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
要在这十天内拿下安康镇周边十几座日军小据点,虽然这些据点规模不大,有的甚至只是一座孤立的炮楼,但这听起来还是让人难以置信。
特训队员们一边跃跃欲试,一边心里有些发虚。
这是特战队的第一次战略任务,目标竟如此大胆——清除鬼子据点,这可是连一些主力团都不敢轻易碰的任务。
教官是不是太有自信了?
王风当然能从他们的神情中看出些端倪。
但他没有打算多说什么鼓劲的话。
他心里清楚,再多的言语,也比不上带着他们真刀真枪地打几场胜仗。
信心,永远是在一次次成功中建立起来的。
他对队员们说:“现在可以回去休息了。明早老地方集合,作战计划正式启动。还有一点,我之前说过,这两个月的特训成果,我会进行考核。而考核的方式,就在这次攻打日军炮楼的行动中。”
“考核通过的,就能加入我向团长提议组建的新一团特战队。失败的,就无缘特战队。”
周大牛问:“教官,特战队到底是什么?”
王风答:“是由最精锐的战士组成的小队,专门执行高难度作战任务。更详细的内容,等你们真正加入的时候,我才会告诉你们。”
这句话让所有人顿时紧张起来。
他们谁也没想到,即便经过两个月的特训,也不一定就能成为特战队的一员。
两个月的训练,他们已经明白,教官口中的特战队,将是怎样一支强大的队伍。
如果错过了,那将是终生的遗憾。
所以,这一战,他们必须拼尽全力。
而王风心中自有打算。
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记忆,清楚地知道,未来最精锐的力量就是像特种兵、特战队这样的存在。
眼下他手里只有一班人马,要快速提升战斗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造出一支初步成型的特战队。
王风对李云龙的脾性早已摸得透彻。
只要能拿出成绩,一切好说。
他怔了怔,心里泛起一阵波澜:特种部队……还真是叫人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
侦查踩点这事,重要得很。
可以说,接下来几天特训队的表现,全看这一环做得扎实与否。
天还没亮透,王风就带着整个特训队出发了。
他手里握着一个老式望远镜,是上回在柳庄打掉日军小队后,从伪军那里顺来的。
日式十三年式,放大倍率只有六倍,物镜才18毫米,出瞳直径也才3毫米,光线一暗,效果就差得不行。
哪怕是黄昏时分,用它看东西也比不上肉眼来得清楚。
当初拿到手的时候,王风就没瞧上眼。
李云龙倒是一眼就爱上了,说什么也不肯放手。
这次要远距离侦查鬼子据点,不能暴露行踪,又必须把情况摸清楚。
王风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找李云龙借。
结果李大团长脸一沉,说啥都不答应。
王风急了,只好搬出杀手锏:“团长,您是识货的人,这望远镜倍率小,天一黑啥都看不见。这可是日军下级军官才用的便宜货。您要是借我几天,我一定给您换一个更好的。”
李云龙这才咧嘴笑了:“三愣子,老子我哪是那小气的人?不就是个望远镜嘛!听说还是从一个尉官那儿搞来的,拿去用吧。”
王风高兴坏了:“谢谢团长!”
李云龙把望远镜递过来:“鬼子少佐的望远镜老子借你了,啥时候搞到了记得还我。”
王风:……
李云龙瞪他一眼:“你看啥看?告诉你,老子活这么大,没人敢欠账不还。你可得记住了,到时候别赖账。”
王风回想起刚才那段借望远镜的对话,心里直发笑。
他突然有点替楚云飞担心了。
日后若是和李云龙打交道,想玩点心眼,怕是很难占到便宜。
把这些琐事抛到脑后,王风集中精神。
天色已经泛白,远处鬼子据点的炮楼像星星一样散开,环形分布,控制范围不小。
日军在战略上的确不简单。
原本三个月拿下中国的狂言,在顽强抵抗中破灭之后,他们也逐渐面对现实。
中国太大了,战略纵深远超想象,即便占了东三省,他们依旧觉得这片土地望不到边。
再加上太平洋战场抽调兵力,日军的部署,只能分散在这片广袤土地的各个角落,显得捉襟见肘。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分散兵力的作用,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日军,按照老师的阵地战和堑壕战理念,结合中国地域辽阔的特点,建造了大量碉堡和炮楼。
在王风眼里,这些防御工事已经过时。
不说别的,只要有一门山炮,一发炮弹轰过去,炮楼里的鬼子和伪军就得哭爹喊娘。
这种龟壳式的防御,看似牢不可破?
其实更像是瓮中捉鳖。
王风苦笑一声,意识到自己有些想当然。
这还是抗战初期,别说一个主力团,就算是连掷弹筒都未必配备齐全。
因此,这些看起来落后的碉堡和炮楼,却成了八路军难以攻克的难题。
特别是在战争早期,为了拿下一个据点,往往要付出惨重代价,倒在炮楼枪口下的战士不计其数。
王风压下心头思绪,他明白无法改变整场战争的残酷,那就从眼前做起。
他要用行动告诉晋西北土地上的敌人,他们引以为豪的堡垒,在特训队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狗。
离安康镇西边那个小村子的据点越来越近了。
鬼子的炮楼建得高,视野开阔。
加上他们用极其严苛的方式,清理了前方所有遮挡物,留下一大片空地。
只要再靠近一点,特训队就很容易暴露。
王风指着前方一个背坡说:“不能再前进了,再走就会被炮楼里的哨兵发现。看到那块背坡了吗?我们就在那儿侦察。”
队员们跟着王风摸到那处背坡。
背坡有一个超过人高的隆起,大家趴下来,只露出半张脸,远远盯着日军的炮楼。
李海低声说:“这个位置太妙了,从这里盯梢,鬼子根本发现不了我们。他们也太傻,不然早把这土坡铲平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