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对于绝大多数生灵而言,那场发生在轮回大千世界玉京的朔月惨案,那延迟却仍在推进的“六道合一”,已是无法理解、无法抗拒的灭顶之灾。然而,在更高的维度,对于那位自混沌海诞生之初便存在的九阶古神——轩辕道而言,这一切,不过是他漫长到近乎永恒的生命中,一场稍稍有趣些的……戏剧。
他依旧以“白暮”的身份,坐在玉京那间不起眼的回春堂内。堂外,是因天仙介入而暂时僵持、却依旧在不断被混沌蚕食的末世景象;堂内,药香袅袅,岁月仿佛静好。
但此刻,他面前不再是医书,也不是茶杯。那普通的木桌桌面,在他眼中,已化为一幅笼罩诸天、映照万界的立体星图。星图之中,六大至高世界如同六枚闪耀着不同光泽、却被无数暗红丝线(司命之力)与混沌阴影(他自身之力)缠绕、覆盖的核心棋子。
他的指尖,轻轻点在代表轮回大千世界的光点上,那里,天仙的秩序之光如同风中残烛,司命的暗红漩涡仍在缓慢旋转,而一些更微小的光点,正在黑暗中挣扎或闪烁。
“文抱一的三生三世……倒是给了本尊一点惊喜。”轩辕道嘴角噙着一丝淡漠的笑意,仿佛在欣赏一件精巧的玩具。“以自身为薪柴,欲燃出超越界限的火焰。勇气可嘉,可惜……仍是井底之望天。”
他的目光扫过星图,布局清晰无比:
1. 纵容与催化司命(讧歼):
司命“讧歼”及其背后的始庭,不过是他用以搅动诸天、加速“六道合一”进程的工具。他甚至暗中默许,乃至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强化了司命对部分极道帝兵的感应与收集能力。乌金玄、鳞水生、无相仙的相继出手,背后未必没有他推波助澜的痕迹。他要的,就是让司命以为胜券在握,倾尽全力去完成那最终的献祭仪式,为他省却亲自搜刮“祭品”的麻烦。
2. 观察与引导“变数”(时云起\/沈在明):
文抱一的布局,他早已洞悉。时云起在九幽化魔,成就“紫魂星君”;其理智分神引导第三世“沈在明”于武神界成长……这一切,都在他的注视之下。他非但没有阻止,反而在某些关键节点,提供了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便利”。
比如,时云起能轻易得到《噬魂戮仙诀》,真是冥王秘库恰好有吗?
比如,沈在明总能“恰好”遇到机缘,“戒指老爷爷”的指导总能切中要害,背后难道没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微妙地拨动命运的丝线?
他在养蛊。他要看看,这汇聚了三世底蕴、行走于光暗两极的“变数”,最终能成长到何等地步。是能给他带来更大的乐趣,还是……能成为一份更加美味的“主菜”?
3. 落子王莽,埋下暗棋:
王莽的“系统”,本就是他力量微不足道的一缕投影。其复活、其追寻时云起,皆在他的计算之内。王莽,既是他观察时云起动向的另一个窗口,也是一枚可以在关键时刻,用于刺激、考验、甚至制衡时云起(无论是紫魂星君还是沈在明)的棋子。当王莽带着归墟魔瞳找到时云起的踪迹时,会发生什么?兄弟相残?还是同流合污?无论哪种,都极具观赏价值。
4. 平衡天仙,维持“游戏”进行:
天仙的介入,在他意料之中。这位秩序的化身,是维持这场“戏剧”不至于过早落幕的关键。他需要天仙暂时顶住司命的压力,维系六大世界不至于瞬间崩解,这样才能让时云起、沈在明、王莽这些“演员”有足够的舞台去表演、去成长。他就像是在调节火候,既不让司命过快地吞噬一切,也不让天仙真正稳住局面,他要的,是一种动态的、充满变数的平衡,直至最终的盛宴开启。
5. 最终的盛宴与收割:
所有的布局,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终点——以完整的、挣扎到极限的六大世界为祭品,迎接他本体的彻底降临。
届时,司命收集的极道帝兵将是点燃祭坛最好的火种。
天仙的秩序之力将是中和混沌狂暴的最佳调味。
文抱一三世布局造就的“终极变数”(无论成功与否),将是盛宴中最具风味、蕴含无穷可能的“珍馐”。
而王莽这类携带他本源力量的“眷属”,则是餐后回归本源的甜点。
他的目光穿透虚空,仿佛看到了九幽之下癫狂吞噬的紫魂星君,看到了武神界中稳步成长的少年沈在明,看到了在荒野中追寻故友踪迹的王莽,也看到了仍在苦苦支撑的天仙与疯狂推进仪式的司命。
“舞台已经搭好,演员也已就位。”
“挣扎吧,奋斗吧,绽放你们最极致的光华吧。”
“唯有如此,当终焉的幕布落下时,尔等的谢幕……才会让本尊感到,这漫长的时光,未曾完全虚度。”
轩辕道轻轻敲击着桌面,那映照诸天的星图随之荡漾起细微的涟漪。
他布局天下,以宇宙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
所求的,并非权力,并非征服,仅仅是为了打发那近乎永恒的无聊,以及……享受一场由他亲自导演的、波澜壮阔的终焉戏剧。
而所有身处局中的生灵,无论英雄还是魔头,无论挣扎还是顺从,都不过是他眼中,一道或浓或淡、或苦或甜的……风景罢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窥命观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