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的局势,因萧景汐与萧景淮的决裂,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萧景淮重伤,被朔方军秘密护送回相对安全的据点养伤。他仿佛真的心死,对外界不闻不问,整日沉默,只有军医换药时紧蹙的眉头,泄露着身体未曾痊愈的痛楚。他不再提及“阿姐”二字,那双曾炽烈如火的眸子,如今只剩下死水般的沉寂。连最亲近的部下都能感受到,他们的侯爷,魂魄似乎都随着那致命的一击而消散了大半。
他的这种状态,被三皇子李恒的眼线一丝不落地汇报上去。
“呵,英雄难过美人关,何况是这等血海深仇。”李恒得到消息,心情愈发舒畅。萧景淮的“废掉”,等于为他扫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他现在可以更加从容地布局,将那颗复仇的棋子,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
而另一边,萧景汐的“表演”堪称完美。
她不再隐藏行踪,甚至刻意出现在一些可能与当年旧事有关的势力范围附近。她利用月光冠冕赋予的力量和洞察力,以雷霆手段,清理了几个早已没落、但祖上曾参与过逼宫的小家族。手段狠辣,不留活口,行事风格与之前那个清冷中带着些许柔弱的“萧姑娘”判若两人。
她故意留下一些指向性明显的线索,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仇恨吞噬、不择手段的前朝复仇者形象。她不再掩饰对当今朝廷的恨意,甚至在一次“偶然”遭遇小股官兵时,毫不犹豫地出手,将其尽数歼灭,并留下了挑衅的言语。
这些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李恒耳中。
“看来,仇恨已经彻底点燃了她。”李恒对着幕僚轻笑,“传信给‘那边’,可以适当给她一些‘甜头’了。比如……武德侯府当年参与围剿珑月公主旧部的证据。”
他要一步步,将她引向那些手握兵权、对他登基有威胁的勋贵将门。借她的手,铲除异己。
***
一处荒废的山神庙内,篝火噼啪作响。
萧景汐独自坐在火堆旁,擦拭着匕首上的血迹。她刚刚“解决”掉一伙据说是当年某个参与逼宫的将领后裔派来的杀手。动作干净利落,眼神冰冷无波。
只有在她独自一人时,那冰冷的面具才会稍稍松动。她看着跳跃的火光,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浮现出萧景淮为她挡箭、背对她浑身浴血却依旧挺立的模样,还有最后他闭上眼,引颈就戮时那绝望而释然的神情……
心脏像是被无形的手狠狠揪紧,传来一阵密密的刺痛。
她用力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强行将那些画面驱散。
“不能想……不能再连累他了……”她低声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顾清辞的记忆让她深刻理解被至亲(沈在舟)背叛的痛苦,也让她无比珍惜萧景淮那份纯粹(虽然偏执)的守护。但正是这份珍惜,让她更不能将他拖入这复仇的深渊。
他是朔方侯,是朝廷勋贵,有着大好的前程和需要他守护的北境军民。而她,是前朝余孽,是注定要与整个朝廷为敌的复仇者。他们之间,隔着血海深仇,隔着无法逾越的立场鸿沟。
他的帮助,是基于对“阿姐”萧景汐的情谊。可她自己清楚,她并非完整的萧景汐。这份情,她受之有愧,也无力偿还。
与其让他因她而左右为难,因她而身败名裂,甚至丢掉性命,不如由她亲手斩断这一切。让他恨她,让他死心,让他回归他本该在的位置。
这出决裂的戏码,演给三皇子看,也演给萧景淮看。唯有让所有人都相信她是真的被仇恨蒙蔽,真的与他势不两立,她才能放开手脚,去完成那危险的使命,同时……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不再被卷入。
“就当是……还你这些时日的守护之情。”她对着虚空,轻声说道,仿佛在说服自己。
就在这时,她敏锐地察觉到庙外传来一丝极轻微的动静。不是杀气,更像是有人刻意留下的讯号。
她眸光一凛,瞬间恢复那副冰冷复仇者的模样,悄无声息地掠至庙门旁。
门外空无一人,只有地上放着一枚小小的、毫不起眼的竹筒。
她捡起竹筒,打开,里面是一张薄绢,上面写着几行小字,赫然是武德侯府当年参与围剿珑月公主旧部的时间、地点和部分参与者名单!落款处,是一个模糊的火焰印记。
果然来了。
萧景汐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三皇子,或者说他背后的势力,终于开始“投喂”了。
她将薄绢在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既然戏台已经搭好,观众也已入席,那么,她这把“复仇之刃”,也该展现出应有的“价值”了。
她走出山神庙,孤身融入南境沉沉的夜色中。月光透过云层,偶尔照亮她前行的道路,那顶隐藏的冠冕在她发间流转着幽光,既是指引,也是枷锁。
前路漫漫,杀机四伏。她将以身为饵,以恨为甲,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一步步走向那最终的真相与……或许是早已注定的毁灭。
而她内心深处,那一点关于某个疯子的、微弱而不合时宜的牵挂,只能被死死压在心底最深处,成为支撑她走下去的、另一种形式的动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阿姐,你的喜堂我染红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