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官特种兵之王烽·烟资本大唐最牛微信朋友圈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逆天换明穿越之极限奇兵绝世废柴狂妃我大哥叫朱重八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8章 辕门冷对,玉佩藏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68章:辕门冷对,玉佩藏奸

残阳如血,将延绥镇边军大营辕门前那杆褪色的“明”字帅旗染上了一层晦暗的橘红。几名持矛哨兵歪斜地倚在拒马旁,盔甲破旧,脸上带着长期营养不良的菜色和一种近乎麻木的慵懒。看到沈砚秋这一行风尘仆仆、甚至带着些许狼狈(官袍上的尘土与暗红血渍虽经简单清理,仍留有痕迹)的人靠近,他们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连上前盘问的意思都欠奉。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霉味,混合着马粪、汗臭以及一种……属于绝望的沉寂。这与沈砚秋想象中边关重镇应有的肃杀凛冽之气相去甚远。

那名受伤的乡勇护卫被户部小吏和苏清鸢一左一右搀扶着,每走一步都牵扯到肋下的伤口,额上沁出细密的冷汗,但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沈砚秋走在最前,目光平静地扫过辕门内外,将那些哨兵涣散的眼神、破损的军械以及营区内隐约传来的、有气无力的操练声尽收眼底。他心中那根弦绷得更紧了——这里的状况,恐怕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站住!什么人?”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响起,一名穿着低级武官服色、颧骨高耸的汉子从辕门旁的哨棚里踱了出来,双手抱臂,斜睨着沈砚秋,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轻慢。他显然注意到了沈砚秋身上的官袍品级不低,但那态度却丝毫没有面对上官的恭敬。

沈砚秋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勘合文书与崇祯的旨意,声音平稳无波:“本官户部郎中沈砚秋,奉旨核查西北军饷、督办军粮。速去通传主事之人。”

那武官接过文书,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嘴角撇了撇,拖长了音调:“哟,原来是京里来的沈郎中——户部的官儿,跑我们这苦寒之地来查饷?”他将文书递回,并未立即去通传,反而上下打量着沈砚秋,尤其在看到他官袍上不甚明显的污渍时,眼神更是带上了几分嘲弄,“沈郎中这一路,看来不太平啊?”

这话语里的刺探与不恭几乎毫不掩饰。苏清鸢眉头微蹙,搀着护卫的手紧了紧。那户部小吏更是脸色发白,紧张地看着沈砚秋。

沈砚秋却像是没听出对方话里的机锋,只是将文书收回,淡淡道:“朝廷旨意,军务紧急,耽搁不起。还请速去通传。”

许是沈砚秋这份过于沉静的态度让那武官有些意外,也或许是终究不敢明目张胆违抗圣旨,他悻悻地哼了一声,转身对旁边一个哨兵嘀咕了几句,那哨兵这才慢吞吞地朝营内跑去。

等待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夕阳又下沉了几分,天色愈发昏暗,营区的阴影拉长,带着一股沉甸甸的压抑感。偶尔有零散的兵士从附近经过,多是面黄肌瘦,步履虚浮,投向沈砚秋等人的目光混杂着好奇、漠然,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沈砚秋负手而立,目光看似随意地打量着辕门内的景象,实则心中念头飞转。这延绥镇,从底层的哨兵到低阶武官,对他这个“京官”、尤其是“户部官”的到来,普遍带着一种排斥和轻视。是单纯的排外?还是因为军饷粮秣被克扣太久,连带着恨屋及乌?抑或是……有人提前打过招呼?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才见几名将领模样的人从营区深处不紧不慢地走来。为首一人,约莫四十岁年纪,身材魁梧,穿着副将甲胄,国字脸,络腮胡,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看似威猛,但一双眼睛却略显浮肿,眼神流转间带着几分精明与倨傲。他身旁跟着几名参将、游击,神色各异。

那副将走到近前,随意地拱了拱手,声音洪亮却透着一股敷衍:“末将延绥镇副将马得功,不知沈郎中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他嘴上说着恕罪,身体却站得笔直,毫无“迎”的姿态,目光在沈砚秋脸上打了个转,便落在他身后受伤的护卫和略显狼狈的苏清鸢等人身上,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下弯了弯。

“马副将。”沈砚秋微微颔首,算是回礼,并未因对方的怠慢而动怒,“本官奉旨前来,核查军饷、督办军粮,还需马副将鼎力配合。”

“配合,自然配合。”马得功哈哈一笑,笑声干涩,“沈郎中远道而来,辛苦了。不过……”他话锋一转,双手一摊,露出为难的神色,“沈郎中也看到了,咱们这延绥镇,地瘠民贫,弟兄们守着苦寒边塞,不容易啊。军饷嘛,朝廷是年年拨,可层层下来,到了兄弟们手里,也就勉强糊口。粮草更是紧巴巴的,眼看就要见底了。沈郎中既然是来核查督办的,想必能解我延绥镇的燃眉之急?”

他这番话,看似诉苦,实则先将“军饷不足、粮草将尽”的现状抛了出来,隐隐有将责任反推给户部,甚至给沈砚秋这个“钦差”下马威的意味。跟在他身后的一名参将也附和道:“是啊,沈郎中,兄弟们都快揭不开锅了,您可得赶紧想想办法!”

沈砚秋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分毫:“军饷粮秣之事,本官自会详查。眼下,还需马副将提供近年军饷收支账册、军粮库存明细,以及兵员名册,以便核验。”

马得功闻言,脸上那点虚假的笑容淡了下去,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语气带着明显的推诿:“账册?哎呦,沈郎中,您来得不巧啊。前些日子巡抚大人巡视边防,把近三年的账册都调去行辕核对了,还没送回来呢。至于粮库库存……”他扭头看向身旁一个胖乎乎的武官,“王管粮,你跟沈郎中说说。”

那王管粮官上前一步,苦着脸,搓着手道:“回沈郎中,粮库……粮库存粮确实不多了,末将昨日刚清点过,满打满算,也就够全军……十日的用度。”他眼神闪烁,不敢与沈砚秋对视。

“十日?”沈砚秋眉峰微挑,目光锐利地看向王管粮,“据本官离京前所阅户部拨粮记录,延绥镇上月应入库军粮五千石,何以仅够十日?”

王管粮额角见汗,支支吾吾:“这个……路途损耗,还有……还有之前接济了一些流民……对,接济流民了!”

这番漏洞百出的说辞,连那户部小吏都听得直皱眉头。苏清鸢更是暗自冷笑,接济流民?这理由找得可真“贴心”。

沈砚秋没有立即戳穿,他知道,初来乍到,对方显然早有准备,硬逼无益。他目光转向马得功,正要再问兵员名册之事,眼神掠过马得功腰间时,却猛地一凝。

马得功那质地不错的犀角腰带旁,赫然悬挂着一枚玉佩。那玉佩色泽温润,雕工精巧,形制却非中土常见,更重要的是,玉佩边缘刻着一个细微的、形似鹰隼的标记——沈砚秋记忆力极佳,他清楚地记得,在离京前查阅一些关于后金商贸的零星卷宗时,曾见过类似的图案描述,这似乎是关外某个与后金关系密切的大商号的独特标识!

一个大明边军的副将,竟然随身佩戴着可能与后金有关的商号玉佩?是巧合?是无知?还是……

沈砚秋的心缓缓沉了下去,面上却不动声色,仿佛只是随意一瞥,便将目光重新移回到马得功脸上,接上了之前的话题:“既然账册暂不在营中,那便先查阅兵员名册吧。另外,本官需要亲赴粮库,实地查看。”

马得功见沈砚秋没有紧抓着账册和存粮数量不放,似乎松了口气,但听到要亲赴粮库,眉头又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笑道:“沈郎中一路劳顿,不如先安顿下来,歇息一晚,明日再办公务不迟。末将已命人准备了营帐……”

“军务紧急,耽搁不得。”沈砚秋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还请马副将即刻安排。”

马得功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眼神深处闪过一丝阴鸷,但终究没再反对,挥了挥手对身旁人道:“去,取兵员名册来。王管粮,你带沈郎中去粮库。”他特意加重了“你带”二字。

王管粮脸色更苦了,喏喏称是。

沈砚秋不再多看马得功一眼,转身示意苏清鸢等人跟上。在转身的刹那,他用眼角的余光再次扫过那枚在暮色中泛着微光的玉佩。

看来,这延绥镇的水,比娘子关的山道还要深,还要浑。贪腐军饷或许只是表象,那枚玉佩背后隐藏的,恐怕是能捅破天的通敌勾当。他摸了摸袖中那本格斗术残页,又感受了一下怀中那份来自崔应元的“铁证”的硬度,眼神渐冷。

而这粮库之内,等待他的,绝不会仅仅是发霉的陈粮。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学渣妹子又搞事情了大唐:从种土豆开始重生六零幸福攻略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最佳上门女婿总裁,宠妻请排队神医凰后:傲娇暴君,强势宠!我们是兄弟武炼阴阳吞噬古帝我家魔王升级中医路逍遥穿越时空之殖民全球逆天丹帝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斗破之风起青山医道狂尊林阳苏颜爱潜水的乌贼作品九转帝尊盖世仙尊内
经典收藏东汉不三国一世浮城满江红:武穆重生寻唐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奶爸劝学史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乖乖田舍郎一品国公这位诗仙要退婚寒门巨富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三国之兴强汉为了成为勇者的那一天丰碑杨门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凤临天下:一后千宠穿越我是胡亥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朕要抓穿越
最近更新大秦帝国风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清欢渡:味染人间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成语大搞笑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