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灵江流域,褪去了盛夏的燥热,多了几分清爽。暖棚里的蔬菜迎来了丰收季,一筐筐翠绿的黄瓜、红彤彤的番茄被村民们搬回仓库;草药地里的甘草、金银花也到了采收的时候,晒药架上铺满了金灿灿的干草,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香甜。
这天,陆承宇召集互助社的各村村长和核心成员,在集市的大暖棚里开会。“咱们互助社从抱团越冬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陆承宇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语气里满是感慨,“现在咱们有了学堂、医馆,有了自己的草药地、盐井和暖棚,越来越多的人把这里当成了家。我在想,咱们这个聚居点,是不是该有个正式的名字了?”
话音刚落,暖棚里就热闹了起来。李二狗第一个举手:“对啊!以前咱们都叫灵江流域,太笼统了,有个正式的名字,以后出去说起来也有面子!”陈老三也点头附和:“没错!就像府城有名字一样,咱们这么大的聚居点,必须有个响当当的名字!”
周先生推了推眼镜,笑着说:“取名字是大事,得有寓意,还要让大家都满意。咱们可以先各自想想,然后把想法说出来,一起商量着定。”
林晚秋也补充道:“名字不仅要好听,还要能体现咱们互助社的精神,让大家一听到名字,就想起咱们团结互助、一起过日子的初心。”
大家纷纷赞同,接下来的几天,取名字成了灵江流域最热闹的话题。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在讨论,有的去问学堂里识字的先生,有的翻找家里珍藏的旧书,还有的甚至跑到灵江边,望着江水寻找灵感。
几天后,第二次讨论会如期召开。村民们都带着自己的想法,早早地来到了暖棚里,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分享自己取的名字。
李二狗第一个站起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我想了个名字,叫‘互助村’!你看,咱们是互助社,叫互助村,一听就知道咱们的精神,简单又好记!”
不少村民都点头表示赞同,觉得这个名字直白又贴切。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互助村’虽然体现了咱们的精神,但感觉有点普通,不够有特色,咱们灵江流域这么美,名字是不是可以更有诗意一点?”
说话的是青山村的村长,自从上次灵江流域帮他们解决了肠胃不适的问题后,青山村就正式加入了互助社,村长也成了互助社的核心成员之一。
陈老三接着站起来,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他取的名字:“我想的名字是‘丰饶庄’!你看咱们现在,粮食丰收、蔬菜充足、草药也够用来,日子过得这么红火,丰饶庄这个名字,正好能体现咱们的好日子!”
“丰饶庄”这个名字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尤其是负责种地和养殖的村民,觉得这个名字特别符合他们的心声。但周先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丰饶庄确实很好,体现了咱们的丰收,但咱们互助社不仅仅是为了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是大家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精神,这个名字好像少了点这方面的寓意。”
大家觉得周先生说得有道理,纷纷点头。接下来,又有村民陆续提出了“灵江村”“同心寨”“安居园”等名字,每个名字都有自己的寓意,有的体现了地理位置,有的体现了村民的心愿,但要么不够全面,要么不够有特色,始终没能达成一致。
讨论会陷入了僵局,大家都皱着眉,冥思苦想。就在这时,王阿婆抱着已经半岁大的王互助走了进来,小家伙穿着林晚秋做的小衣服,脖子上戴着江南盐商送的小银锁,睁着黑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
“阿婆,你怎么来了?是不是互助饿了?”林晚秋赶紧走过去,接过王互助,温柔地逗着他。
王阿婆笑着说:“我听说大家在给聚居点取名字,也想来听听。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想为咱们这个家出点力。”她顿了顿,看着灵江的方向,缓缓地说:“咱们能有今天的日子,多亏了灵江的水,滋养了咱们的土地,也滋养了咱们的人。而且咱们大家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一样,心连着心。我想,是不是可以从‘灵江’和‘互助’这两个词里,选几个字组合一下?”
王阿婆的话,像是给大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陆承宇眼前一亮:“阿婆说得对!灵江是咱们的根,互助是咱们的魂,把这两个词结合起来,肯定能取出好名字!”
大家纷纷开始思考,有的在纸上写着“灵助”“江互”,有的在嘴里念叨着“江助”“灵互”,可总觉得不够顺口,也不够有寓意。
就在这时,周先生突然说:“咱们不如用‘灵’和‘睦’这两个字?‘灵’取自灵江,代表着咱们的家园;‘睦’有和睦、团结的意思,正好体现咱们互助社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精神。‘灵睦庄’,怎么样?”
“灵睦庄?”大家嘴里念叨着这三个字,眼神里渐渐有了光彩。李二狗拍着手说:“这个名字好!‘灵’字有灵气,‘睦’字体现团结,读起来也顺口,听着就有好日子的感觉!”
陈老三也点头:“是啊!灵睦庄,既念着灵江的好,又记着咱们互助的情,太合适了!”
林晚秋抱着王互助,笑着说:“互助,你听,咱们的家叫灵睦庄,好不好?”小家伙像是听懂了一样,伸出小手抓住林晚秋的手指,咯咯地笑了起来,惹得大家都笑了。
可就在大家快要达成一致的时候,学堂里的一位老先生却提出了不同的想法:“‘灵睦庄’确实很好,但‘庄’字一般指村庄,咱们现在的聚居点,有学堂、医馆、集市,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了,用‘镇’字是不是更合适?‘灵睦镇’,听起来更有规模,也更能体现咱们聚居点的发展。”
老先生的话,让大家又陷入了思考。陆承宇看着大家,笑着说:“咱们不妨投票决定,喜欢‘灵睦庄’的举手,喜欢‘灵睦镇’的举手。”
结果,喜欢“灵睦镇”的人占了大多数。不少村民说:“咱们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加入咱们,用‘镇’字,也代表着咱们对未来的期待!”
就这样,经过大家的共同商量和投票,灵江流域的聚居点,正式定名为“灵睦镇”。
名字定下来后,大家都格外兴奋,开始商量着要办一场“定名宴”,庆祝灵睦镇的诞生。李二狗主动承担了杀牛宰羊的任务,陈老三带着人去暖棚里采摘最新鲜的蔬菜,林晚秋则带着妇人们,忙着准备宴席上的点心和酒水,周先生和学堂的先生们,则忙着写“灵睦镇”的牌匾,整个灵江流域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定名宴那天,灵睦镇的集市上摆满了桌子,村民们扶老携幼,欢聚一堂。暖棚里的蔬菜、刚杀的牛羊肉、自己酿的米酒、晒干的草药茶,满满地摆了一桌子,香味飘满了整个集市。
陆承宇站在高台上,手里举着酒杯,对大家说:“今天,咱们灵江流域正式定名为灵睦镇!‘灵’是灵江的灵,是咱们的根;‘睦’是和睦的睦,是咱们的魂。希望大家记住这个名字,记住咱们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初心,一起把灵睦镇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越来越热闹!”
“好!”村民们纷纷举起酒杯,大声欢呼着,欢呼声和笑声回荡在灵睦镇的上空,久久不散。
周先生和老先生一起,把写有“灵睦镇”三个大字的牌匾,挂在了集市最显眼的地方。红色的牌匾,金色的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在见证着灵睦镇的诞生,也像是在预示着灵睦镇美好的未来。
王阿婆抱着王互助,站在牌匾下,轻声说:“互助,你要记住这个名字,记住这里的人,以后长大了,要好好守护这个家,守护灵睦镇的每一个人。”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看着牌匾,伸出小手,像是想要抓住那闪闪发光的大字。
江南盐商听说灵睦镇定名的消息后,特意从江南赶来,带来了不少礼物,还笑着说:“灵睦镇,这个名字好!以后我跟别人说,我是灵睦镇的合作伙伴,肯定特别有面子!以后咱们的生意,也要跟着灵睦镇一起,越做越大!”
定名宴过后,灵睦镇的名字,渐渐传遍了周边的州县。不少生活困难的村民,听说了灵睦镇的故事,知道这里的人团结互助、日子红火,纷纷前来投奔。陆承宇和村民们,热情地接纳了他们,给他们分配土地、房屋,教他们种地、种草药,让他们很快就融入了灵睦镇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灵睦镇的规模越来越大,学堂里的孩子越来越多,医馆里的病人也越来越多,集市上的摊位从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了几十个,热闹非凡。
这天,陆承宇、林晚秋、周先生、李二狗、陈老三等人,站在灵江边上,望着眼前繁荣的灵睦镇,心里满是感慨。
“还记得咱们刚抱团越冬的时候吗?那时候谁能想到,咱们能有今天的灵睦镇?”李二狗笑着说,眼里满是自豪。
陈老三点点头:“是啊!以前咱们都是各过各的,遇到困难只能自己扛,现在好了,咱们有了灵睦镇,有了彼此,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一起扛过去!”
林晚秋看着陆承宇,笑着说:“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带领。要是没有你,咱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灵睦镇。”
陆承宇摇摇头,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灵睦镇,是咱们所有人的家,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努力,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好,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吃饱穿暖,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周先生看着远处学堂里传来的读书声,笑着说:“是啊!现在学堂里的孩子,都在学‘灵睦’两个字的写法和含义,等他们长大了,就是灵睦镇的希望,他们会把灵睦镇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灵江的水面上,也洒在灵睦镇的每一个角落。学堂里的读书声、医馆里的问诊声、集市上的叫卖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最动听的乐曲,诉说着灵睦镇的故事,也预示着灵睦镇更加美好的未来。
陆承宇知道,灵睦镇的定名,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灵睦镇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也会迎来更多的机遇,但只要大家始终记得“灵睦”两个字的含义,始终保持着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初心,灵睦镇的日子,就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温暖,成为这片土地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灵睦镇的牌匾挂起后,集市成了整个聚居点最热闹的地方。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就有村民扛着自家种的蔬菜、采的草药、晒的干货来摆摊,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烟火气。而那块红底金字的“灵睦镇”牌匾,就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矗立在集市入口,见证着这里的每一份热闹与烟火。
这天,府城的信使突然来到灵睦镇,带来了知府大人的书信。陆承宇拆开书信,只见上面写着:“听闻灵江流域聚居点定名‘灵睦镇’,民风淳朴,百姓和睦,且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实乃周边州县之典范。特准你们正式立镇,纳入府城管辖,日后可凭镇名与周边城镇通商往来,享受与其他城镇同等之待遇。”
消息传开,灵睦镇的村民们都沸腾了。李二狗激动地抱着牌匾,大声喊道:“咱们灵睦镇被府城认可了!以后咱们就是正式的镇子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没名没分的聚居点了!”陈老三也兴奋地说:“太好了!以后咱们的盐、蔬菜、草药,就能名正言顺地卖到府城和其他城镇去,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周先生拿着知府的书信,笑着说:“这不仅是对咱们灵睦镇的认可,更是对咱们互助精神的肯定。以后,咱们要更加努力,把灵睦镇建设得更好,不辜负知府大人的期望。”
为了庆祝灵睦镇正式立镇,村民们又商量着办一场“立镇宴”,规模比之前的定名宴还要大。这次,不仅灵睦镇的村民们积极参与,周边几个受过灵睦镇帮助的村子,也主动带着礼物赶来祝贺,连江南盐商也特意从江南运来了几船好酒和好菜,为立镇宴添彩。
立镇宴那天,灵睦镇的集市被装点得格外热闹。红色的灯笼挂在集市的各个角落,五彩的布条随风飘扬,“灵睦镇”的牌匾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村民们扶老携幼,欢聚一堂,周边村子的人也围在集市外围,分享着这份喜悦。
陆承宇站在高台上,手里举着知府大人的书信,对大家说:“今天,咱们灵睦镇正式被府城认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镇子!这不仅是咱们的荣誉,更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要继续秉持‘灵睦’的精神,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把灵睦镇建设成人人向往的好地方!”
“好!”村民们和周边村子的人一起欢呼起来,欢呼声震耳欲聋,回荡在灵江上空。
宴席开始后,大家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说着心里话。青山村的村长端着酒杯,走到陆承宇面前,感慨地说:“陆当家,真是多亏了你们灵睦镇,不然我们青山村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以后,我们青山村愿意跟着灵睦镇一起发展,一起把日子过好!”
其他村子的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和灵睦镇加强联系,互相帮助,共同发展。陆承宇笑着说:“大家都是邻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以后,咱们就以灵睦镇为中心,一起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交流经验,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立镇宴过后,灵睦镇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投奔的人也越来越多。陆承宇和村民们一起,在灵江边上开垦了更多的土地,盖起了更多的房屋,学堂和医馆也扩大了规模,甚至还建了一个专门的码头,方便和周边城镇通商往来。
王互助也渐渐长大,从一个只会咿呀学语的婴儿,长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经常穿着林晚秋做的小衣服,在集市上跑来跑去,和学堂里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偶尔还会跑到医馆里,跟着周先生认草药,像个小大人一样,认真地记着草药的名字和功效。
这天,王互助拿着自己画的“灵睦镇”三个字,跑到陆承宇面前,兴奋地说:“陆叔叔,你看,我会写咱们镇子的名字了!”陆承宇接过画纸,看着上面歪歪扭扭却充满认真的三个字,笑着说:“互助真厉害!以后,你要好好读书,好好学医,长大后成为灵睦镇的栋梁,守护好咱们的家!”
王互助重重地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陆叔叔,我一定会的!我要像周先生一样,给大家看病;像李叔叔一样,保护大家;像陈叔叔一样,种出最好的庄稼,让灵睦镇的日子越来越好!”
陆承宇看着王互助坚定的眼神,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灵睦镇的未来,就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只要这些孩子能记住“灵睦”的精神,能把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初心传承下去,灵睦镇就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温暖。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灵睦镇的每一个角落。学堂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医馆里传来周先生温和的问诊声,集市上传来村民们热闹的叫卖声,码头上传来船只靠岸的汽笛声,王互助和孩子们的欢笑声也夹杂其中,交织成一首充满希望的乐曲。
陆承宇、林晚秋、周先生、李二狗、陈老三等人站在灵江边上,望着眼前繁荣的灵睦镇,心里满是感慨。他们知道,灵睦镇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未来的日子里,灵睦镇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也会迎来更多的机遇,但只要大家始终记得“灵睦”两个字的含义,始终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灵睦镇就一定会成为这片土地上最耀眼的明珠,永远温暖,永远红火。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