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城外,旌旗招展,人声鼎沸。
唐太宗李世民亲率文武百官,于城外十里长亭,为御弟三藏法师送行。玄奘法师身披锦襕袈裟,手持九环锡杖,面容庄严,辞别君王,立志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以解众生之苦,保大唐江山永固。
然而,无人知晓,在这浩浩荡荡的送行队伍上空,无尽虚空深处,一道目光正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李默负手立于混元洞天之内,透过世界石映照外界万象,将长安城外的喧嚣与那金蝉子转世身的决然尽收眼底。
“西游伊始,气运流转。”他轻声自语,嘴角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淡然微笑,“佛门东传之局已开,但这棋盘之上,如今多了我这个变数。”
他对于直接打杀取经人并无兴趣,那太过粗暴,也容易引动佛门背后那几位存在的目光。他的目的,是潜移默化,是釜底抽薪,是让这场佛门精心策划的取经大业,最终为他做嫁衣。同时,那沿途注定与取经人产生纠葛的诸多风华绝代的女子,其命运轨迹,也合该由他来改写,只为他一人所有。
“第一处风云,当在双叉岭。”李默目光微转,已看向取经人离开长安后将要遭遇的第一处险地。按照既定命数,唐僧将在那里被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三个妖魔捉拿,幸得太白金星搭救。
“此三妖,修为低微,命如草芥,但其所处之地,却有一缕先天庚金煞气隐匿,与那西方白虎星宿隐隐呼应,倒是个不错的引子。”李默心念一动,并未亲自出手,而是传讯给正在洞天内修炼的铁扇公主。
“罗刹女。”
“奴婢在。”铁扇公主瞬间感应,出现在混元殿内,恭敬行礼。
“持我符诏,往双叉岭一行。”李默凝聚一道蕴含他一丝混元之力的金色符诏,递给铁扇公主,“取走那岭下三丈处的庚金煞气之源,若遇一唐朝和尚遇险,不必理会,自有人救。若有其他……颇具根骨的女子出现,留意其动向,回来报我。”
李默记得,双叉岭附近似乎并无着名女妖,但世事无绝对,命数已变,或许会有意外收获。让铁扇公主前去,一是取那煞气,二是历练,三也是以防万一。
“奴婢领命!”铁扇公主接过符诏,感受到其中浩瀚力量,心中激动,这是主人对她的信任!她当即化作一道青光,离开洞天,直奔双叉岭而去。
李默则继续稳坐钓鱼台,神念笼罩西行之路初段,静观其变。
不久,铁扇公主传回讯息,已顺利取走庚金煞气之源,那只是一块蕴含锐气的奇异金属,对她而言不算什么,但对李默完善洞天五行或有裨益。同时,她回报,确见一唐朝和尚被三妖捉拿,场面狼狈,她依言未管。至于颇具根骨的女子……她并未发现,但却在岭外一处幽谷中,感应到一丝极淡的、纯净的木灵气息,似乎是什么灵植成精,气息尚弱,隐匿不出。
“木灵之气?”李默心中微动。西游世界中,灵植成精者不少,如那五庄观的人参果树,荆棘岭的杏仙等。“留意那气息,暂不必惊扰,待其化形或有所动静,再报于我。”
“是,主人。”铁扇公主领命,暗中记下了那处幽谷的位置。
双叉岭之事,虽未直接收服女主,却让李默提前埋下了一颗棋子(那未出世的木灵),并小幅度改变了此地格局(取走庚金煞气),使得佛门在此处的安排,出现了一丝微不足道,却可能产生连锁反应的偏差。
唐僧则在受了一番惊吓后,被如期而至的太白金星救下,继续西行,心中对前路艰险更多了几分认知。
李默收回关注双叉岭的神念,目光投向了更远方。
“下一处,该是那蛇盘山鹰愁涧了……小白龙……”他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这位西海龙王三太子,虽是男身,但其遭遇与龙族身份,或许能引出与四海龙宫更深层次的交集,而四海龙宫之中,未必没有其他值得关注的龙女。
西游之路漫漫,八十一难重重。对于李默而言,这便是一场绝佳的狩猎与布局之旅。他要在这条路上,逐一遇见、征服那些本该与取经人产生纠葛或本就存在的绝色仙子、妖王,让她们的身与心,只属于他李默一人。而佛门的取经大业,终将成为他汇聚气运、成就无上道果的垫脚石。
风云已起,好戏,才刚刚开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开局满级,我在西游拯救女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