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指的命令在傍晚时分抵达,简洁而明确:不惜代价,瘫痪敌军通往四平前线的主要后勤补给线,重点目标——四平至沈阳段公路。
林锋将大队骨干召集到铺着地图的弹药箱前,马灯的光晕在每个人脸上跳动。
“敌人的进攻靠什么?靠弹药,靠粮食,靠油料!”林锋的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那条蜿蜒的公路线上,“我们把这条路给他掐断了,前线的枪炮就得哑火,坦克就得趴窝!‘雪狼’的獠牙,这次要咬在敌人的大动脉上!”
他没有采取大队集中行动的方式,而是将“雪狼”化整为零,编成数个功能各异的战斗小组,像几把无形的匕首,分段、分时刺向那条繁忙的运输线。
破袭组: 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和精通爆破的队员混编,李根壮(若确认生还归队)或指定的爆破骨干带队。他们的行囊里塞满了缴获的tNt炸药、手榴弹改造成的诡雷,以及土法制造的钉板和三角铁。他们的任务是在公路的关键路段,特别是桥梁、涵洞、隘口两侧,大量布设地雷和各式诡雷。挖坑、埋设、伪装,动作麻利而隐蔽。他们不仅制造死亡陷阱,更制造无处不在的心理恐惧,让每一支运输队都走得提心吊胆。
狙击组: 赵小川成为了绝对主力。他带着几名最有天赋的狙击手,携带着加装了自制伪装布的九七式狙击枪,潜行至公路沿线理想的制高点。他们的目标不是普通士兵,而是车队的指挥官、驾驶室里的司机、以及试图排雷的工兵。一声声经过消音器(简陋但有效)处理的精准枪响,往往就意味着一次运输行动的停滞和混乱的开始。轮胎被打爆,引擎盖被击穿,更重要的是指挥节点的丧失,让本就因路况而焦虑的敌军车队更加寸步难行。
突击组: 周大海亲自带领。他们轻装简行,携带冲锋枪、轻机枪和足够的手榴弹,像幽灵一样在公路沿线游弋。一旦发现防护相对薄弱、或因狙击和地雷陷入混乱的小型运输队,他们便会像猎豹般迅猛扑出。短促、猛烈的火力突击,投掷手榴弹制造爆炸和混乱,迅速焚毁车上的物资,然后绝不恋战,在敌军大部队反应过来前,便迅速消失在道路两侧的山林雪原之中。
这种多点开花、虚实结合的战术,效果立竿见影。
一条原本还算畅通的补给线,瞬间变得千疮百孔。运输车队出发时间被迫一再推迟,行进速度慢如蜗牛。司机们不敢开快,生怕压上致命的地雷;护卫部队风声鹤唳,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精准的冷枪或突如其来的袭击。
一辆满载弹药的卡车被李根壮小组预设的绊发雷炸断了车轴,横在路中间,堵塞交通数小时。赵小川在八百米外一枪击毙了试图指挥车辆绕行的国军上尉,导致整个车队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周大海则抓住机会,带着突击组一个猛冲,用手榴弹和燃烧瓶点燃了三辆油料车,冲天的火光在黑夜里格外刺目。
“报告大队长!三号路段成功爆破,毁敌卡车两辆,疑似装载粮食!”
“报告!狙击组在鹰嘴崖击毙敌工兵班长一名,延缓其排雷进度!”
“报告!突击组袭击了敌一支骡马队,缴获部分罐头,已就地分发部分给遇到的难民,余下带回!”
一条条战果通过通讯员小陈的电波或交通员的口信,汇集到林锋这里。
林锋站在临时指挥部的山岗上,望着远方公路上偶尔升起的黑烟和隐约传来的爆炸声,脸上没有任何得意。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这种袭扰虽然有效,但还不足以彻底掐断敌人的补给。敌人必然会派出更多的护卫部队,甚至调动像“捷豹”那样的特战力量来清剿他们。
“告诉各小组,提高警惕,一击即走,绝不允许贪功恋战!”林锋对传令兵沉声道,“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疼,让他们怕,让他们把更多的兵力从正面战场吸引到这条路上来!为主力减轻压力!”
“是!”
“雪狼”的队员们,如同真正的雪原狼群,在冰冷的钢铁运输线旁徘徊,耐心等待着下一次出击的机会。他们用智慧和勇气,在这条“致命交通线”上,书写着属于特种作战的残酷篇章。每一颗埋下的地雷,每一次精准的狙杀,每一次迅猛的突击,都在一点点地消耗着敌人的战争潜力,为四平城内浴血奋战的兄弟部队,争取着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