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江的振奋尚未完全平复,新的敌情便已迫近。杨木林子兵站是联军在西北方向的一个重要物资中转点,若被敌人拔除,不仅损失宝贵物资,更会切断一条关键补给线。
然而,林锋看着眼前这些虽然士气高昂,却难掩疲惫的队员们,心中清楚,连续的高强度作战和急行军已经消耗了大队极大的元气。重伤员需要更稳定的环境休养,牺牲战友带来的心理创伤需要时间平复,新补充的队员也需要消化吸收这几场硬仗的经验教训。
“大队长,下命令吧!咱们一鼓作气,去把杨木林子那边的敌人也给收拾了!”周大海摩拳擦掌,眼神里战意未消。
“对!不能让敌人喘过气来!”孙大勇也附和道。
林锋目光扫过众人,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渴望,也看到了他们眉宇间的倦色,以及一些新队员眼底深处尚未完全散去的惊悸。他缓缓摇头,语气沉稳而坚定:“命令要下,但不是立刻出击。”
在众人略显疑惑的目光中,他继续道:“赵团长。”
“在!”赵团长立刻应声。
“麻烦你立刻通过电台,将杨木林子方向的敌情,以及我部目前状况,详细汇报前指。建议由附近其他兄弟部队先行驰援或袭扰,迟滞敌军行动。我‘雪狼’大队需要短暂休整,补充体力、救治伤员、总结经验,最多三日,待恢复战斗力后,可作为机动力量,视情况投入战场或执行其他关键任务。”
赵团长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林锋的意图。这不是畏战,而是为将者的冷静与对部队负责。他重重点头:“好!我马上汇报!林大队长考虑得周全!”
林锋这才转向自己的队员,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同志们,我知道大家想打仗,想继续立功!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现在不是怂了,而是要把拳头收回来,攥得更紧,下次打出去才更有力!”
他指向那些堆放的缴获武器:“这些新家伙,需要熟悉!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总结!牺牲战友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需要牢牢记住!还有我们的伤员,需要时间恢复!这三天的休整,不是放假,是另一种形式的战斗准备!各中队、小队,立刻组织战斗总结,检修武器,交流经验,由老兵带头,帮带新兵!我们要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把‘雪狼’这把刀,磨得再快一些!”
队员们安静地听着,逐渐理解了林锋的深意。激愤的情绪慢慢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扎实的、内敛的力量。
命令迅速得到执行。基地里立刻忙碌起来,但氛围与之前急行军的紧绷不同,多了几分有序和沉淀。
山洞深处,燃起了几堆篝火,驱散着渗入骨髓的寒意。各小队围坐在一起,由参加过黑瞎子沟战斗的老兵主持,开始进行细致的战斗复盘。
“当时我那个位置,火力视野是好,但侧面有个死角,差点被摸上来…”
“爆破组布设诡雷的时候,引线可以再隐蔽一点…”
“狙击组和突击组的配合还要再默契,信号要更明确…”
新队员们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疑问,将老兵用鲜血换来的经验牢牢刻在心里。
老周带着卫生员,仔细地为伤员们检查伤口,换药。胡老疙瘩咬着牙,任由老周处理他肩头重新渗血的伤口,额头上满是冷汗,却一声不吭。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好起来。
李文斌不再沉溺于自责,他主动找到小陈,一起研究那台缴获的、更为精良的美制电台,熟悉其性能,讨论着如何在复杂环境下更好地进行通讯保障和情报侦听。
林锋也没有闲着。他逐一走到各个小队旁,倾听他们的讨论,偶尔插话,提出更刁钻的问题,或者点出他们未曾注意到的细节。他将自己在现代军事理论中学到的关于小分队战术、心理调控、战后恢复的知识,用这个时代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灌输给这些质朴而又勇敢的战士们。
夜晚,风雪再次加大,吹得伪装棚呜呜作响。但在山洞和棚屋内,疲惫的队员们裹着缴获的敌军毯子,枕着武器,大多沉沉睡去。这是多日来,他们第一次能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下入睡。鼾声此起彼伏,与洞外的风雪声交织。
林锋站在洞口,望着外面被狂风卷起的漫天雪沫,目光深邃。
他知道,这喘息是短暂的。敌军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杨木林子只是开始,杜聿明和他麾下的精锐,绝不会轻易放过让他们吃了大亏的“雪狼”。
但他并不畏惧。
他看着洞内那些在睡梦中依旧眉头微蹙,或下意识握紧枪身的战士们。他们需要这短暂的时间来舔舐伤口,消化成长。而他,需要利用这时间,思考下一步的方向,如何将这把已经见血的尖刀,用在更关键、更能改变战局的地方。
“大队长,去歇会儿吧,我盯着。”周大海走过来,低声道。他的眼中也布满了血丝,但精神依旧亢奋。
林锋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走向分配给自己的那个简陋角落。
他需要休息,哪怕只是合眼片刻。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当这短暂的喘息结束时,等待着“雪狼”的,将是更加严峻、更加残酷的考验。而他们,必须做好准备。
洞外,风雪正急。洞内,暂时的宁静下,力量正在悄然积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