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用“鸡兔同笼”的解法在算筹房“露了一手”,马骥在学宫里的处境好了不少——至少研究数学、工艺的学派,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觉得他虽然说话奇怪,说不定藏着什么“秘术”。
这日,他听说兵家要在学宫大殿搞沙盘推演,顿时来了兴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谋划,《孙子兵法》现场教学,可比看战争片带劲多了!他揣了把瓜子,兴冲冲地往大殿跑。
一进殿,就看到中央摆着个巨大的沙盘,用黄泥堆出山川、河流、城池的模样,还插着小旗子代表军队。两边各站着几位穿短打、腰佩刀剑的兵家学者,表情严肃,像是真要上战场一样。周围围满了观摩的学子,连大气都不敢喘,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
“推演开始!”主持推演的老将军一声令下,两边立刻动了起来。
左边的学者拿起代表骑兵的小旗子,往沙盘西侧的山道挪:“我派轻骑袭你粮道,断你补给!”
右边的学者立刻拿起弩兵旗子,插在山道旁的树林里:“早料到你有此计!我已在隘口伏下劲弩,专等你的骑兵自投罗网!”
“好!”左边的学者笑了笑,又拿起主力部队的旗子,绕到沙盘北侧,“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主力已迂回至你侧翼,看你如何应对!”
右边的学者也不慌,把守城的旗子往外挪了挪,占据高处:“哼,我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正好收拾你这疲敝之师!”
他们一边摆旗子,一边引经据典,“兵者诡道也”“上兵伐谋”“围师必阙”,说得头头是道。马骥看得眼睛都直了,感觉像在看古代版的《全面战争》,手里的瓜子都忘了嗑。
看着看着,他忍不住小声点评:“断粮道这招狠啊,打后勤战,能把对方活活耗死!”“埋伏得不错,但得藏好点,别让侦察兵发现了,不然就白费功夫了!”“迂回侧翼是好想法,可这北边的地形都是泥地,重甲部队走得慢,会不会被发现啊?”
他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推演的学者和围观的学子都转头看他,眼神古怪——“后勤战”“侦察兵”这些词虽然陌生,可猜也能猜到意思;但“重甲部队”是什么?
没过一会儿,左边的学者设了个陷阱,故意露出破绽,引诱右边的主力部队深入。主持推演的老将军抚着胡子,显然对这个布局很满意。
马骥看得入了神,脱口而出:“漂亮!这是战略性诱敌!等对方主力进来,直接搞个‘斩首行动’,把对方的指挥中枢端了,看他们还怎么打!”
“斩首行动?”老将军耳朵尖,猛地转头看他,眼神锐利如刀,“你说的‘斩首行动’,是什么意思?”
马骥心里咯噔一下,才想起自己又说漏嘴了,赶紧解释:“就是……派一支奇兵,直接去抓对方的统帅!蛇无头不行,统帅没了,部队就乱了,跟下棋时将帅被吃了一样,直接输了!”
老将军眼睛一亮,沉吟道:“直取主帅?虽然冒险,但要是成了,确实能一击定乾坤!这名字起得好,‘斩首’,形象!你怎么想到的?”
“瞎琢磨的,瞎琢磨的!”马骥干笑着,赶紧转移话题。
推演继续,气氛更激烈了。右边的学者用疑兵之计,在多个方向佯攻;马骥拍着腿喊:“多点开花,虚实结合,这招妙啊!”左边的学者加固防御,挖深沟、筑高墙;马骥点头:“纵深防御,弹性应对,稳!”
他越说越投入,现代军事术语和游戏里的词不自觉地蹦出来:“要是能有‘无人机’侦查就好了……呃,我是说派斥候爬高点,看看对方的动向!”“这波‘闪击战’打得不错,速度够快!”“稳住,我们能赢!”
一开始,兵家学者们还皱着眉,觉得他胡言乱语;后来听着听着,居然开始琢磨他那些词背后的意思——“战场遮蔽”不就是用烟雾、树林挡住对方视线吗?“饱和攻击”不就是集中火力猛攻一点吗?这些想法虽然奇怪,却隐隐符合“兵贵诡道”的道理。
推演结束后,老将军特意走到马骥面前,郑重地拱了拱手:“先生虽然没学过兵法,但说的话都切中要害,很有启发。尤其是‘斩首’‘后勤’这些说法,让我茅塞顿开。你愿意跟我学兵法吗?”
马骥吓得赶紧摆手:“将军,您别开玩笑了!我就是纸上谈兵,真让我上战场,我连地图都看不懂,还得您保护我呢!”
老将军以为他谦虚,又追问了几句“闪击战”“纵深防御”的细节。马骥绞尽脑汁,用古代能理解的话胡乱解释了一通,最后几乎是跑着逃出了大殿。
“太吓人了!”马骥扶着廊柱喘气,“再聊下去,他要是问我玩过多少小时《全面战争》,我咋说?”
他摸了摸胸口的挂坠,挂坠刚才在推演时,微微发烫,像是吸收了那种充满谋略和杀伐之气的“兵家能量”,振动得很有节奏,像是在模拟战场上的金戈铁马。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