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之内,林卫东并未急于再次冒险接触“秽影”,或是立刻去寻找刘主任深谈。刘主任笔记上的信息至关重要,但过于直白的询问,不仅可能让这位正直的文物工作者陷入困惑与危险,更可能打草惊蛇,让暗处的陈深组织有所警觉。
他需要先消化所得,并将这份新的线索与自身修行结合起来。
“门扉……钥匙……守门人……”林卫东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刘主任的考据,将“幽冥铁”(界隙石)与“守门人”时代联系起来,这无疑大大拓展了“门”这个概念的时间维度与历史厚重感。而“钥匙形态不明,记载阙如”,则说明了其神秘与难以追寻。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指尖跳跃的归元薪火。既然“星火”一词同样出现在“秽影”的低语中,那么,自己这传承之火,是否真的与那未知的“门”和“钥匙”存在某种关联?即便不是钥匙本身,是否也能作为探寻的指引?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他再次沉浸于“薪火内照”的状态,但此次,他并非单纯体悟金丹与龙脉的交融,而是尝试引导一缕极其精纯的归元薪火,并非用于攻防或滋养,而是以其为“笔”,以自身神念为“墨”,在虚悬于黄庭之前的一片无形空间中,缓缓勾勒、临摹。
他临摹的,是那深植于记忆中的、玉简影像里那座“崩塌的古老石门”的模糊轮廓!以及,刘主任笔记中提到的、可能与“门扉”相关的那些古老“幽冥铁”上天然纹路的意象!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困难的尝试。无论是玉简中的石门影像,还是幽冥铁的天然纹路,都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道韵与法则碎片,远非他目前境界能够完全理解。他只能凭借自身对归元薪火的绝对掌控,以及对那两种意象最本真的感受,进行一种“意”的摹写。
起初,薪火勾勒出的线条扭曲、涣散,难以成形。但林卫东心志坚定,不急不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他摒弃了所有杂念,心神完全沉浸在对那“门”之意象的感悟与摹写之中。
渐渐地,在那琉璃火光流转之处,一道极其模糊、残缺,却隐隐散发出古老、苍茫、隔绝气息的“门”的虚影,开始缓缓凝聚。这虚影并非实体,甚至算不上稳定的能量结构,更像是一种由归元薪火承载的、蕴含特定信息的“意念图腾”或“法则拓片”!
当成型的刹那,林卫东浑身剧震!
他清晰地感觉到,体内那枚平静旋转的金丹,以及深处与龙脉之精的共鸣,都因这道“门”的虚影出现而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悸动!仿佛这道虚影,触及到了某种深藏于龙脉、乃至深藏于此方天地间的古老印记!
与此同时,他通过地脉灵网,敏锐地感知到,幽墟裂隙深处那永恒的黑暗,也似乎因此而产生了一丝极其细微、却无法掩饰的……“躁动”!那并非冲击封印的狂暴,更像是一种源自本能的、被触动了的“关注”!
“果然……有关联!”林卫东心中凛然。他以归元薪火摹写出的“门”之意象,竟然能同时引动龙脉与“秽影”的反应!这无疑证实了他的猜测——龙门地脉、上古魔物“秽影”、神秘的“门”与“钥匙”,以及他自己的薪火传承,这几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根植于古老过去的深刻联系!
他立刻散去了那脆弱的“门”的虚影。继续维持下去,消耗巨大,且可能引来不可测的后果。但这次成功的尝试,意义非凡。这为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绕过直接接触“秽影”而探寻核心秘密的方法!
“或许,不必急于寻找实体的‘钥匙’。”林卫东若有所思,“理解‘门’的本身,洞悉其代表的法则与意义,本身或许就是一种‘钥匙’。”
他隐隐觉得,自己摸索到了一条独特的路径。一条以自身归元薪火为根基,结合龙脉守护者身份,从法则与意象层面,去触碰那宏大谜团的路径。
接下来的数日,林卫东时而沉浸于对那“门”之意象的反复摹写与感悟,每一次都能引动龙脉与“秽影”的微妙反应,让他对其中关联的理解加深一分;时而则通过地脉灵网,更加细致地监控烈阳宗据点与可能存在的陈深组织残余窥探,并继续缓慢而坚定地强化着更多的地脉节点。
他感觉自己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播种,只待时机成熟,这些准备或许就能成为破局的关键。
而他也并未忘记刘主任那条线索。在一次通过刘老三暗中传递的、看似寻常的问候中,他附带了一个隐晦的问题,询问刘主任是否在近期研究中,发现过任何与“特殊火焰纹饰”或“星与火”结合的古符号记载。
他相信,以刘主任的学识与敏锐,若有所发现,定会留意。这比直接询问“门”与“钥匙”要安全隐蔽得多。
地宫之外,烈阳宗据点依旧安静,赵乾与洪焱似乎严格遵守着阳鼎天的命令,只是监控,未有异动。但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浓重。
林卫东知道,平静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龙门秘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