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头上的那面“定”字大旗,像一颗投入天下这潭浑水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伴随着这圈涟漪的,还有一首歌谣。
一首由洛阳城中无数孩童、说书人、贩夫走卒口中传出的歌谣。它没有官方檄文的生硬,却比最锋利的刀子更能刺痛人心。
它坐着商队的马车,混在南来北往的脚夫行囊里,越过黄河,穿过潼关,传遍了整个中原大地。
……
关中,李唐大营。
距离洛阳八十里外,连绵的营帐依旧透着一股肃杀之气,只是这股杀气之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压抑与沉闷。
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帐内凝固如冰的寒意。
李世民身着一袭常服,正临摹着一幅前朝大家的字帖。他的手很稳,手腕悬空,笔锋在纸上游走,一笔一划,力透纸背,看不出半分心绪不宁。
可站在一旁的房玄龄与杜如晦,却能清晰地听到,那狼毫笔尖划过纸张时,发出的“沙沙”声,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近乎撕裂的暴戾。
“秦王一怒为红颜,血染洛阳尸骨寒。可怜城下十万骨,不及杨郎枕边言……”
杜如晦低声念出刚刚从斥候那里听来的歌谣,每念一句,帐内的温度便仿佛又低了一分。他看着李世民的背影,眼神中充满了忧虑。
军事上的失利,可以挽回。大营被袭,可以重整。但声望上的污损,却是最难清洗的。
杨辰这一招,太毒了。
他将一场关乎天下归属的堂堂之阵,彻底解构成了一场因争风吃醋而起的私人恩怨。它让李世民所有的雄心壮志,都蒙上了一层荒唐可笑的桃色阴影。它让那些战死在洛阳城下的李唐将士,死得不明不白,甚至有些……窝囊。
“呵。”
李世民终于停下了笔,他看着纸上那个已经写成的“定”字,墨迹淋漓,杀气腾腾。他发出了一声极轻的笑,只是那笑声里,没有半点笑意。
“克明,玄龄,你们说,这天下人,是不是都喜欢听这些风流韵事?”
房玄龄上前一步,躬身道:“秦王,谣言止于智者。此等无稽之谈,不过是杨辰黔驴技穷的卑劣手段,我军将士,明辨是非,断不会……”
“不会?”李世民打断了他,他转过身,脸上依旧平静,可那双眸子里,却翻涌着骇人的风暴,“玄龄,你信不信,不出十日,这首歌就会传遍关中。那些阵亡将士的家眷,在哭嚎自己儿子丈夫的时候,心里想的,不会是为国捐躯的荣耀,而是我的自私与无能。”
他走到沙盘前,看着沙盘中央那个代表洛阳的木块,许久,才缓缓开口:“他这是在诛我的心,也是在挖我李唐的根。”
杜如晦沉声道:“秦王,为今之计,当立刻封锁消息,严惩传谣者,同时……”
“不必了。”李世民抬手制止了他,“堵不如疏。你越是禁止,他们便传得越快,信得越真。他想让我焦头烂额,自乱阵脚,我偏不能如他所愿。”
他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传令下去,全军休整,抚恤加倍。另外,告诉长安,我要一份天下所有青年才俊的名单,尤其是那些……郁郁不得志的。”
杨辰不是想用阳谋吗?那便看看,谁的阳谋,更高明。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秦王,终究是秦王。他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了应对之法。
只是,两人心中都清楚,那个名为杨辰的白衣青年,那个被天下人戏称为“情圣”的定国军主帅,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军事对手,上升为了一个真正的心腹大患。
……
河北,夏国,洺州。
窦建德的王宫,远不如长安洛阳那般奢华,甚至还带着几分田舍的朴素。
这位从泥腿子中杀出来的夏王,此刻正盘腿坐在席上,手里拿着一个粗瓷大碗,大口喝着碗里的粟米粥。
他的面前,摆着几样简单的咸菜,以及一份来自中原的最新情报。
“有意思,真有意思。”窦建德放下碗,抹了把嘴,拿起那份情报,粗大的手指在“定国军”三个字上点了点,“李密那小子,自以为得了洛阳就能称王称帝,结果呢?给一个毛头小子做了嫁衣。”
他的首席谋臣刘彬,一个面容清瘦的中年文士,在一旁轻声说道:“大王,这个杨辰,不简单。翟让死,他顺势收拢旧部;李密败,他一战而定乾坤。此人手段之狠辣,心机之深沉,绝非传言中的‘白衣情圣’那般简单。”
“情圣?”窦建德听到这个词,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簌簌下落,“俺就说,这帮读过几天书的,就是花花肠子多!打仗就打仗,还非要弄出个抢女人的名头来!不过……”
他的笑声一收,眼中闪过一丝精明:“这小子,是个人物。他这么一闹,把李世民那小子的名声给搞臭了。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一名络腮胡子的武将瓮声瓮气地说道:“大王,管他什么情圣色鬼,不就是个占了洛阳的草头王吗?等咱们拿下了黎阳,俺带一支兵马过去,管教他连人带那什么长孙家的闺女,一并给您绑回来!”
“胡说!”刘彬呵斥道,“杨辰能击退李世民的十万大军,岂是易与之辈?更何况,他这一手舆论之战,玩得炉火纯青,将一场败仗的责任,轻而易举地推到了李世民的私德之上。这说明,他不仅懂兵,更懂人心。这种人,比只会打仗的莽夫,要可怕得多。”
窦建德点了点头,他看向刘彬:“那依先生之见,我们该如何?”
刘彬沉吟片刻:“静观其变,遣使交好。杨辰新得洛阳,根基不稳,必然不敢与我们交恶。我们可先派使者,送上贺礼,承认他‘定国军’的名号,结个善缘。待他与李唐斗得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好!”窦建德一拍大腿,“就这么办!给这个‘情圣’杨郎,送一份厚礼!”
……
同样的场景,在江淮的杜伏威处,在江陵的萧铣处,在天下各路诸侯的案头上,不断上演。
“杨辰”这个名字,第一次以一个独立势力的领袖身份,被天下群雄所正视。
而与这个名字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便是那个听起来有些荒诞,却又充满了奇特魅力的称号——“情圣”。
一时间,天下皆知,中原出了一位白衣杨郎。
他为了红颜,敢与天命之子李世民公然为敌;他一战退敌十万,尽显英雄本色;他取代李密,入主洛阳,建立了“定国军”,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这些真假参半的消息,经过说书人的艺术加工,在各地的茶馆酒肆里,演变成了无数个版本。
“话说那日,洛阳城头,秦王李世民兵临城下,点名要杨郎交出长孙姑娘。咱杨郎是何等人物?他一手揽着美人腰,一手仗剑,立于城头,朗声笑道:‘我与无垢,情投意合,天下人皆可为证!你若想要,且先问过我手中之剑!’”
“啪!”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吊足了胃口,“好一个英雄少年,好一个绝代佳人!这便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白衣仗剑守洛阳’!”
茶馆内,满堂喝彩。
有江湖游侠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投奔洛阳,追随这位既有情义又有本事的“杨郎”。
有怀春少女听得面泛红霞,幻想着自己若是那长孙无垢,被如此盖世英雄舍命相护,该是何等的光景。
当然,也有人嗤之以鼻。
“什么情圣,不过是运气好的权臣罢了。弑主上位,也好意思吹嘘?”
“就是,听说那长孙无垢本是李世民的未婚妻,被他强抢了去,还说得这般好听。”
但这样的声音,很快便被淹没在更大的声浪里。
“你懂什么!自古美人配英雄!那李世民连自己的女人都护不住,算什么英雄?”
“没错!杨公在洛阳开仓放粮,为战死士卒建忠烈祠,这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师!跟着这样的主公,才不白活!”
舆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彻底倒向了杨辰。
他“情圣”的名号,非但没有成为他耽于女色的污点,反而成了他重情重义、敢作敢当的标签,为他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与人心。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此刻正带着五千铁骑,行进在通往北方的官道上。
连日的急行军,让队伍里充满了疲惫,但每个士兵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头儿,你听说了吗?咱们主公现在在外面,名号可响亮了!”一名年轻的骑兵,一边啃着干粮,一边对他身边的百夫长挤眉弄眼。
那百夫长哼了一声:“什么名号?”
“情圣啊!”年轻骑兵一脸崇拜,“他们都说,主公是为了长孙夫人,才跟李世民打起来的。啧啧,听着就带劲!”
“放屁!”百夫长瞪了他一眼,“主公那是为了咱们洛阳数十万军民!懂吗?再胡说八道,看我怎么收拾你!”
话虽如此,他自己的嘴角,却也忍不住向上扬了扬。
不远处,罗成策马赶到杨辰身边,他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块脸上,也难得地带上了一丝古怪的笑意。
“主公,现在外面,都这么叫你。”
杨辰正看着地图,闻言抬起头,有些不解:“叫我什么?”
罗成忍着笑,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情圣。”
杨辰愣了一下,随即哑然失笑。他摇了摇头,没说什么,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地图的北方。
情圣?
他不过是在用天下人最喜欢听的故事,来包装自己最冷酷的目的罢了。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那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毫无征兆地,急促响起。
【叮——!紧急警报!】
【目标人物:红拂女、李靖,遭遇杨玄感三名高级将领率领的残部围攻,生命垂危!】
【地点:太原以南,汾水密林!】
【预计一炷香后,防线将被彻底击溃!】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