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碗口粗,笔直结实的。榛木、柞木最好,水曲柳也行。永强,友刚,你俩负责砍树。志清,立杰,你们去找藤条,要老山藤,越粗越韧越好。再多剥些椴树皮,搓成绳子备用。快。”
命令如山,众人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劳作中。
郭永强和王友刚抡起沉重的斧头,选择着合适的树木。
“梆!梆!梆!”
砍伐声在寂静的山谷中沉闷地回荡,每一次挥斧都耗费着巨大的气力,汗珠顺着他们古铜色的脸颊滑落,混合着血水,滴落在脚下的土地上。
刘志清和林立杰则钻入茂密的灌木丛,寻找着足够坚韧的野葡萄藤。
老藤缠绕在树上,极其难取,需要用刀小心割断,还要避免被带刺的植物划伤。
剥取椴树皮也是个细心活,要找到合适的树,环切、剥落,尽量保持树皮的完整和长度。
苏清风在处理好熊胆熊掌后,立刻加入了制作爬犁的核心工作。
他帮着张志强将砍伐来的树干进行修整,用斧头砍掉枝桠,将树皮粗略剥掉。
他们需要挑选两根最粗壮、最笔直的主干作为爬犁的“滑轨”,这决定了爬犁是否耐用和省力。
“不行,这根有暗疤,不结实,换一根。”张志强经验老到,敲敲打打就能判断木料的好坏。
没有锯子,只能用斧头一点点地砍出需要的长度和形状。
没有钉子,只能用最原始的榫卯结构。
用斧头和凿子在木料上开出榫眼和榫头,互相咬合。
这极其考验手艺和耐心。
“清风,你这榫头砍得太毛躁了,得再修修,不然受力不住,半路就得散架。”张志强一边忙活自己手里的,一边指点着苏清风。
苏清风抹了把汗,点点头,更加小心地用斧刃修整着木料的接口。
郭永强和王友刚砍够木头后,也加入进来,帮着固定横撑。
时间在紧张的协作中飞速流逝。
天色肉眼可见地暗了下来,林间变得模糊不清,寒意如同潮水般上涨。
众人的体力在持续消耗,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但没人敢停下。
终于,在忙碌了将近两个小时后,三个巨大、粗糙却异常结实的爬犁终于成型了。
每个爬犁都由两根主滑轨和数根横撑牢牢固定,用藤蔓和树皮绳反复捆绑,打上死结,看起来足以承受重压。
“快!往上装!”张志强声音沙哑地催促,时间不等人。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如何将这数千斤的重量弄到爬犁上?
“先弄这头公的。”张志强指挥道,“来,把撬棍拿来。垫上石头。一、二、三。用力。”
六个人围着公熊的尸体,将削尖的硬木棍插入熊身下,利用杠杆原理,喊着粗犷的号子,脸憋得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奋力向下压撬棍。
“起——”
熊尸微微晃动,却难以抬起。
“再来!都用上吃奶的劲儿!一、二、三!起——”
这一次,公熊沉重的前半身终于被艰难地撬起一点缝隙,王友刚和刘志清赶紧将几块扁平的大石头塞进去垫高。
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撬,一寸一寸地垫,再几人合力连推带拽,耗费了将近二十分钟,累得众人几乎虚脱,才终于将这头最重的公熊尸体弄上了第一个,也是最结实的爬犁上。
仅仅是这一头熊,就已经让爬犁的滑轨深深陷入了泥地里。
接着是母熊和那头最大的公野猪,被合力弄上第二个爬犁。
亚成年熊和另外两头相对小一些的野猪,则放在了第三个爬犁上。
每一个爬犁都像一座移动的肉山,装载到了极限。
捆绑又花费了不少时间和气力,必须确保货物在颠簸中不会散落。
当所有猎物终于固定好,所有人都累得瘫坐在泥地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连话都说不出来。
汗水早已湿透了几层衣服,冰冷的贴在皮肤上,山风一吹,寒彻骨髓。手臂和肩膀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腰背像是要断掉一样。
天色彻底黑了下来。
墨蓝色的天幕上,几颗寒星开始闪烁,发出清冷的光。
林间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只有远处偶尔传来,令人心悸的狼嚎,提醒着他们所处的环境。
“不能歇了,走!”张志强强行支撑起疲惫不堪的身体,声音因为脱力而有些发飘,“两人一组,轮流拉爬犁。清风,立杰你在最前面探路,拿根长棍子,边探边走,注意坑洼和陡坡。永强,你断后,机灵点。都把精神给我打起来。现在才是拼命的时候。”
林立杰有手电,这样可以照着点。
苏清风和林立杰负责拉第一个,走在最前面。
张志强和郭永强拉第二个,刘志清和王友刚拉第三个。
“一、二、三!走!”
低沉的号子声在黑暗的山林中响起,带着一种悲壮的意味。
六个人咬紧牙关,将粗糙浸水的藤绳死死勒进早已酸痛不堪的肩膀,身体前倾到几乎与地面平行,奋力向前迈步。
“噗嗤……咕叽……”
爬犁沉重的底座深深地陷入湿软泥泞的地面,每一次拖动,都像是在与大地进行一场拔河比赛。
阻力大得惊人,往往需要耗尽全身力气,才能将爬犁从泥坑里“拔”出来,向前挪动一小步。
尤其是在上坡或者遇到裸露的树根、石块时,简直寸步难行,需要前面拉、后面推,吼着号子,一次次冲击才能通过。
“不行了……真的……拉不动了……”王友刚第一个哀嚎起来,他感觉自己的肺都要炸了,肩膀火辣辣地疼,仿佛绳子已经勒进了骨头里。
他脚下一软,差点跪倒在泥地里。
“坚持住。友刚。不能停。”张志强自己也快到极限了,但他不能倒下,他嘶哑着鼓励,“想想这些熊肉能换多少东西。”
“换……换他娘……也得有命……回去换啊……”王友刚带着哭腔嘟囔,但还是挣扎着重新扛起了绳子。
苏清风在前面探路也同样不易。
黑暗笼罩着一切,他只能凭借手微弱电亮光,以及手中木棍的触感来判断前方的路。
手电的电池应该是用久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年代,打猎后我成村里香饽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