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暑热之症!”林芷沉声道,“墨竹,拿我的针囊来。”
墨竹立刻递上针囊。
林芷动作迅捷,取出几根银针,分别刺入王老伯的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手法稳准。
“冬梅,水。”
冬梅立刻打开小瓷瓶,林芷小心地将几滴药液滴入王老伯微微张开的口中。
林芷一边捻动银针,一边对旁边的街坊说:“去个人打盆凉水来,要井水!”
“我去!”胡大哥拔腿就往最近的井边跑。
银针刺激下,王老伯的眼皮颤动了几下,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的呻吟。
“醒了醒了!”围观的街坊松了口气。
林芷并未松懈,继续捻针,同时观察王老伯的呼吸和面色变化。
胡大哥很快端来一盆冰凉的井水。
林芷示意:“用干净布巾浸湿,敷在王老伯额头、颈后、腋下,帮他散热。”
冬梅立刻接过布巾,熟练地浸水拧干,按照林芷的指示敷在王老伯的关键散热部位。
墨竹在一旁紧张地看着,不时递上林芷需要的针。
约莫过了一盏茶功夫,王老伯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脸上的潮红褪去,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林芷这才缓缓起针,松了口气:“好了,暑热已散。扶他起来,慢慢喂些凉水。”
几个街坊小心翼翼地把王老伯扶到树荫下坐好。
冬梅端来一碗凉好的解暑茶,小口小口地喂他喝下。
王老伯缓过神,看着林芷和围在身边的芷兰堂姐妹,嘴唇哆嗦着:
“林……林大夫……多亏……多亏了您和姑娘们……不然我这把老骨头……”
林芷温声道:“王老伯,暑天炎热,切莫在日头下久待。回家好好歇着,这几日饮食清淡些。”
胡大哥心有余悸:“可不是!吓死人了!还好林大夫在这!”
林芷摇摇头:“只是凑巧。锦书,凉茶那边如何?”
锦书回道:“一直在供应,送出去不少了。”
林芷点头:“好。冬梅,你随我回去再配些解暑的‘清暑益气汤’药材,包好,让墨竹待会儿给王老伯送去。”
“哎!”冬梅应下。
回到草堂,林芷亲自配药:西洋参、麦冬、石斛、淡竹叶、甘草。
“暑热伤津耗气。”
林芷一边配一边对身边的冬梅解释,“王老伯年岁大,又闭窍昏迷,虽已救醒,但伤了津气。”
“此方能益气生津,清解余热。三碗水煎一碗,早晚分服。”
冬梅认真听着,默默记下配比。
墨竹好奇:“姑娘,您怎么知道今天会有人中暑?”
林芷将配好的药包好,递给墨竹:“日头太毒,空气又闷,无风。老人、体弱者最易受不住。”
“备些凉茶,也是尽人事。去吧,把药给王老伯送去,告诉他煎服方法。”
“好嘞!”墨竹拿着药包跑了出去。
傍晚,王老伯的儿子提着一筐新摘的莲蓬来了草堂,千恩万谢。
“林大夫!姑娘们!家父说好多了!能喝下点粥了!这点莲蓬,刚从塘里摘的,新鲜!一点心意!”
林芷没有推辞,温言收下:“王老伯安好便好。莲蓬心苦,清心火,是好东西。墨竹,拿去剥了,莲子分给大家尝尝鲜。”
墨竹欢天喜地地接过筐子。
锦书:“王大哥,令尊还需静养几日,莫再劳累。”
“哎!记住了!多谢锦书姑娘提醒!” 送走王家人,草堂里飘起了莲子的清香。
墨竹剥着莲子,冬梅清洗着熬凉茶的大锅,锦书合上了账本。
墨竹塞了颗新鲜莲子进嘴:“嗯!清甜!王老伯家塘里的莲子就是好吃!”
冬梅轻轻笑着,将最后一勺凉茶渣滓倒入后院药圃。
这天上午,芷兰堂里病人不多。
林芷正在整理药柜,拉开存放陈皮的抽屉时,动作顿住了。
“嗯?”她轻轻自语,眉头微蹙。
抽屉里只剩下薄薄一层陈皮碎片,品质也稍逊了些。
“锦书。”林芷唤道。
锦书拿着账本过来:“林妹妹?”
“陈皮快用完了。”林芷指着抽屉,“最近清暑益气汤和解郁茶用得不少,消耗得快。我记得上次进货是……”
锦书立刻翻看账本:“两个月前,从李记药铺进了三斤。按往常用量该够了,但今年暑热长,赠饮凉茶和处方用量都大增。”
“库存还能撑几天?”林芷问。
锦书估算了一下:“日常处方和凉茶用料……最多五天。”
“五天……”林芷沉吟,“得尽快补货。我记得镇上另一家周记药铺也常有陈皮,品质尚可。”
锦书点头:“周记是还有。但价格……比李记贵一成半。”
墨竹刚好走进来拿东西,听到对话,插嘴道:“啊?贵那么多?咱们凉茶可是免费的!”
锦书:“账上药材支出本就因凉茶增加了,陈皮再涨价……”
林芷果断道:“药不能断。锦书,你先去周记订两斤应急,按他们的价。回来我们再想办法。”
“好。”锦书放下账本,准备出门。
就在这时,冬梅端着一小簸箕刚晒好的紫苏叶进来,听见了后半截对话。
“陈皮……涨价了?”她小声问。
林芷点头:“李记的供货断了,周记的要贵不少。”
冬梅看着簸箕里散发着清香的紫苏叶,又看向后院晾晒架上的香菇干,犹豫了一下,说:“紫苏酱能否少用陈皮?”
林芷和墨竹都看向她。
墨竹不解:“冬梅姐,紫苏酱里没陈皮啊?”
冬梅解释道:“原来没有。但如果加点陈皮末,能提香解腻,还能助消化?”
林芷眼中闪过一丝兴趣:“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加入酱中,确实能增一味香气,调和香菇的厚味,冬梅,你试过?”
冬梅摇摇头:“没……只是想。”
林芷立刻道:“想法很好。锦书,稍等再去周记。冬梅,你现在就用现有陈皮,少量试做一小锅,看看效果。”
“嗯!”冬梅放下簸箕,立刻走向小厨房。
半个时辰后,小厨房飘出一种更醇厚、层次更丰富的酱香。
除了香菇的鲜、紫苏的清,还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陈皮的甘醇果香。
冬梅用小碟盛出一点新酱,递给林芷、锦书和墨竹。
林芷仔细品尝,点头:“嗯。陈皮末添得恰到好处,不夺主味,却增了回甘和香气,解了油腻感。风味更佳。”
锦书也尝了:“确实味道更好了。而且陈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加上紫苏的解表散寒、香菇的健脾,这酱的药食价值更突出了。”
墨竹吃了一大口:“好吃!感觉更香更顺口了!冬梅姐真厉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咸鱼医妃她只想躺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