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我们艰苦的副修和寨中暗流涌动中悄然流逝。与我们几人要么闭关苦修,要么因冥婚事件而对寨民抱有深深戒备不同,何源选择了另一条路。
他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融入群体的能力。或许是因为他修为尚浅,只有灵阶五重,身上没有我们那种因力量增长而自然散发的锐气与疏离感,也或许是他本性便是如此——温和、耐心,且带着一种不掺假的真诚。
我开始注意到,何源出现在寨民中的频率越来越高。
起初,他只是帮一位眼神不太好的阿婆拾起掉落的药篓,顺手将里面散落的、带着泥土气息的草药分门别类放好。那阿婆絮絮叨叨地说了些感谢的话,何源就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脸上带着腼腆却认真的笑容,偶尔点点头。
后来,我看到他在寨子东头那棵老槐树下,陪着几个半大的孩子玩耍。他不是高高在上地施展什么小法术逗弄他们,而是真的蹲下身,用随处可见的草叶编出活灵活现的蚱蜢和小狗,引得孩子们围着他叽叽喳喳地叫。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他和孩子们身上,那画面平和得有些刺眼,与这寨子深处隐藏的阴翳格格不入。
再后来,他不止是帮忙做些零碎小事。谁家晾晒的谷物怕下雨,他会在雨云飘来前帮忙收拢盖好;哪户的吊脚楼年久失修,漏了点风雨,他也会寻来合适的木材和工具,默默地帮忙修补。他甚至跟着寨民们进山,不是去修炼或探险,只是帮忙采集一些普通的山货和草药。他做这些事的时候,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或者施舍般的优越感,就像是寨子里一个普通的、勤快的后生。
我偶尔从打坐中醒来,或者结束了一次耗尽心神的空间感悟训练,疲惫地走出房门,总能看见何源的身影融入在寨子的日常图景里。他挽着袖口,裤脚可能还沾着点泥巴,正和一个老猎户笑着交谈,或者接过某个大婶硬塞过来的、还冒着热气的糍粑。
寨民们看他的眼神,也从最初的好奇和些许戒备,逐渐变成了真切的熟稔和善意。他们会亲切地喊他“阿源”,会在他路过时招呼他歇歇脚,喝碗水。这种信任,是我们其他几人,包括看似温和的苗蕊行,都难以获得的。
“何源倒是……如鱼得水。”韩策言有一次看着何源帮人扛着一捆柴火走远的背影,语气有些复杂地说。
杨仇孤只是冷漠地瞥了一眼,没有任何表示,他所有的心神都被复仇和变强所占据,无暇他顾。
我心中却隐隐有些说不清的担忧。这片寨子太诡异,冥婚的阴影尚未散去,苗家姐妹与寨老们之间的暗斗显然也未停止。何源这般毫无防备地深入其中,与寨民们建立起如此密切的联系,是福是祸,实在难以预料。
他仿佛是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在这片充满危险和秘密的土地上,编织着一张属于他自己的、人情的关系网。这份“深得人心”,背后究竟是纯粹的善意,还是潜藏着我们尚未察觉的风暴?我看着何源那带着汗水的、真诚的侧脸,第一次觉得,这个平日里修为最低、最不起眼的同伴,或许比我们想象的都要不简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离之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