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朱愚又跑了趟庭林镇。
不过他这次的目的地不再是派出所,而是朱新民的家电维修铺子。
昨晚,当马小明承认是他拿走了电视柜里的800块钱之后,报案人和嫌疑人家属的态度瞬间发生了大转弯,可谓是攻守易型。
王翠花从来都不是什么善茬,原先在李真面前低头做小纯粹是心虚,怕自家儿子真的偷了他们家的钱。
眼见自家儿子洗清嫌疑,她当即闹着要李真给个说法,不依不饶地。
虽然那腔调很是难看,多少有点影响朱愚的形象,但他不以为意,乐得看王翠花跟李真闹腾,恶人还需恶人磨。
可令朱愚没想到的是,朱新民竟然主动阻止了自家母亲,向朱大明和朱愚道了声谢之后,便拉着她离开了派出所。
回家的路上,朱大明颇为感慨,“新民这孩子挺好的,不像国庆那么孬,也不像翠花那么不讲理。
你听到他是怎么劝王翠花的吗?他说你这样闹是在丢愚哥的脸,这孩子是他们家最拎得清的......”
朱大明的话让朱愚再次陷入了回忆。
前世,朱新民后来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如意,朱愚记得他因为车祸瘸了一条腿,后来老婆也跟人跑了,他只能独自抚养儿子,艰苦维持生活。
这一世,朱愚将昨晚派出所的一面当成了缘分,就想试试能不能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朱新民的店铺在庭林镇大慈路,一个30来平的沿街商铺,长条一字户型。
朱新民用窗帘将店铺一分为二,正面的20平用来做生意,后面的10平则被他用来生活。
一个单眼的液化气灶,一套简易的折叠桌椅,一张一米二宽的单人床,就是朱新民生活的全部。
看了眼这个店铺的全部,朱愚打消了最后一点顾虑,他肯定朱新民是块做生意的材料。
对于这样的生意人,只要稍稍帮他们指明方向就够了,他们的行动力远超普通人的想象。
朱新民特意去隔壁小卖部买了一只新杯子和小包装的滇红茶,“愚哥,喝茶。”
朱愚吹了吹漂浮的茶叶梗,问道,“新民,你这个铺子现在生意怎么样?”
“还过得去,比厂里上班能强点。”
“想不想干点别的?”
朱新民眼里闪过一丝落寞,“也想过些别的门路,但我不是没本钱嘛。”
“其实我最近想到一门生意,你替我参谋参谋。”
“好。”
朱愚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开一个家电卖场。
1995年的当下,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胜海地区,对于空调的需求已经相当旺盛了。
朱愚的想法是抓住这个夏天的窗口期,靠着卖空调积累第一桶金,再逐步加大卖场的家电品类。
“愚哥,这门生意肯定是可以做的,但有两个难点,一个是品牌代理价,二是本钱,起码投入10万才能勉强把生意转起来。”朱新民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朱愚继续往下说道,“支行镇就有一家空调公司。”
“愚哥,你认识开乐空调的人?”朱新民的眼里露出惊喜。
朱愚点头,“代理价和初始投资的事我可以搞定,但是卖货和上门安装我完全一窍不通,新民你能帮我吗?”
朱新民仔细想了想,问道,“愚哥,你是想让我帮忙看店吗?”
“不是,我是想跟你合作。”
“可是......我这边没那么多钱。”朱新民苦笑着说道。
“你能拿出来多少来?”朱愚问道。
朱新民想了想,回答道,“把这个店盘出去的话,应该可以拿出来1万。”
“那就行了,剩下的钱我出,股份咱俩七三开,你看可以吗?”
“不,用不了这么多愚哥,就按出资比例给我一成就行了。”朱新民摆着手说道。
“就按我说的办吧,你也知道我这身份,以后生意肯定都是得靠你,多给你股份,是想让你多出力啊。”朱愚半开玩笑地说道。
说完股份分配,两人又相继商量了工商注册、店铺选址等细节问题。
午饭也是在朱新民店里,两人各自一桶泡面,加了火腿肠和卤蛋。
下午,朱愚直接去了趟开乐空调厂。
它是国内最早一批研制生产窗式空调和早期分体式空调的企业之一,是行业早期的开拓者。
90年代初期,一度成为了全国市场的头部品牌,市场上流传着“北有春兰,南有华宝,海上有开乐”的说法。
到了2000年,国内空调行业进入了惨烈的“洗牌期”,数百个空调品牌在几年内消失,开乐正是其中之一。
虽然开乐公司消失了,但老板俞正浩转型做起了投资,成功投资了2家上市公司,依旧过着朴实无华的富豪生活。
朱愚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他后来代理了俞正浩公司的法务业务,和老俞处成了忘年交。
对于这人,朱愚可以说是知根知底,连他童年偷邻居家两个红薯的事都知道。
用了一些小手段,朱愚成功拿到了开乐空调厂的代理协议价,只待卖场营业主体完成注册,就能签约了。
知道这消息后,朱新民的干劲也更加足了几分。
回到家吃完晚饭,曹晓兰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收拾碗筷,而是坐在桌前不时偷瞄几眼朱愚。
“老妈,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你何阿姨,昨天来店里找我了,她想把我们原来上班的那个雨衣厂给盘下来,改做成衣......”
朱愚已经听不进去曹晓兰后面说的话了,作为一个重生者,他是知道何阿姨后来所达到的高度的。
前世的何阿姨也承接了镇上那家快要倒闭的雨衣厂,也改成了成衣加工的服装厂,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在汉东、东南亚建了不少分厂。
可前世她压根没找过自家老妈曹晓兰。
难道这一世由于自家老妈早早来到县城做生意的缘故,何阿姨才想着要跟老妈合作?
“你觉得我应该投资吗?”曹晓兰问道。
“投!多投点!不够就贷款!”
很多年后曹晓兰回忆起这一天,总难免想起自己儿子那副笃定又贪婪的嘴脸。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94:从菜鸟警察到刑侦专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