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工匠之花”带来的震撼还未平息,夜空中似乎还残留着硫磺的气息与视觉的余光,广场上的人群仍沉浸在方才那超越想象的瑰丽与轰鸣之中,激动地议论着、回味着。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短暂的喧闹。
一名风尘仆仆、身背赤色翎羽的信使,在侍卫的引导下,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上高台,他脸色因激动而涨红,甚至顾不上完整的礼仪,
便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一份密封的铜管,声音因极度的兴奋而颤抖,几乎撕裂了夜空最后的宁静:
“报——!!!陛下!皇后娘娘!公主殿下!陇西郡八百里加急喜报!清晖学堂格物科博士,墨家传人翟辛,率弟子于岐山脚下实验工坊,遵循、遵循‘天书’指引,引九天雷霆之力,成功点亮了……点亮了‘电灯’!!”
“电……灯?”
这个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比方才的“工匠之花”还要陌生,还要难以理解。电?是雷电那个电?灯?如何能用那瞬息即逝、足以焚毁一切的恐怖天威来点亮灯盏?
整个广场瞬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比刚才烟花绽放前更甚。
所有人,包括嬴稷和萧皇后,都一时未能消化这信息所带来的冲击。
唯有秦昭,在听到“天书”和“电灯”二词时,心脏猛地一跳,眼中爆发出比看到烟花时更甚的、难以置信的光芒!她猛地看向父皇母后,小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襟。
姚哥!是姚哥曾经在闲聊时,给她画过的那个叫做“电路”的、由弯弯曲曲的线条和奇怪符号组成的图!他说过,那是比水力更本源的力量,是驱动他们“仙界”无数神奇造物的根源!
还给了她两个叫灯泡的东西,说能让它亮起,秦朝就能算是开启工业时代革命了,
秦昭不懂工业革命是什么意思,但是革命她多少能猜出来点。
嬴稷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接过内侍迅速呈上的铜管,捏碎封泥,抽出里面的绢帛,快速浏览。
纵然是以他的帝王心性,握着绢帛的手也微微有些发颤。绢帛上的字迹略显潦草,显然书写者也处于极度的激动之中。
上面详细描述了翟辛等人如何依据那本被视为最高机密的“天书”中关于“电磁感应”、“简易电路”的图示和晦涩注解,历经无数次失败,最终利用巨大的磁石、数百斤的铜线,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通过一套复杂而精密的装置,成功地捕捉到了一丝微弱却稳定的电流,并使其通过一个玻璃泡中特制的细丝,发出了持续而稳定的、如同小型月亮般的光芒!
“持续……稳定……发光……”嬴稷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他抬起头,目光如电,扫过台下茫然又期待的群臣与百姓,最终落在女儿那张混合着激动、了然与无比自豪的脸上。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绢帛递给萧皇后,然后向前一步,面向所有人。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仿佛发现新大陆般的雄浑与力量,响彻广场:
“朕之臣工!大秦之子民!”
“今日,双喜临门!”
“方才,尔等所见,是我大秦工匠巧思,夺天地之色彩,绽放于夜空,是为‘巧匠之花’!”
“此刻,朕要告诉尔等,我大秦英才,更已参悟天书玄机,驾驭九天雷霆之力,化毁灭为光明,点亮了……人造之月!此乃‘天道之力’!”
“人造之月!”
“天道之力!”
这两个词,如同另一枚更巨大的“烟花”,在所有人的脑海中轰然炸开!虽然依旧难以完全理解,但“驾驭雷霆”、“点亮人造之月”这样的描述,其蕴含的冲击力与象征意义,远超之前的任何成就!
这不再是改善生活、提升效率,这简直是触碰到了神灵的权柄,在开创一个全新的、凡人也能掌握“天威”的时代!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比之前更加狂热的欢呼与骚动!人们或许不懂电,但他们懂得“雷霆”,懂得“光明”!这意味着,大秦的公主和她引领的英才们,正在做的事情,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天辟地”!
秦昭站在高台中央,夜风吹拂着她的裙摆。她望着东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夜幕,看到陇西岐山脚下那一点微弱却划时代的光芒。
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喜悦,是震撼,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姚哥描绘过的那个由“电”驱动的神奇世界,那个曾经只存在于仙集笑谈中的遥远图景,其第一块基石,竟然真的在她十六岁生辰这一天,由大秦的工匠亲手奠定!
烟花的绚烂,是视觉的盛宴,是工匠技艺的巅峰。
而电力的初啼,则是力量的革命,是文明进程的拐点。
而后来的姚小哥听说了这件事,只竖起了个大拇指:牛批。
牛顿曾经也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给古人几本书,他们也能啃下电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都可以略过了,直接进入电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