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的第二天,是在一种慵懒到近乎奢侈的节奏中开始的。没有刺耳的闹铃,没有亟待回复的工作消息,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安静得能听到彼此清浅的呼吸声。
林夕先醒了过来。她发现自己依旧被陆辰希圈在怀里,他的手臂沉稳地搭在她腰间,是一种充满占有欲却又不会令人不适的姿势。她微微仰头,看到他还在睡,平日里锐利深邃的眼眸此刻安然闭合,长睫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面部线条是完全放松的,甚至透出几分难得的、符合他年龄的柔和。
她不敢动弹,生怕惊扰了这清晨的宁静,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心底被一种饱胀的幸福感填满。这种感觉,比任何轰轰烈烈的告白都更让她觉得踏实。
不知过了多久,陆辰希的眼睫颤动了一下,缓缓睁开。初醒的瞬间,他眼底有一丝惯常的警觉和茫然,但很快,在聚焦于她带着笑意的眼眸时,那丝警觉便如冰雪消融,化为了纯粹的温和。
“早。”他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性感得让林夕耳根微热。
“早。”她轻声回应,在他怀里蹭了蹭,像只满足的猫咪,“睡得好吗?”
“嗯。”他应了一声,手臂收紧了些,下颌在她发顶轻轻摩挲,“很久没睡得这么沉了。”
这是一种无声的认证,认证了她在身边的安定力量。两人又在床上赖了一会儿,直到阳光变得有些灼热,才慢吞吞地起身。
早餐是林夕做的简单的煎蛋和烤吐司,搭配鲜榨橙汁。陆辰希坐在她对面,很给面子地全部吃完,甚至主动提出洗碗。看着他站在水槽前那略显生疏却异常认真的背影,林夕忍不住拿出手机,偷偷拍了一张照片。这平凡的烟火气,于他们而言,珍贵得如同稀世珍宝。
“今天想去哪儿?”收拾妥当,陆辰希擦干手,走到她身边问道。他信守承诺,将主导权完全交给她。
林夕想了想,眼睛一亮:“我们去逛超市吧?买点菜,晚上我想试试做那道你提过的上海红烧肉。”
陆辰希挑眉,似乎有些意外,随即眼底泛起笑意:“好。不过,林大记者确定要挑战这么高难度的菜式?”
“小看我?”林夕佯装不满地瞪他,“我可是做过功课的!”
于是,行程就这么定了下来。他们没有选择附近的大型连锁超市,而是去了一个更富有生活气息的、规模稍小的生鲜市场。这里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哭闹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陆辰希显然很少涉足这样的场所,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休闲裤,站在满是瓜果蔬菜和鲜活水产的区域,身姿依旧挺拔出众,与周遭环境形成一种奇异的反差萌。他推着购物车,亦步亦趋地跟在林夕身后,看着她熟练地挑选着带皮五花肉,认真地对比着不同摊位的香料,和卖菜的阿姨闲聊几句问问做法。
“要这块,肥瘦相间,层次分明。”林夕指着一块肉对摊主说,然后回头征询地看向陆辰希,“你看这块可以吗?”
陆辰希上前一步,目光在那块肉上扫过,点了点头,语气带着一丝专业的审度:“可以,厚度也合适。”
摊主大叔笑着打趣:“小姑娘很懂行嘛,小伙子也像个会吃的!”
林夕有些得意地冲陆辰希眨眨眼,他则回以纵容的微笑。
买完主要食材,林夕又兴致勃勃地拉着他去挑选水果和零食。她拿起一包薯片问他吃不吃,他摇头;她又拿起一盒包装精致的巧克力,他依旧摇头,却在她略有失望时,伸手拿过那盒巧克力放进了购物车。
“你不是不吃吗?”林夕诧异。
“给你买的。”他语气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实。
就是这样细微的、不经意的举动,一次次敲击着林夕的心房。他或许不擅长直白的浪漫,但他的关注和体贴,都融在了这些具体的行动里。
购物结束,两人手里都提满了大包小包,像是这座城市里最普通的一对,为了一餐饭而精心筹备。回家的路上,林夕絮絮叨叨地计划着晚上的菜单,陆辰希大部分时间安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关于火候或调料的技术性问题,气氛融洽得如同他们已经这样生活了许多年。
午后,陆辰希接了一个不得不接的电话,是周屿打来的,关于一个已投项目的常规进展汇报。他走到阳台,谈了大约二十分钟。林夕没有打扰他,只是在客厅里整理买回来的东西,偶尔能听到他低沉而简洁的指令声传来。
他回来时,脸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但林夕能感觉到他周身的气场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仿佛从纯粹的休假模式,短暂地切换回了部分工作状态。
“没事吧?”她递给他一杯水。
“没事。”他接过水杯,喝了一口,神色恢复如常,“一点常规跟进。”
他没有多说,林夕也没有多问。这是他们之间的默契,给予彼此足够的空间和信任。但她心里明白,完全的“断联”对他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那片商海的波澜,总会想方设法地涌向他。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假期的基调。傍晚,林夕系上围裙,开始在厨房里大展身手。陆辰希这次没有只做“监工”,而是实实在在地参与了进来,按照她的指挥,处理姜蒜,清洗蔬菜。他的刀工出乎意料地不错,切出的姜片薄厚均匀。
“没想到陆总还有这手艺?”林夕调侃道。
“在国外读书时,总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他轻描淡写地解释,手下动作不停。
厨房里烟火升腾,食物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红烧肉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酱色的汤汁浓稠诱人。林夕专注地调整着火候,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陆辰希站在她身侧,很自然地伸出手,用指尖替她拭去。
那微凉的触感让林夕微微一颤,回头看向他。他正垂眸看着她,厨房暖黄的灯光落在他眼底,晕染开一片深沉的温柔。没有言语,空气中却仿佛有甜蜜的丝线在悄然缠绕。
晚餐最终大获成功。红烧肉色泽红亮,软糯入味,得到了“陆评委”的高度肯定。两人对着几样简单却用心的小菜,慢慢吃着,偶尔交谈,大部分时间只是享受着这温馨的静谧。
饭后,陆辰希主动包揽了清洁工作。林夕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他挽起袖子,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熟练地冲洗着碗碟。这一刻,她忽然觉得,所谓幸福,或许就是这般模样——有人陪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与你分担琐碎,共享晨昏。
然而,宁静总是短暂的。当晚些时候,林夕洗完澡出来,发现陆辰希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面前摊开着她的笔记本电脑——他自己的设备为了彻底“断联”并未携带。屏幕亮着,显示的是一封邮件界面,发件人是《深度周刊》的主编。
林夕心里咯噔一下。她走过去,陆辰希抬起头,将屏幕稍稍转向她,脸色有些严肃:“刚才你的电脑提示有新邮件,我不小心点开了。是你们主编发来的,关于一个紧急的系列报道策划,点名希望你来牵头。”
林夕凑过去快速浏览邮件内容。是一个关于“某些科创企业在数据应用与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风险”的系列深度调查,涉及面广,敏感性高,时间要求也很紧。主编在邮件里措辞急切,显然非常重视这个选题,并且认为林夕之前关于青年心理和科技伦理的报道积累,使她是不二人选。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是沉重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她的假期,可能要被提前打断了。
陆辰希看着她瞬间变得复杂的神色,沉默了片刻,才开口,声音平稳:“你怎么想?”
林夕咬着下唇,内心挣扎。她渴望这个证明自己、深入核心领域的机会,但她也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与他共处的完整时光。
“我……”她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如何抉择。
陆辰希伸手,覆盖住她放在膝盖上、微微蜷起的手,他的掌心干燥而温暖。
“林夕,”他看着她,眼神深邃而包容,“记住我说过的,不要因为任何事,包括我,放弃你该有的光芒和机会。”
他顿了顿,继续道:“这个选题,切入点很准,也符合你一直关注的方向。如果你担心的是我们的假期……”
他沉吟了一下,做出了决定:“我可以把‘办公地点’临时转移到北京。你忙你的调查,我们晚上依然可以见面。只是模式需要调整一下。”
他没有要求她放弃,也没有表现出被工作打扰的不悦,而是迅速给出了一个务实且支持性的解决方案。他理解她的抱负,也尊重她的专业。
林夕看着他,心中的纠结瞬间被巨大的感动和释然所取代。他总是这样,在她面临抉择时,给予她最坚实的支持和最清晰的方向。
“可是……这样你的假期就……”她仍有顾虑。
“和你在一起,在哪里,做什么,都是假期。”他打断她,语气笃定,“只是换一种方式相处而已。”
他的话,像一阵暖风,吹散了她心头的最后一丝阴霾。她反手握住他的手,用力点头:“好。那我回复主编,接下这个任务。”
“嗯。”他颔首,唇角微勾,“需要什么资料或者数据支持,告诉周屿。”
静好的湖面,终究还是被工作的微澜所触动。但这一次,波澜并未打翻小船,反而让船上的两个人,更清晰地看到了彼此在对方生命航程中的位置——他们不仅是共享风平浪静的伴侣,更是能够互相支持、共同面对风浪的战友。
“七日”的假期,因为这个小插曲,即将开启一种新的模式。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似乎在这场微澜中,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淬炼和升华。未来的几天,将是忙碌与温情交织的挑战,但他们已准备好并肩面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他的掌心炽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