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协会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椭圆形的长桌旁坐满了委员,大多是中年以上的男性,其中不少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代表或与资本关联密切的人物。苏晚晚跟在王副会长身后走进来时,立刻吸引了不少或好奇、或审视、甚至略带轻蔑的目光。
她今天穿了一身得体的职业装,褪去了平日在厨房里的烟火气,显得干练而沉稳。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初次参加这种场合的些许紧张,目光平静地迎向那些打量。
王副会长将她引荐给与会众人:“这位是‘苏记食铺’的老板,苏晚晚女士。虽然年轻,但手艺精湛,经营规范,在消费者中口碑很好。今天请她来,主要是想听听来自一线小微商户对我们新标准草案的一些看法。”
徐明远坐在主位附近,穿着一身昂贵的定制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冷冽地扫过苏晚晚,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他显然没把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小老板放在眼里。
会议进入正题,开始讨论那份备受争议的新标准草案。
当谈到关于“后厨面积强制性最低标准”、“必须配备指定品牌消杀设备”、“以及“主食类产品强制使用冷链配送”等条款时,苏晚晚举起了手。
“主席,各位委员,我是苏记食铺的苏晚晚,我能说几句吗?”她的声音清晰,不大却足以让每个人听清。
主持会议的李主席看了一眼王副会长,点了点头:“苏老板请说。”
苏晚晚站起身,没有拿稿子,目光诚恳地扫过在场的委员:
“各位前辈,老师。首先,我非常认同协会制定标准、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的初衷。食品安全和卫生是餐饮行业的生命线,我和在座各位一样,无比重视。”
她先肯定了标准的意义,让在场的人无法直接反驳。
“但是,”她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力量,“我认为标准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一刀切的高标准,看似严格,却可能扼杀很多用心经营、提供独特价值的小微商户的生存空间,最终反而可能导致市场活力下降,消费者选择减少。”
她顿了顿,举例说明:
“比如后厨面积。我的店只有三十平米,后厨更是只有十平米出头。但如果严格按照草案里人均一点五平米的标准,我可能连开业资格都没有。可是,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严格的管理,我的后厨一样做到了干净整洁、生熟分开、流程顺畅,并且三次通过了市场监管部门的突击检查,结果都是优。面积大小,真的应该成为衡量安全的唯一标准吗?”
“再说指定消杀设备。一套下来数万元,对于一家小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且,卫生的关键在于执行和习惯,而不仅仅是昂贵的设备。是否有性价比更高、同样有效的替代方案?”
“最后是冷链配送。对于预制菜和生鲜,冷链至关重要。但对于像我做的炒饭这样即做即食、追求锅气的主食,强制要求从中央厨房冷链配送,不仅大大增加了成本和能耗,是否也违背了中餐‘现做现吃’的精髓,失去了最重要的风味和口感?消费者选择我们,不正是为了这一口新鲜和锅气吗?”
她列举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语气不卑不亢,既有理有据,又充满了对传统手艺和小店生存的担忧。
会场里出现了一些窃窃私语。不少来自中小型餐饮企业的委员露出了赞同和深思的表情。他们同样受困于这些看似“高大上”却脱离实际的标准。
徐明远见状,眉头紧皱,不得不亲自下场反驳。他扶了扶眼镜,语气带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苏老板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代表了部分小商户的短视和惰性。”他开口就先扣了顶帽子,“但协会制定标准,需要的是前瞻性和引领性,不能总迁就落后产能。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是餐饮行业的大势所趋!只有统一的高标准,才能杜绝安全隐患,打造让消费者绝对放心的品牌!那些达不到标准的作坊式小店,被市场淘汰是必然规律!”
他的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仿佛站在了行业发展和消费者利益的制高点。
苏晚晚立刻反驳,目光直视徐明远:“徐总,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确实是一种趋势,但绝不是唯一的趋势!餐饮市场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多样性!既有满足快捷便利的标准化快餐,也应该有匠心独运、充满人情味的特色小店!它们服务的客群不同,满足的需求不同,不应该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
她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先进’,就一刀切地抹杀所有的‘传统’和‘特色’!真正的行业发展,应该是百花齐放,是让用心做事的良心商家,无论大小,都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不是用资本和标准垒起高墙,剥夺消费者选择的权利,也扼杀了行业的创新活力!”
这番话,掷地有声!直接撕开了徐明远等人以“标准”之名行“垄断”之实的伪装!
会场顿时安静了下来。许多委员面露惊愕,没想到这个年轻女孩如此敢说,而且句句切中要害!
王副会长适时地开口,声援苏晚晚:“我觉得苏老板说得很有道理。标准的制定,应该分类分级,引导提升,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小微商户的实际困难,给他们留出生存和升级的空间和时间。”
支持王副会长和苏晚晚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
“是啊,有些条款确实不太合理。” “小店也有小店的特色和价值。” “标准是不是可以分强制性和推荐性?”
徐明远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没想到,自己精心推动的局面,竟然会被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小老板和王副会长这个老顽固联手打破。
最终,在李主席的协调下,会议决定对新标准草案中有争议的条款暂缓投票,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重新调研和论证,工作组里必须包含像苏晚晚这样的一线小微商户代表。
第一回合,苏晚晚成功阻击了徐明远的快速推进计划,为小商户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发声的机会。
散会后,几位中小商户的代表围上来向苏晚晚道谢,交换联系方式。苏晚晚知道,她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
徐明远阴沉着脸,快步离开会议室,经过苏晚晚身边时,冷冷地瞥了她一眼,低声丢下一句:
“苏老板,好口才。不过,有些事情,不是光靠嘴皮子就能改变的。我们走着瞧。”
苏晚晚坦然回视着他,毫不退缩:“我相信市场和公道。”
虽然暂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苏晚晚知道,徐明远绝不会善罢甘休。工作组内的博弈将更加微妙和艰难。
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不仅仅是在为苏记食铺奋斗,更是在为无数个像她一样,怀揣梦想、用心经营的小商户争取一份公平。
回到店里,已是华灯初上。晚市忙碌依旧。
陆沉已经来了,正挽起袖子,帮忙搬运刚送到的一袋大米。看到苏晚晚回来,他放下米袋,走过来,目光带着询问。
“怎么样?”
苏晚晚看着他关切的眼神,一天下来的疲惫和紧张仿佛找到了宣泄口。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笑了笑:“暂时挡住了。不过,后面还有硬仗要打。”
陆沉看着她略显疲惫却眼神发亮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愫,有骄傲,也有心疼。他抬手,极其自然地帮她捋了一下耳边略显凌乱的发丝。
“慢慢来。我在这。”
简单的动作,简单的话语,却让苏晚晚的心瞬间被填满。
“嗯。”她点头,目光扫过店里忙碌的伙伴和满座的顾客,重新充满了力量。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新短信,来自一个陌生号码,内容却让她瞳孔微缩:
“苏小姐,小心徐明远接触你的核心员工。价码可能超乎你的想象。——一个不忍看匠心被资本碾碎的人”
又一条匿名警告!这次是针对她的团队!
苏晚晚的心猛地一紧,下意识地看向正在前台忙碌收银的王慧欣,正在和后厨沟通的林雅,以及正在直播互动的朱珠。
徐明远,果然从不会让人“失望”。他的手段,永远如此没有下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夜市重生:摆摊开局秒赚百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