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冕大典前三日,天枢城的晨光刚漫过华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打破了宁静。草原萨满带着三名部落长老,捧着一只铜制祭盘,径直闯至中枢府外,祭盘里铺着黑色毡布,上面摆着三截断裂的木牌——那是五域商定的“统一祭祀礼牌”,每截木牌都刻着一域图腾,本应在大典前的“五域合祭”上拼接完整,如今却断得整整齐齐。
“乔郓欲夺五域天命,连祖宗祭祀都要篡改,这帝位,我们草原不认!”萨满高举祭盘,声音嘶哑,身后跟着数百名牧民,人人腰间别着弯刀,神情悲愤。府外很快聚集了更多人:西方部落的祭司捧着断裂的琉璃祭器,东方岛国的儒者举着被撕毁的祭祀章程,南方的巫祝握着枯萎的香料祭品,全是冲着“统一祭祀”而来。
乔郓刚在监察署查看文字统一的推行报告,听到消息时,系统面板弹出刺耳预警:【称帝进度99%,突发核心危机:五域祭祀礼仪冲突爆发,旧文化领袖串联,质疑陛下“天命”未获各域祖宗认可,若处理不当,将引发“礼崩乐坏”,五域统一根基崩塌】。
他快步赶到府外,只见人群已分成数派,争吵不休:
- 草原萨满红着眼眶:“我们世代祭祀长生天,用的是兽骨祭器、毡布祭台,中枢却要我们用中原的青铜鼎、南方的香案,这是让草原人忘本!”
- 西方祭司摇头:“琉璃祭器是西方部落与神只沟通的媒介,中枢修改的祭文里,删去了西方神只的名号,这是对信仰的亵渎!”
- 东方儒者痛心疾首:“祭祀当遵循‘礼有损益’,但不可全盘推翻,中枢的统一祭典,连‘敬天法祖’的核心都丢了,与蛮夷祭祀何异?”
- 南方巫祝举起枯萎的香料:“我们的祭祀香料需经三年窖藏,中枢为赶大典,用新采香料替代,这是对祖先的不敬!”
人群中,一个身着素色长袍的老者站在高处,正是五域公认的“礼宗”孔玄,他曾是前朝礼官,精通五域祭祀礼仪,一直闭门不出,此刻却开口道:“乔公欲统五域,当顺五域之礼,而非强推一域之制。祭祀乃国之根本,礼崩则乐坏,乐坏则国乱,此时称帝,恐非天命所归。”
乔郓心中一沉,他终于明白,之前解决的都是“利”的问题,而这次是“义”与“信”的问题——五域百姓对祖先、对信仰的认同,比水源、关税更根深蒂固。中枢为了“统一”,强行制定了一套融合五域元素却又不伦不类的祭祀礼仪,看似兼顾,实则冒犯了每域的文化根基,这正是之前被忽略的“最后一道坎”。
更棘手的是,孔玄的话引发了连锁反应。天枢卫中,不少将士开始动摇——草原骑兵私下议论“不能为了称帝,忘了长生天”,西域弓弩手也说“祭祀不敬,打仗必败”;甚至中枢府的文官,也有中原礼官上书,请求“恢复本域祭祀旧制,再议统一”。
乔郓没有急着下令驱散人群,而是让侍卫搬来一张案几,坐在中枢府门外,当着五域百姓的面,问道:“诸位所言,皆是真心为了本域祭祀?还是怕统一之后,本域文化消亡?”
萨满立刻回道:“自然是为了祭祀!草原的祭礼,是祖辈传下来的,改了就是忘祖!”东方儒者也道:“文化存,则根存;文化亡,则族亡。乔公若要灭五域之礼,即便统一,也只是昙花一现。”
乔郓点点头,起身道:“好!今日我便与诸位一同去天枢殿后的祭天台,你们各自演示本域祭祀礼仪,我与孔玄先生、五域首领一同观看,哪个环节不能改,哪个元素可融合,我们一一商议,绝不强推。”
这个提议大出众人意料,争吵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乔郓当即下令:“暂停统一祭祀筹备,通知五域首领、能臣,半个时辰后在祭天台集合,全程允许百姓围观,任何人不得阻拦。”
小豆子和阿古拉挤在人群中,阿古拉的羊毛账本上飞快画着各域祭器的样子,小豆子则拉着一名草原牧童问:“你们的祭祀,真的不能改吗?”牧童认真道:“萨满说,祭器不对,长生天就听不到我们的祈祷。”
半个时辰后,祭天台前人山人海。五域代表依次演示祭祀礼仪:
- 草原萨满领着牧民,在毡布上摆放兽骨、鲜奶,围着篝火吟唱古老歌谣,舞步雄浑,神情虔诚;
- 西方祭司捧着琉璃祭器,对着太阳诵读祷文,琉璃折射出七彩光,祭司的声音庄重肃穆;
- 东方儒者焚香、祭酒、跪拜,礼仪繁复,每一步都有讲究,透着“敬天法祖”的庄严;
- 南方巫祝用香料铺成祭祀图案,点燃后香气弥漫,巫祝舞动着羽毛,口中念念有词;
- 北方部落则以兽皮为祭,首领呼兰亲自献祭狐裘,祈求祖先庇佑部落安康。
乔郓站在一旁,看得格外认真,系统面板弹出分析:【五域祭祀核心共性:敬天、法祖、祈福;差异点:祭器、礼仪流程、祷文。强行统一差异点,引发文化抵触;若保留差异,突出共性,可实现“和而不同”】。
演示结束后,乔郓召集众人议事,孔玄率先开口:“五域之礼,如同五域之水,同源而异流,强行合流,必生泛滥;若疏浚引导,可汇于大海。”乔郓深表认同:“孔先生所言极是。之前是我急于求成,想以‘统一’代‘兼容’,忘了祭祀的本质是敬心,而非形式。”
他当场宣布新的祭祀方案,不是“统一”,而是“共祭+分祭”:
- 共祭:加冕大典当日,五域代表在天枢殿共同举行“天命共祭”,只保留核心共性——敬天、法祖、祈五域安宁,祭器用“五域同心鼎”(鼎身刻五域图腾,鼎内分五格,分别盛放各域祭祀信物),祷文由孔玄牵头,五域礼官共同撰写,兼顾各域信仰核心;
- 分祭:共祭之后,五域可在本域祭台举行“本域分祭”,保留原有祭器、礼仪、祷文,中枢不干预,还将拨款修缮各域祭台,保护祭祀文化;
- 设立“五域礼官署”,由孔玄任总长,五域礼官为副,专门负责协调文化礼仪事务,避免日后再出现“强推统一”的问题。
方案一出,人群中响起掌声。草原萨满捧着兽骨祭器,对着乔郓躬身:“乔公能容五域之礼,便是真天命,草原认你这个帝王!”西方祭司也点头:“共祭存共性,分祭保差异,此法甚妥。”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当晚,孔玄深夜求见乔郓,递上一封密信:“有人在暗中联络五域礼官,想在共祭当日,故意用错祷文、摆错祭器,制造‘礼崩’假象,让陛下加冕不成。”密信上,列着三名礼官的名字,皆是各域的旧贵族后裔。
乔郓立刻让周壮暗中调查,果然发现这三名礼官与隐退的旧贵族有秘密往来,他们并非反对“共祭分祭”,而是想借此机会,证明乔郓“无法统合五域礼仪”,质疑其称帝的合法性。
乔郓没有直接抓捕,而是与孔玄商议,将计就计。共祭当日,乔郓故意让这三名礼官负责摆放祭器、诵读祷文。当其中一名中原礼官故意将西方的琉璃祭器摆错位置时,孔玄当场指出:“此祭器乃西方通神之物,当置于南方位,对应荧惑星,你摆错方位,是不敬西方神只,还是故意扰乱祭典?”
礼官脸色煞白,想辩解却被孔玄拿出的证据(暗中记录的往来密信)堵住。乔郓没有发怒,只是道:“祭祀之事,容不得半点私心。你既不敬五域神只,便不配为礼官,贬为庶民,参与祭台修缮,以赎其罪。”
另一名负责诵读祷文的西方礼官,故意漏读了草原与南方的祈福段落,乔郓当即打断:“五域共祭,缺一不可。你漏读的,不是祷文,是五域百姓的期盼。”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小豆子,“豆子,你前日听草原牧童唱的祈福谣,还记得吗?唱给大家听。”
小豆子愣了一下,随即清亮地唱了起来,歌谣质朴却真挚,满是对安宁生活的期盼。唱完后,乔郓道:“祷文可以有千百种,但祈福的心意只有一种。今日这共祭祷文,不如让五域百姓各说一句心愿,由孔先生串联成文。”
这个提议赢得了满堂喝彩。草原牧民说“愿水草丰美”,中原农民说“愿五谷丰登”,西方商户说“愿商路畅通”,南方巫祝说“愿瘴气不生”,东方渔民说“愿出海平安”。孔玄现场串联,一篇充满烟火气的祷文应运而生,诵读时,五域百姓齐声附和,声震天地。
那名故意漏读的礼官,在众人的目光中羞愧难当,当场请罪。乔郓从轻发落,让他留在礼官署,负责记录五域百姓的祈福心愿。
共祭顺利完成,五域同心鼎的五格信物,在阳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系统面板弹出提示:【五域文化认同度98%,“礼崩乐坏”危机解除,称帝进度100%!天命所归,民心所向,可举行加冕大典】。
当晚,五域首领、能臣、百姓代表再次齐聚中枢府,恳请乔郓次日举行加冕大典。乔郓望着窗外漫天星辰,心中明白,这最后1%的称帝进度,不是靠武力、靠制度,而是靠“兼容并蓄”的胸襟——帝王不仅要统御疆土、治理民生,更要守护五域的文化根脉,让百姓在统一中不失本,在融合中不忘源。
小豆子和阿古拉跑过来,手里捧着一张“五域共祭图”,上面画着五域代表共同跪拜的场景,旁边写着各域百姓的心愿。“乔叔叔,明天你就能当皇帝啦!”阿古拉兴奋地说。小豆子补充道:“以后我们既能一起祭天,又能保留自己的祭礼,真好!”
乔郓摸了摸他们的头,转身对五域首领道:“明日加冕,大典依旧简办,但要加一项议程——册封‘五域文化守护者’,由孔玄先生牵头,表彰那些坚守本域文化、促进五域融合的人。”
夜幕渐浓,天枢城的灯笼与祭天台的灯火交相辉映,五域百姓的欢声笑语、祈福声交织在一起。乔郓站在中枢府的了望台上,系统面板的“称帝进度”终于满格,但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称帝之后,他不仅要守护五域的安宁与繁荣,更要守护这份“和而不同”的文化根基,让五域真正成为“同心而不同俗,统一而不单调”的大家庭。
帝王之路,终在兼容并蓄中走完最后一程;五域传奇,将在尊重与包容中开启全新篇章。次日的加冕大典,不再是单纯的权力象征,而是五域疆土、民生、文化全面统一的见证,是民心、天命、文化三重认同的必然结果。天枢大帝的时代,即将到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