力前往边境协防——既不用大调镇,也能快速增强凤阳防务。” 他顿了顿,补充道:“粮饷方面,可从南京内库暂拨两万两白银、五千石粮草,先行解送凤阳应急。如此一来,既回应了马士英的请求,安抚了地方,又不会过度损耗朝廷仅存的储备,算是折中可行之策。”

“刘良佐未必肯尽心效力。”韩赞周尖细的嗓音响起,“依老奴之见,不如以监国太子名义颁布赏格,激励凤阳当地官绅募勇自守,朝廷则予以承认并支援部分军械。”

两人意见相左,代表了文官和内廷不同的思路。

朱慈烺听着,心中已有计较。他看向史可法:“史尚书,便从刘良佐麾下调三千人马,移防凤阳附近以为声援。粮饷由南京拨付一部分,不足之数,令凤阳地方自筹即可。”

他又看向韩赞周:“韩公公,赏格之事可即刻办理。着兵部拟定章程,凡能募勇守土、击退流寇者,按功行赏,或授官职,或免粮税。”

这是一种折中且成本相对可控的方案。既做出了反应,又没有动用核心力量,同时试图调动地方积极性。

“另外,”朱慈烺最后补充道,目光扫过二人,“以本王名义草拟一份檄文,通告江北诸镇及天下州县!言明闯逆僭号之罪,昭示本王监国南京、重整山河之志!令各方忠义之士固守待援、积蓄力量,以待王师北定!”

他要开始争夺话语权,要告诉天下人,大明,还没有完!还有一个法统所在,在南京!

史可法和韩赞周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太子此举,是要正式举起大旗,与北方的“大顺”分庭抗礼了。

“臣(老奴)遵旨!”

命令下达,檄文飞传。南京这台沉寂已久的机器,在朱慈烺的强力驱动下,开始发出艰涩而缓慢的运转声。

而朱慈烺自身,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格物院与新军的雏形构建中。他深知,无论是安抚军阀,还是发布檄文,最终所依,仍是实实在在的力量。

他立在文华殿的巨幅地图前,目光越过长江,越过淮河,似已望见那片广袤混乱的北方大地,望见破败道观里奄奄一息的孙传庭,也望见西安城中刚登基、志得意满的李自成。

时间,依然是他最大的敌人。

他低声自语,又像是在问这沉默的宫殿:

“孙传庭……你一定要撑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日曜南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拜见大魔王我的悠闲山村生活危险激情:总裁的VIP情人杀手房东俏房客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明末传奇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没你就不行回到过去当女神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盖世仙尊内掠夺诸天万界逆天丹帝武神纪元惊涛骇浪一切从退婚开始花豹突击队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方羽修炼五千年大唐:从种土豆开始
经典收藏三国之乖乖田舍郎一品国公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你呀就缺一味药为了成为勇者的那一天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之纵马十三州唐末狐臣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谬论红楼梦穿越阿斗,相父这把咱能赢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小将很嚣张满江红:武穆重生奶爸劝学史黄天之世
最近更新青铜账簿与铁王座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灵异中篇小说选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退隐江湖那些年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临安风骨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
日曜南明 豫安王府的一之濑枫 - 日曜南明txt下载 - 日曜南明最新章节 - 日曜南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