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中药园,露水把帆布鞋打湿了大半,风里裹着薄荷和艾草的混香 —— 这是校园本草社的第一次线下活动,林辰蹲在酸枣仁畦边,正把写着 “小心幼苗” 的木牌往土里插,苏晓冉蹲在旁边,手里攥着把小铲子,给刚冒芽的远志松士。
“赵天宇呢?不是说好了七点半集合吗?” 苏晓冉直起身,揉了揉蹲麻的膝盖,薄荷叶子蹭在手背上,凉丝丝的。
话音刚落,就听见园门口传来 “蹬蹬蹬” 的脚步声,赵天宇背着书包跑过来,额头上沾着汗,手里还捏着个没吃完的肉包:“来了来了!路上被食堂阿姨拉住问养生粥的方子,耽误了两分钟 —— 你们看,我把上次记的药材笔记都带来了,还标了重点。”
他把书包往石桌上一放,掏出个封面写着 “本草社专属” 的笔记本,翻开全是密密麻麻的字,连页边空白处都画了药材简笔画:“比如这个独活,上次辩论会闹了笑话,这次我特意标了‘根须粗、味辛’,跟当归的‘根须细、味甜’对着记,再也不会混了。”
林辰看着笔记本,忍不住笑:“行啊,这记法比我上课的笔记还认真,以后辨药材的活儿,你可得多担待。”
“得嘞!” 赵天宇把笔记本揣回兜里,刚要蹲下来看酸枣仁苗,就听见身后有人喊 —— 是胖子扛着个布袋子,呼哧呼哧地跑过来,袋子口还露着几株带泥的薄荷。
“可算赶上了!” 胖子把布袋子往石桌上一放,抹了把汗,“我妈特意让我带的薄荷苗,说这玩意儿好活,种在中药园里,夏天还能给大家泡凉茶 —— 对了,刚在门口还碰见李叔,他说一会儿来教咱们怎么种,免得咱们把苗养死。”
苏晓冉凑过去翻布袋子,突然笑出声:“王胖子,你这苗怎么还沾着葱叶?不会是从你家厨房顺的吧?”
“哪能啊!” 胖子赶紧把葱叶摘下来,“这是我妈种在阳台的,跟薄荷挨得近,蹭上的 —— 再说了,薄荷跟葱长得也不像啊!”
“可别再闹上次把当归当胡萝卜的笑话了。” 林辰拍了拍他的肩膀,刚碰到胖子手里的薄荷苗,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突然微微发热,像有股细流顺着指尖蹭到叶片上,薄荷叶子轻轻晃了晃,散出更浓的香味。
“张教授来了!” 苏晓冉突然指着园门口,大家都往那边看 —— 张教授背着帆布包,手里拎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本线装书,封面写着《本草图经》,边角都磨得发亮。
“人齐了就好,” 张教授走到石桌旁,把竹篮放下,翻开线装书,“今天咱们先认三种常用药材:薄荷、紫苏、藿香,都是夏天能用得上的,既能泡水,又能入药,咱们一边看实物,一边对照书里的图,记起来更牢。”
他从篮子里拿出三株新鲜药材,摆到石桌上:“你们看,薄荷叶子边缘有锯齿,摸起来凉丝丝的,掐断茎秆会冒白色的汁;紫苏分紫叶和绿叶,叶子是卵圆形的,闻着有股特殊的辛香;藿香叶子更宽,茎秆是方的 —— 这三样常被人搞混,尤其是薄荷和藿香,上次有学生泡藿香茶,结果拿成了薄荷,虽说没坏处,但药效差远了。”
赵天宇赶紧掏出笔记本,笔尖飞快地写:“薄荷:锯齿叶、凉感、断茎冒白汁;紫苏:卵圆形、辛香、分紫绿;藿香:宽叶、方茎。” 写完还抬头问:“张教授,藿香除了化湿,还有别的用法吗?上次给春困的同学推荐过,想多记点。”
“问得好,” 张教授笑着点头,翻到书里的一页,“藿香还能治夏天的‘胃肠型感冒’,比如吃了凉的拉肚子,用藿香配生姜煮水喝,比吃止泻药还温和 —— 你们以后可以在手册里加个‘夏季应急方’,把这些用法写进去。”
正说着,远处就飘来粥香,刘阿姨推着小车走过来,车斗里的保温桶冒着热气:“孩子们,刚煮的生姜红枣粥,加了点紫苏叶,喝着暖身子,还能防感冒!”
大家围过去盛粥,胖子刚喝了一口,就皱着眉:“刘阿姨,这粥里加的啥?有点怪味儿。”
“是紫苏叶!” 苏晓冉白了他一眼,“上次教你认紫苏,你转头就忘,这玩意儿跟香菜长得也太像了吧?”
“嗨呀!我这眼神儿,” 胖子挠了挠头,“主要是这紫苏叶煮在粥里,跟香菜末似的,没看出来。”
张教授看着热闹的场面,从帆布包里拿出个小布包,打开是几颗晒干的酸枣仁:“这是去年中药园收的,比外面买的新鲜,你们回去可以试试用它做枕头,安神效果比泡水还好 —— 林辰,你上次说酸枣仁苗长得慢,我看这几株长得不错,是不是平时多照料了?”
林辰愣了一下,才想起自己每次来中药园,都会下意识给酸枣仁苗松松土,有时玉佩碰到土壤,会有股淡淡的暖意渗进土里。“可能是这边的土比较肥,” 他没多说,只是笑着把布包里的酸枣仁分给大家,“大家回去可以试试做枕头,记得把仁晒干,不然会发霉。”
“我要给我奶奶做一个!” 赵天宇赶紧接过酸枣仁,小心地装进笔记本夹里,“她总说睡不着,这个正好能用。”
这时李叔扛着锄头走过来,手里还拎着个小水壶:“孩子们,来教你们种薄荷!这玩意儿好活,只要别浇太多水,晒着太阳就能长 —— 你们看,把苗栽进土里,埋到根须以上,浇点定根水就行,过半个月就能掐叶子泡水了。”
胖子自告奋勇要试,结果把薄荷苗栽反了,根须朝上,叶子埋在土里,被李叔笑着纠正:“傻小子,苗跟人一样,得头朝上站着,不然咋长啊?”
大家都笑起来,阳光慢慢升高,露水蒸发了,中药园里满是粥香、药香和笑声。林辰蹲在薄荷畦边,帮胖子把栽反的苗扶正,指尖碰到土壤时,玉佩又微微发热,像是在回应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对了,” 张教授拍了拍手,“下周咱们社团搞个小活动,去附近的社区义诊,那边有不少老人,正好能用咱们学的中医知识帮衬帮衬 —— 林辰,你之前调理风湿、失眠的经验多,到时候多带带大家。”
“没问题!” 林辰点头,看着身边的伙伴 —— 赵天宇在记义诊的注意事项,苏晓冉在列要带的药材清单,胖子在跟李叔请教怎么带薄荷苗去社区,心里突然觉得很暖。
这哪里是简单的社团活动啊,更像一群 “中医发烧友” 凑在一起,把老祖宗的智慧揉进日常的粥香、苗香里,一点一点播撒出去。林辰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上面,泛着淡淡的光 —— 他知道,第三卷的故事,就从这片充满烟火气的中药园里,正式开始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太极医道传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