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透过糊着桑皮纸的窗户,在铺着军用地图的土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锋正与周大海、“夜莺”等人研究刚刚收到的敌情通报,外面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急促马蹄声,紧接着是警卫员略带紧张的报告:
“团长!总部通讯员到,说有重要命令!”
林锋眉头微动,放下手中的铅笔。周大海和“夜莺”也停下讨论,目光投向门口。
一名风尘仆仆的通讯员大步走进,皮帽和肩头还沾着未化的雪粒。他利落地敬了个礼,从贴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密封的文件,双手递上:“林团长,总部急件!”
林锋接过文件,入手是硬质纸张特有的挺括感,封口处盖着联军总部的鲜红印章。他示意通讯员先休息,然后才小心地拆开。
文件的内容比他预想的更为厚重。不仅仅是几页命令,还附有一份由总部首长联名签署的嘉奖令,以及一份关于“雪狼”团编制与人事调整的正式批复。
嘉奖令上,以遒劲有力的字迹,高度赞扬了“雪狼”团自组建以来,尤其是在“一下江南”战役中的卓越贡献。称其“战术新颖,作风顽强,战果显着,充分体现了新型作战力量的巨大潜力,为全军树立了典范”。措辞之隆重,评价之高,在东北联军内部实属罕见。
更关键的是那份编制调整批复。总部正式批准,“雪狼”团由原纵队直属团,升格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特种作战团(对外仍可沿用“雪狼”代号),编制进一步充实,人员、装备补充享有优先权。这意味着,“雪狼”从一支战术级别的尖刀,正式跃升为可以在战役层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战略力量。
文件的最后,是关于林锋个人的任命:正式任命林锋同志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特种作战团上校团长。并明确指出,该团未来将承担“更为复杂和关键的战略侦察、敌后破袭、引导攻坚及特种作战人才培养等任务”。
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纸张被轻轻放下的声音。
周大海憋不住了,咧开大嘴,想笑又觉得场合不对,只能用力搓着手:“好!好啊!总部首长们……这是把咱‘雪狼’当成亲儿子了!”
“夜莺”的眼中也闪过一抹亮色,但她更关注的是责任:“编制升格,意味着任务会更重,对手也会更盯着我们。”
林锋没有说话,他将文件和嘉奖令仔细地重新叠好,手指在那枚鲜红的印章上轻轻抚过。这份认可,沉甸甸的。它不仅仅是对过去战绩的肯定,更是对“雪狼”未来发展的期许和定位。它来自那些运筹帷幄、决定着整个东北战局走向的“将星”们。
他想起穿越之初的迷茫,想起在湘西战壕里的挣扎,想起牺牲的李石头、猴子、孙大炮……那些熟悉的面孔仿佛在眼前一一闪过。这份荣誉,是属于所有“雪狼”的,更是用那些永远倒下的战友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
“通知各营连主官,半小时后团部开会。”林锋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平静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另外,把总部的嘉奖令,传达给每一个战士。”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整个驻地。当嘉奖令和编制升格的消息在各级会议上宣读时,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还是刚刚补充进来的新兵,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自豪。这不是简单的升官发财,这是对他们流血牺牲的价值、对他们选择的道路最权威的肯定!
训练场上的口号声更加响亮,战士们擦拭武器、保养装备的动作更加一丝不苟。一种无形的、更加凝聚的力量在团队中升腾。
几天后,一个规模不大的、但规格极高的授旗仪式在团部驻地举行。代表联军总部前来的一位首长(可能是参谋长级别的高级将领),在凛冽的寒风中,将一面崭新的、绣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特种作战团”字样和猛狼徽记的军旗,庄重地授予林锋。
首长用力握着林锋的手,目光锐利而充满期望:“林锋同志,总部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这柄尖刀,在未来更大的战役中,插得更深,打得更准!”
“请首长放心!‘雪狼’全体指战员,绝不辜负总部信任!”林锋挺直胸膛,声音洪亮,回响在空旷的场地上空。
仪式结束后,林锋没有沉浸在荣誉中。他立刻召集核心骨干,铺开了最新的敌我态势图。
“总部的情报显示,敌人在南满、西满正在重新调整部署,企图巩固防线。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林锋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编制升格了,我们的眼光也要放得更远。下一步,我们要研究的,不再仅仅是连排级的破袭,而是如何配合主力兵团,进行师、军一级的大规模战役穿插,如何瘫痪敌人的指挥枢纽和后勤命脉,如何在未来的城市攻坚中,为大军打开突破口……”
他将总部下发的几份关于敌军最新动向和联军下一步战略构想的情报文件推到众人面前。
“将星的认可,是把双刃剑。”林锋环视众人,眼神锐利如刀,“它给了我们更大的舞台,也意味着我们要承担更重的担子,面对更凶险的局面。从今天起,‘雪狼’这把刀,要磨得更快,要能斩开更坚硬的骨头!”
周大海、“夜莺”、水生等人神情肃然,他们从林锋的话语中,感受到了那份与荣誉同时降临的巨大压力,以及……前所未有的机遇。
将星的认可,如同给这匹已然成型的“头狼”插上了翅膀,也为他指明了更广阔的征途。东北的战局,必将因这支得到最高层面认可和支持的特种利刃,而掀起新的波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