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里,一些好不容易重新开张的小商户更是抵触:
“老总,我们这小本生意,刚有点起色,这一走,铺子里的货全得糟践了!
鬼子来了也得有人做生意不是?他们总不能不让人活了吧?”
“就是,听说鬼子在保定、在北平,也没见把城里人都杀光啊?
咱们老老实实当顺民,兴许能躲过去呢?”
各种怀疑、侥幸、故土难离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大网,阻碍着动员的进程。
很多百姓宁愿相信鬼子或许会“讲点规矩”,或者认为灾难不会恰好降临到自己头上,也不愿轻易踏上前途未卜的逃亡之路。
面对这些困难,张大彪和他带来的干部、战士们心急如焚,却又不得不压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地、用最朴实的语言进行宣传和解释。
他们不再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找来那些从东北逃难过来、亲眼见过关东军暴行的人,让他们用血淋淋的事实诉说;
他们组织起刚刚成立的儿童团、识字班,让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告诉父母鬼子的残忍;
他们甚至将情报分析报告中关于阿南唯次在东北屠杀平民、使用毒气的部分,用大白话写成传单,挨家挨户地分发、讲解。
“老乡们!鬼子不是人,是畜生!他们杀人不眨眼啊!”
“想想黑岩旅团在集宁干的坏事!
这回来的关东军比黑岩更狠毒十倍!”
“房子没了可以再盖,地没了可以再种,人没了,就啥都没了!”
“跟我们走,部队保护你们!留下就是等死啊!”
声音喊哑了,嘴唇干裂了,腿都快跑断了。
干部和战士们穿梭在残破的街巷、散布的村庄,苦口婆心,甚至挨家挨户地去帮群众收拾东西,联系车辆牲口。
一些贫农最先接受,他们开始收拾简单的行囊,拖家带口地跟着部队派出的引导员走向集合点。
他们的行动,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或是家业难舍,或是心存侥幸,或是单纯地对未来感到恐惧,选择了留下。
无论干部们如何劝说,他们只是摇头,默默地把门关上,或者躲起来不见人。
经过连续两天两夜不眠不休、近乎极限的动员,当第一批关东军先头部队的枪声已经在东边隐约可闻时,最终统计上来的人数,让张大彪心里沉甸甸的。
只有大约七成的群众,愿意并且能够跟随部队向西转移。
“他娘的……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他嘶哑着嗓子,对身边的政委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沉重,
“通知部队,按预定计划,交替掩护群众转移!留下的百姓,唉……”
他知道,那留下的三成百姓,他们的命运,已然蒙上了一层浓重的、令人窒息的血色阴影。
而他和他的队伍,能做的,就是带着这七成信任他们的百姓,尽快、尽可能远地离开这片即将被战火和暴行彻底吞噬的土地。
在蜿蜒西行的人流之外,刚刚获得新生的张家口城本身,也陷入了一场规模空前、与时间赛跑的大撤离。
这不仅仅是一场人口的迁徙,更是一场关乎根据地生存根基的物资与工业力量的大转移。
命令下达,整个城市如同一个被惊动的巨大蚁巢,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刚刚在战火中初步恢复生机的街道,再次被各种车辆、骡马和肩挑背扛的人群填满,但这一次,方向是明确的——向西。
工厂的工人们在干部和部队人员的组织下,连夜拆卸着那些好不容易从废墟中清理出来、或者刚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宝贵机器。
车床、铣床、简易的发电机、甚至是修械所里那些笨重的铁砧和台钳,凡是能搬动的,都被小心翼翼地包裹、装车。
工人们满手油污,脸上带着不舍,却动作飞快,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就是未来的命根子,绝不能留给鬼子。
学校里,老师们匆忙地整理着为数不多的课本、教具,带着年纪稍大的学生们一起打包。
琅琅读书声暂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匆忙的脚步声和低声的叮嘱。
孩子们懵懂地跟着父母或老师,背上背着小小的包袱,里面或许只有几件换洗衣服和一本珍贵的识字课本。
各行各业也是如此。
药铺的郎中们带着珍贵的药材和简单的医疗器械;
饭馆的老板忍痛埋掉了无法带走的大缸和桌椅,只带上些许粮食和炊具;
甚至连街头的手艺人,也扛着自己吃饭的家伙什,汇入了迁徙的洪流。
能带走的物资,几乎被搜罗一空。
对于那些实在无法运输的大型设备或物资,人们则选择在城郊或隐蔽处挖掘深坑进行掩埋,或者巧妙地隐藏在废墟之中、地下室里,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重返家园时再将它们起出。
这座刚刚经历血战、满目疮痍的城市,许多被炮火波及的房屋还来不及修复,断壁残垣依旧触目惊心,此刻却要迎来又一次离别。
这种反差,让整个撤离过程笼罩在一种悲壮而压抑的氛围中。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选择离开。
除了那些因各种客观原因不愿远行的老弱病残,城中还有一部分人,是原本与日伪政权关系密切、在“亲善”活动中露过脸的家族或商户。
八路军进城后,他们表面上顺从,甚至也分到了一些“胜利果实”,但内心并未真正认同。
当撤离命令传来,他们大多选择了观望和敷衍,口头上应承,实际上却按兵不动,甚至暗中庆幸八路军的“败退”,幻想着能重新回到“蝗军”治下的“秩序”之中。
他们舍不得现有的宅院、铺面,更对关东军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最终,当庞大的转移队伍如同退潮般渐渐远去,喧嚣的张家口城再次变得空旷而死寂时,粗略统计,城中仍有大约一成的居民,因为种种原因
——主要是那些心怀侥幸的原“亲善”阶层和少数实在不愿行动的顽固
——选择了留下。
他们躲藏在门窗紧闭的屋舍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与此同时,城西的张家口机场也完成了最后的清理。
所有的航空燃油、备用零件、弹药、地勤设备,凡是能搬走的,都已经在严密护卫下,随着后勤车队运往后方。
曾经拥挤着“三头怪”和“木头鹰”的停机坪,如今空空荡荡,只剩下那条孤零零的跑道,在渐起的风中默然横亘,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昨日激烈的战斗。
这里,已经成了一座空巢,不再给可能前来报复的鬼子航空兵留下任何有价值的攻击目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