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灵睦镇,连日的暴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灵江的水位日渐上涨,浑浊的江水裹挟着泥沙,在河道里奔腾翻滚。这天清晨,陆承宇站在连心桥上,望着湍急的江水,眉头紧锁——根据老秦和村里老人的经验,这样的暴雨再持续几天,灵江很可能会引发山洪,淹没沿岸的梯田和房屋,威胁到整个灵睦镇的安全。
“陆当家,你看这水势,再这么涨下去,咱们的梯田和新居民区就危险了!”李二狗撑着油纸伞,急匆匆地跑过来,裤脚早已被雨水打湿,“刚才我去东边的梯田查看,田埂已经被江水浸软,有几处都开始渗水了!”
陆承宇点点头,语气凝重:“必须尽快建一道堤坝,挡住洪水,不然灵睦镇就危险了!”他当即决定,召集核心成员和各村村长,在集市的大暖棚里紧急开会。
暖棚里,众人看着外面瓢泼的大雨,脸上满是焦虑。老秦拿着灵江的河道图,指着上面的标记说:“灵江这段河道狭窄,水流湍急,一旦山洪爆发,洪水很可能会冲垮河岸,淹没东边的梯田和新居民区。咱们必须在河道狭窄处建一道堤坝,减缓水流速度,挡住洪水。”
陈老三皱着眉说:“建堤坝需要大量的石头、木材和沙袋,现在暴雨不断,山路湿滑,搬运材料太困难了,而且咱们的人手也不够,光是守护梯田和房屋就已经用了不少人。”
周先生也担忧地说:“要是建堤坝的过程中遇到山洪,不仅堤坝建不成,还会有村民受伤,咱们得想个既安全又快速的办法。”
林晚秋轻声说:“我记得以前在书上看到过,建临时堤坝可以用沙袋和木材,先在河道两侧打桩,再用沙袋填充,虽然不如石头堤坝坚固,但能快速挡住洪水,等暴雨过后再加固。咱们可以先建临时堤坝,缓解水势,再慢慢建永久性堤坝。”
陆承宇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可行!咱们分两步走:第一步,组织青壮年村民,用沙袋和木材建临时堤坝,挡住洪水;第二步,等暴雨过后,用石头和水泥建永久性堤坝,彻底解决山洪隐患。”
他当即分配任务:李二狗负责组织青壮年村民,收集沙袋、木材和工具,前往灵江狭窄处搭建临时堤坝;陈老三负责带领村民加固梯田和田埂,转移新居民区的老人和孩子到安全的高地;老秦负责规划堤坝的位置和结构,确保临时堤坝能有效阻挡洪水;周先生负责在堤坝建设点和居民区设立临时医疗点,准备好止血、消炎的草药,应对可能出现的伤员;林晚秋则组织妇人们,在暖棚里熬制姜汤和热粥,给建堤坝和转移物资的村民们补充体力。
任务分配完毕,大家立刻冒雨行动起来。李二狗带着几百名青壮年村民,扛着沙袋、扛着木材,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灵江狭窄处走去。雨水模糊了视线,脚下的泥土湿滑难行,不少村民摔了跤,却顾不上疼痛,爬起来继续赶路。“大家加把劲!早点建好堤坝,咱们的家就安全了!”李二狗大声呼喊着,给大家鼓劲。
老秦则冒着大雨,在河道边测量、标记,确定堤坝的位置和高度。“堤坝要建在河道狭窄处,长度大概五十米,高度两米,这样才能挡住洪水,减缓水流速度!”老秦一边用石灰在地上画标记,一边对村民们说,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却浑然不觉。
陈老三带着另一队村民,在东边的梯田里忙碌着。他们用沙袋加固被雨水浸软的田埂,用木板挡住渗水的地方,还把梯田里的秧苗移栽到高处的田地里,尽量减少损失。“大家小心点,别滑倒了!田埂湿滑,一定要踩稳!”陈老三一边指挥,一边帮村民们搬运沙袋。
周先生则带着医馆的学徒,在堤坝建设点旁边搭建了临时医疗点。他们撑着大雨棚,把草药和医疗器械整齐地摆放在木板上,随时准备救治受伤的村民。“要是有人受伤,立刻送到这里来,咱们会第一时间处理!”周先生对路过的村民喊道。
林晚秋组织妇人们,在暖棚里架起大锅,熬制姜汤和热粥。雨水顺着暖棚的缝隙滴下来,她们却顾不上擦拭,不停地往大锅里添柴、搅拌。“大家多熬点,建堤坝的村民们肯定又冷又饿,喝碗热姜汤能暖暖身子!”林晚秋一边说,一边把熬好的姜汤装进木桶,让孩子们送到堤坝建设点。
建临时堤坝的过程异常艰难。暴雨不断,河水湍急,村民们站在齐腰深的泥水里,一边打桩,一边填充沙袋。有的村民手被木桩磨破,鲜血直流,却只是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干活;有的村民体力不支,晕倒在泥水里,被同伴们抬到医疗点,醒来后又立刻回到堤坝上。
“大家再加把劲!堤坝快建好了!”李二狗站在堤坝上,大声呼喊着。突然,一股湍急的水流冲过来,堤坝上的几个沙袋被冲走,一个村民差点被水流卷走。李二狗眼疾手快,赶紧伸手抓住村民的胳膊,把他拉到安全的地方。“快!用木材挡住水流,再多加几个沙袋!”李二狗大声指挥,村民们赶紧行动起来,用木材加固堤坝,填充沙袋。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临时堤坝终于建成了。浑浊的江水被堤坝挡住,水流速度渐渐减缓,虽然还有少量江水从堤坝缝隙渗出,却再也不会威胁到沿岸的梯田和房屋。村民们站在堤坝上,看着渐渐平稳的江水,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大家还没来得及休息,老秦就发现了新的问题:“临时堤坝虽然挡住了洪水,但地基不稳,而且用的沙袋和木材容易被江水浸泡腐烂,要是再遇到暴雨,还是有被冲垮的风险,咱们必须尽快建永久性堤坝。”
陆承宇点点头,决定在临时堤坝的基础上,建一道永久性的石头堤坝。他派人去后山开采石头,去灵江岸边砍伐坚固的木材,还让陈老三准备水泥——这是周先生根据古籍记载,用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调配而成的,比普通的泥浆更坚固,适合建永久性堤坝。
接下来的几天,虽然暴雨停了,但灵江的水位依旧很高。村民们分成两队,一队继续加固临时堤坝,防止洪水再次上涨;另一队则忙着开采石头、搬运木材、调配水泥,建设永久性堤坝。
李二狗带着村民们,在临时堤坝的外侧打桩,用铁丝把木桩固定好,再把开采来的石头整齐地垒在木桩内侧,用水泥填充缝隙。“大家把石头垒整齐,水泥要填实,不能有缝隙,不然江水会渗进来,把堤坝冲垮!”李二狗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村民。
老秦则在堤坝的内侧,指导村民们挖掘排水渠:“咱们要在堤坝内侧挖一条排水渠,把渗进堤坝的江水排出去,防止堤坝内部积水,影响堤坝的坚固性。”
陈老三负责调配水泥,他带着几个村民,按照周先生的配方,仔细地搅拌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再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粘稠的水泥。“水泥的比例很重要,比例不对,堤坝就不坚固,大家一定要仔细,不能出错!”陈老三一边搅拌,一边对村民们说。
林晚秋和妇人们则继续在暖棚里熬制姜汤和热粥,还准备了包子和馒头,送到堤坝建设点。“大家辛苦了,快吃点东西,补充体力!”林晚秋把热粥递到村民手里,看着他们满是泥污的双手和疲惫的脸庞,眼里满是心疼。
周先生的临时医疗点依旧忙碌,每天都有村民因为搬运石头或搭建堤坝受伤。有个村民在搬运石头时不小心砸到了腿,周先生赶紧给他敷上止血的草药,用木板固定好,叮嘱他好好休息。“建堤坝虽然重要,但大家也要注意安全,要是受伤了,不仅帮不上忙,还会给大家添麻烦。”周先生对村民们说。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永久性堤坝终于建成了。这道堤坝高达三米,长五十米,用坚固的石头和水泥砌成,外侧的木桩牢牢地固定着堤坝,内侧的排水渠蜿蜒曲折,能有效排出渗水。站在堤坝上,看着平稳的灵江江水,村民们脸上满是自豪。
可就在大家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一场更大的暴雨突然降临,灵江的水位再次上涨,湍急的江水猛烈地冲击着堤坝,堤坝外侧的几个石头被江水冲松动,有几处甚至开始渗水。“不好!堤坝要被冲垮了!”李二狗大声呼喊,带领村民们赶紧用沙袋加固堤坝。
陆承宇也赶到堤坝上,和村民们一起搬运沙袋。雨水打在脸上生疼,江水溅起的水花湿透了衣衫,可大家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再加把劲!一定要守住堤坝,守住咱们的家!”陆承宇大声喊道,手里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减慢。
老秦则在堤坝内侧,指挥村民们疏通排水渠,把渗进堤坝的江水排出去:“排水渠一定要畅通,不能让江水在堤坝内部积聚,不然堤坝会被泡软,更容易垮塌!”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暴雨渐渐停了,灵江的水位也慢慢下降,堤坝终于守住了。村民们瘫坐在堤坝上,浑身湿透,脸上满是疲惫,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好了!咱们守住堤坝了!灵睦镇安全了!”李二狗激动地喊道,眼里满是泪水。
陆承宇看着眼前的堤坝,心里满是感慨:“这道堤坝,是咱们大家用汗水和心血建成的,它不仅挡住了洪水,更凝聚了咱们灵睦镇的团结和勇气。以后,就算再遇到山洪,咱们也不用怕了!”
暴雨过后,灵睦镇组织村民们清理洪水带来的淤泥和杂物,修复受损的梯田和田埂,重建被洪水浸泡的房屋。周先生带着医馆的学徒,在村里巡查,给村民们发放预防瘟疫的草药,确保没有疫病传播。
林晚秋则组织妇人们,给受灾的村民送去衣物和食物,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大家别担心,咱们一起努力,肯定能尽快恢复家园,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林晚秋安慰着受灾的村民。
几天后,灵睦镇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梯田里,村民们忙着补种秧苗;新居民区里,受损的房屋被一一修复;集市上,叫卖声渐渐响起,充满了烟火气。
这天,陆承宇、林晚秋、周先生、李二狗、陈老三和老秦等人,站在新建的堤坝上,望着平稳的灵江江水和沿岸生机勃勃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老秦笑着说:“这道堤坝不仅能挡住洪水,还能在旱季的时候蓄水,灌溉咱们的梯田,真是一举两得!”
陈老三也点头:“以后咱们可以在堤坝旁边建一个水闸,控制水流,既能防洪,又能灌溉,让这道堤坝发挥更大的作用。”
陆承宇点点头,眼里满是希望:“好!咱们就建一个水闸,让这道堤坝成为灵睦镇的‘守护神’,守护着咱们的家园,守护着咱们的好日子!”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堤坝上,给堤坝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泽。灵江的江水缓缓流淌,倒映着堤坝的影子,平静而祥和。陆承宇知道,这道堤坝不仅是抵御洪水的屏障,更是灵睦镇团结互助精神的见证。未来,无论灵睦镇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就一定能克服一切挑战,让灵睦镇的日子永远红火、永远温暖。
堤坝守住后,灵睦镇的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东边的梯田里,村民们踩着湿润的泥土,将补种的秧苗小心翼翼地插入田中,嫩绿的秧苗在阳光下舒展叶片,透着顽强的生机。陈老三带着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在田埂上巡查,时不时弯腰查看土壤的湿度,叮嘱村民们:“最近雨水多,秧苗不能泡在水里太久,要及时疏通田埂间的排水沟,不然会烂根。”
新居民区里,受损的土坯房被一一拆除重建。李二狗带着村民们,用新烧制的砖瓦和加固过的木材,搭建起更坚固的房屋。“这次的房子要建得高一些,地基也要打得深,以后再遇到洪水,就不怕被淹了!”李二狗一边给村民们示范如何砌墙,一边说道。有村民笑着回应:“有了堤坝和结实的房子,咱们以后再也不用怕洪水了!”
周先生的医馆里,每天都挤满了前来领取防疫草药的村民。他带着学徒,将艾草、金银花等草药分成小捆,分发给大家:“洪水过后容易滋生细菌,大家回去后把草药煮水,既能喝又能洒在院子里消毒,预防疫病。”王互助也跟着忙前忙后,帮着整理草药、给村民们递药,像个小大人一样认真。
林晚秋则组织妇人们,在集市的大暖棚里举办了一场“互助集市”。大家把家里多余的衣物、粮食和手工制品拿出来,互相交换,帮助受灾的村民补充生活物资。暖棚里,妇人们一边挑选物品,一边聊着天,欢声笑语驱散了洪水带来的阴霾。“晚秋姑娘,多亏了咱们一起建堤坝、搞重建,咱们的日子才能这么快恢复过来!”一个妇人笑着说,手里还拿着刚换来的布料。
这天,陆承宇召集核心成员,在堤坝上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会议。大家坐在堤坝的石阶上,望着眼前平静的灵江和沿岸恢复生机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陆承宇率先开口:“这次抵御山洪,咱们大家团结一心,不仅守住了家园,还建成了永久性堤坝。但这只是开始,咱们还要继续完善堤坝的功能,让它更好地守护灵睦镇。”
老秦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铺在石阶上,指着上面的标记说:“我最近琢磨着,在堤坝旁边建一个水闸,水闸可以控制灵江的水流——雨季的时候关上水闸,挡住洪水;旱季的时候打开水闸,把堤坝后面蓄的水引到梯田里灌溉,这样一来,堤坝既能防洪,又能抗旱,一举两得。”
周先生点点头,补充道:“水闸旁边还可以建一个水位监测站,派专人每天记录水位变化,一旦发现水位异常,就能及时通知大家做好准备,提前应对洪水或干旱。”
林晚秋也轻声说:“咱们还可以在堤坝两侧种上柳树和芦苇。柳树的根系发达,能加固堤坝的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芦苇能净化水质,还能为水鸟提供栖息地,让灵江的生态越来越好。”
大家纷纷赞同,当即决定成立“堤坝维护队”,由老秦负责水闸和监测站的建设,李二狗负责堤坝两侧的植被种植,陈老三负责制定堤坝的日常维护制度,确保堤坝能长期发挥作用。
几天后,水闸的建设正式动工。老秦带着村民们,在堤坝的一侧挖掘地基,用坚固的石头和水泥建造水闸的闸门和控制室。闸门采用厚重的实木制成,表面包裹着铁皮,既能防水又能抗冲击。控制室里,还安装了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摇柄就能控制闸门的开合,方便又实用。
李二狗则带着村民们,在堤坝两侧种植柳树和芦苇。大家扛着树苗、提着水桶,在堤坝的斜坡上挖坑、种树、浇水。孩子们也跟着帮忙,有的扶着树苗,有的给树苗浇水,欢声笑语回荡在灵江岸边。“等这些柳树长大了,堤坝就会更坚固,灵江也会更漂亮!”一个孩子兴奋地说,眼里满是期待。
陈老三则制定了详细的《堤坝维护手册》,里面明确了每天的巡查时间、巡查内容和维护方法。他还挑选了十几个责任心强的村民,组成“巡查队”,每天分早晚两次在堤坝上巡查,查看堤坝是否有裂缝、渗水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堤坝就像咱们的守护神,咱们要好好守护它,它才能一直守护咱们!”陈老三在巡查队成立仪式上说道。
一个月后,水闸和水位监测站顺利建成。监测站里,一块木板上清晰地标注着灵江的水位刻度,旁边还放着一本记录册,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天的水位变化。老秦带着巡查队的村民,在监测站里演示如何查看水位、如何操作水闸:“水位超过这个刻度,就要关上水闸;低于这个刻度,就打开水闸放水灌溉,大家一定要记清楚。”
这天,灵睦镇的村民们齐聚堤坝,举行了一场“水闸启用仪式”。陆承宇亲手摇动水闸的摇柄,厚重的闸门缓缓升起,灵江的水顺着渠道,缓缓流向东边的梯田。村民们看着水流灌溉着秧苗,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太好了!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担心旱季缺水了!”一个老农激动地说,眼里满是泪水。
仪式结束后,大家在堤坝上举行了一场简单的聚餐。村民们带来了自家做的饭菜,有香喷喷的米饭、鲜嫩的鱼、爽口的蔬菜,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着灵睦镇的未来。李二狗捧着一碗酒,站起来说:“咱们灵睦镇能有今天,靠的是大家团结互助。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一起扛,让灵睦镇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好!”村民们纷纷举杯响应,欢呼声回荡在灵江上空。
王互助坐在周先生身边,手里拿着一块刚烤好的红薯,望着堤坝两侧的柳树和远处的梯田,轻声说:“周爷爷,咱们的灵睦镇真好,有堤坝、有水闸,还有这么多好人。”周先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是啊,只要大家一直团结互助,灵睦镇会越来越好。以后,你也要成为守护灵睦镇的一份子,好不好?”王互助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坚定。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堤坝上,水闸的影子倒映在灵江中,随着水波轻轻晃动。陆承宇站在堤坝上,望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希望。他知道,这道堤坝不仅是抵御洪水的屏障,更是灵睦镇团结互助精神的象征。未来,无论灵睦镇遇到多大的挑战,只要大家像守护堤坝一样,守护着这份团结与互助,灵睦镇就一定能在风雨中稳步前行,成为永远温暖、永远繁荣的家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