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黑色橙汁可能是可乐

首页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国军舰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奉系江山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扶明录幕府将军本纪极限保卫修罗武帝讨逆极品贴身家丁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黑色橙汁可能是可乐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文阅读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txt下载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章 专员考察,微澜稳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小暑的晨光带着燥热,淌过阳谷的麦陇。乔郓蹲在田埂边,指尖轻轻抚过灌浆的麦穗——饱满的穗粒沉甸甸地坠着,麦秆微微弯曲,青黄的颜色里透着即将成熟的金芒。“刘大叔,灌浆期的水要‘少而勤’,”他扬声喊道,声音被热浪揉得有些软,“每亩每次浇一担水,隔三天浇一次,多了会贪青晚熟,少了粒不饱满。”

田埂那头,刘老汉正带着农户们清理麦陇间的杂草。枯黄的狗尾草被连根拔起,扔在田埂边,很快堆成一小堆。“知道了郓哥!”他直起身,往脖子上搭的布巾上擦了擦汗,布巾早已被汗水浸透,拧出的水珠滴在泥土里,瞬间洇开,“这灌浆期比抽穗时还操心,还好有你盯着,不然去年那半亩瘪粒的亏得再吃一回。”

乔郓笑着点头,刚要起身,身后传来轻盈的脚步声。苏婉提着个藤编小篮,里面放着几罐清凉的绿豆汤、干净的布巾,还有个装着“穗期护粒散”的瓷罐。“这药粉撒在麦陇边,能防麻雀啄粒,”她递过瓷罐,指尖碰到乔郓发烫的手,轻轻缩了缩,“绿豆汤加了薄荷,让大家歇会儿喝,别中暑了。另外,学堂那边都布置好了,赵掌柜说专员的马车辰时三刻就能到。”

乔郓接过瓷罐,瓷壁带着井水的凉意,驱散了指尖的燥热。他拔开塞子闻了闻,艾草和苍术的清香很浓郁:“正好用上,昨天就看到几只麻雀在麦陇上空盘旋。”他激活信息探查扫过麦田:

【作物:冬小麦灌浆期】

【状态:良好(颗粒饱满度90%,预计亩产四石八斗)】

【农户操作:规范(95%农户掌握“少而勤”灌溉法)】

【潜在隐患:麻雀啄食(苏婉的药粉可降低80%风险)、周通余党可能在专员考察时滋扰】

“周铁的巡逻队安排好了吗?”乔郓问道,目光扫过远处的柳树林——那里是之前周通余党歇脚的地方,此刻静悄悄的,却让人不敢放松。

“安排好了,”苏婉点头,从篮里拿出一张简易地图,“周铁带二十个兄弟,分三组:一组守在阳谷边界,一组跟着咱们考察队,一组盯着莘县方向的聚义酒馆,有动静会立刻发信号。”她顿了顿,又递过一个小巧的铜哨,“这是我让铁匠铺打的,声音尖,能传半里地,你带在身上,万一有事方便联络。”

乔郓接过铜哨,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安心不少。“辛苦你了,”他笑道,“连铜哨都准备好了,比我想得还细。”

正说着,周林骑着小毛驴赶来了,驴背上驮着个布包,里面是给专员准备的农桑新政手册。“郓哥,赵掌柜让我捎话,说学堂的长案都擦干净了,资料按你说的分了类,农户代表也到齐了,就等专员来。”

乔郓点头,对苏婉道:“咱们回去吧,别让专员等。刘大叔,这里就交给你了,专员一会儿会来麦田看看,你准备着,说说咱们的灌溉法子。”

“放心吧!”刘老汉拍着胸脯,“我都背熟了,保证说得清楚!”

学堂门口早已热闹起来。十几位农户代表穿着干净的粗布衫,手里捧着新蒸的麦饼,脸上带着期待又紧张的笑容。赵掌柜穿着半旧的青布袍,正指挥着伙计们把“农桑新政成果展”的木牌立在门口,木牌上用红漆写着“粮食增产三成五”“农户增收五百文”,格外醒目。

辰时三刻,远处传来马车的轱辘声。一辆青布马车缓缓驶来,车辕上插着“户部考察”的小旗,车夫勒住缰绳,马车稳稳停在学堂门口。车门打开,一个穿着藏青色官袍的中年男人走下来,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手里拿着个记事簿,正是户部派来的推广专员李大人。

“李大人一路辛苦。”乔郓上前拱手行礼,身后的陈先生、赵掌柜和农户代表也跟着行礼。

李大人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周围的农户和木牌,语气平淡:“不必多礼,本官是来看看实际情况,不是来讲排场的。先去麦田吧,庄稼长得好不好,比说什么都实在。”

一行人往示范田走去。李大人走在田埂上,时不时蹲下身,拨开麦秆查看穗粒。刘老汉跟在旁边,紧张得手心冒汗,却还是按乔郓教的,结结巴巴地说:“大人,这麦……这麦子灌浆,得少浇水,隔三天浇一担,还得撒苏姑娘配的药粉,防麻雀……”

李大人抬眼看了看他,嘴角泛起一丝浅笑:“说得很实在,比账本上的数字清楚。这药粉是天然草药做的?”

“是!”苏婉上前一步,递过一小包药粉,“用艾草、苍术和薄荷磨的,没毒,还能驱虫,农户们自己就能采草药配制,不用花钱买。”

李大人接过药粉,放在鼻尖闻了闻,点了点头:“不错,成本低,易推广,比官府发的农药实用。”他转头对乔郓道,“控旺是怎么做到的?我看这麦秆不高,却很壮实,不容易倒伏。”

“回大人,”乔郓指着麦陇间的踩踏痕迹,“我们让农户在拔节期轻踩麦陇,抑制茎秆生长,同时追施豆饼肥,壮根壮秆,既控旺又增产,去年试了十亩,倒伏率降了九成。”

李大人认真地在记事簿上写着,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在麦田里格外清晰。“嗯,方法具体,有数据支撑,不是空架子。”他合上记事簿,“去粮囤看看吧。”

互助会的粮囤前,赵掌柜早已打开了最大的一个粮囤。油布掀开,金黄的麦种倾泻而出,饱满的颗粒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大人,这是今年的新麦种,”赵掌柜递过一把麦种,“发芽率85%,比去年的老品种高两成,都是互助会统一选育、浸种的。”

李大人捏着麦种,在手心揉搓片刻,又查看了粮囤角落的防潮包:“这防潮包也是草药做的?”

“是苏姑娘配的,”乔郓点头,“艾草、花椒和陈皮,既能防潮,又能防蛀,粮囤里的粮食存了三个月,一点霉味都没有。”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铜哨声——是周铁的巡逻队发出的信号!乔郓的心猛地一沉,却不动声色地对李大人道:“大人,许是巡逻队发现了几只偷粮的麻雀,我让周林去看看,咱们继续看农具吧。”

苏婉立刻会意,笑着对李大人道:“大人,我们的改良耧车特别好用,一个人能抵两个人,还能调节播种密度,您要不要看看演示?”

李大人没有起疑,点了点头。乔郓趁机对身边的周林使了个眼色,周林立刻快步往信号传来的方向跑去。

农具展示区里,周铁的弟弟周栓正演示改良耧车。耧车“咯吱咯吱”地在空地上行驶,麦种均匀地撒落,形成一条笔直的线条。“大人您看,”周栓擦了擦汗,“这耧车的木齿是枣木泡桐油做的,耐磨,坏了还能自己修,不用请木匠。”

李大人绕着耧车转了一圈,用手指敲了敲木架:“结构简单,易操作,适合农户使用。成本多少?”

“一具成本五十文,互助会统一做,分给农户不要钱,”乔郓说道,“去年做了两百具,今年打算做五百具,供周边三个县用。”

这时,周林跑回来了,悄悄对乔郓道:“郓哥,是周通的两个余党,想往麦田里扔苦楝树枝,被巡逻队抓住了,已经押去县衙了,没惊动农户。”

乔郓松了口气,脸上却不动声色,继续给李大人介绍农具改良的细节。

午时,大家回到学堂吃午饭。伙房里摆着四张木桌,桌上是简单的农家菜:新蒸的麦饼、炒青菜、鸡蛋汤,还有一盆绿豆粥。李大人坐在主位,拿起一个麦饼,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里裹着淡淡的麦香,他点了点头:“这麦饼比京城的白面馒头还香,可见麦子品质确实好。”

刘老汉连忙道:“这是用今年的新麦磨的粉,要是没有改良种子,哪能有这么好的麦!”

旁边的王老爹也附和道:“是啊大人!去年俺家还吃杂粮饼,今年就能顿顿吃白面饼,都是托新政的福!”

李大人听着农户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没有打断,只是偶尔在记事簿上写几笔。饭后,大家在学堂堂屋开座谈会,李大人看着桌上的农户增收账本,突然问道:“乔劝农使,新政推广中,最难的是什么?”

乔郓沉吟片刻,如实道:“最难的是让农户信任。刚开始推广新种子、新农具,大家怕失败、怕吃亏,我们就先搞示范田,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收成,再让老农户带头,慢慢就接受了。另外,应对小股匪患的滋扰也不容易,好在有农户们团结,官府支持,才能稳下来。”

苏婉补充道:“还有医疗方面,农户们以前生病舍不得看,我们设了义诊日,教大家认草药、防小病,身体好了,才能安心种地。这半年,农户的患病率降了四成,也是新政能推下去的基础。”

李大人点了点头,合上记事簿,语气终于缓和了些:“阳谷的新政,做得扎实、细致,既考虑了粮食增产,也考虑了农户的实际困难,没有急功近利,很难得。”他站起身,对乔郓道,“本官会向户部如实禀报,阳谷的经验,不仅要在东平府推广,还要上报朝廷,作为全国农桑新政的参考。”

乔郓心中一喜,和陈先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欣慰。农户们也爆发出一阵欢呼,刘老汉激动得抹了把眼泪:“太好了!以后咱们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送走李大人,已是未时。阳光更烈了,乔郓和苏婉坐在学堂的账房里,喝着绿豆汤,都松了口气。“没想到这么顺利,”苏婉笑着道,“李大人看着严肃,其实很务实,只看实在的东西。”

“是啊,”乔郓点头,“还好周通的人没闹起来,不然就麻烦了。周铁那边怎么样了?”

正说着,周铁来了,手里拿着武松派人送来的供词:“郓哥,那两个余党招了,是周通让他们来的,想在麦田里扔苦楝树枝,让李大人觉得咱们的管理不到位,破坏新政推广。武松大哥说,已经派人去莘县的聚义酒馆了,争取把周通的联络点端了。”

“好!”乔郓拍了下桌子,“不能再让周通捣乱了,这次端了他的联络点,让他在东平府没有立足之地。”

傍晚,农户们都散去了,乔郓和苏婉坐在学堂的晒谷场上,看着夕阳下的麦田。灌浆的麦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片涌动的绿浪,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混着麦香和晚饭的香气。周铁带着伙计们收拾农具,赵掌柜在账房里核对今天的开支,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李大人说要上报朝廷,”苏婉轻声道,“以后阳谷的名气大了,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咱们得提前准备些住处和资料。”

“嗯,”乔郓点头,“我让赵掌柜在学堂旁边盖两间厢房,作为来学习的农户和乡绅的住处,再印些《农桑简易法》的小册子,方便大家带回去。另外,东阿县和莘县的推广要加快,争取年底前,三个县的新政都能落地。”

苏婉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递给乔郓:“这是我用新采的薄荷和菊花做的香囊,天热,你带在身上,能防暑。今天忙了一天,晚上早点休息,别再整理资料了。”

乔郓接过香囊,淡淡的清香萦绕在鼻尖,心里暖暖的。他看着苏婉被夕阳染红的脸颊,嘴角泛起浅浅的笑意:“你也一样,今天给李大人讲解药粉和义诊,说了那么多话,肯定累了。伙房留了麦饼,回去热着吃,别饿肚子。”

“嗯。”苏婉点头,站起身,往自己的厢房走去。夕阳的光落在她身上,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柳编帽的帽檐垂着的麦蓝菜,在风中轻轻晃动。

乔郓坐在晒谷场的石凳上,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学堂的拐角,才拿起桌上的新政推广计划书。月光渐渐爬上来,洒在计划书的字迹上,“东平府农桑新政推广细则”几个字格外清晰。他知道,这次考察的成功,只是新政推广的一个新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应对周通的残余势力、加快邻县的推广、准备朝廷的后续考察……

但他不再感到迷茫。身边有苏婉的细心辅佐,有赵掌柜、周铁的踏实肯干,有陈先生的智慧指导,还有农户们的真心拥护,这些就像麦田里的根,深深扎在阳谷的土地上,支撑着他一步步往前走。

账房里的灯光亮了起来,赵掌柜还在核对账目,算盘的“噼啪”声和远处的蛙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阳谷宁静的夜。乔郓站起身,走进账房,拿起笔,在计划书的末尾添上一句:“农桑之兴,在人同心,稳步前行,终见丰年。”

窗外的麦田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辉,灌浆的麦穗沉甸甸的,像在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秋日的丰收。属于他的潜龙之路,在这考察后的宁静与期待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向着更广阔的天地,稳步延伸。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学渣妹子又搞事情了总裁,宠妻请排队权欲场乔梁叶心仪拜见大魔王回到过去当女神武神纪元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惊涛骇浪武神风暴九流闲人医路逍遥捡个杀手做老婆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上门龙婿医道狂尊林阳苏颜掠夺诸天万界我家魔王升级中重生本人就是豪门龙婿陆凡全文免费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
经典收藏满江红:武穆重生大秦长歌三国之纵马十三州小将很嚣张一品国公许愿穿古:续命行医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这位诗仙要退婚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攻略情敌手册[快穿]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二战那些事儿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丰碑杨门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嫡女归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
最近更新骏驰青霄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离之星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石器革命世子去哪了?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大秦帝国:铁血文明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三国:我,交州土皇帝!青金志绣春雪刃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黑色橙汁可能是可乐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txt下载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最新章节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