圾邮件像蝗虫似的堵了征文邮箱,点开全是乱码和广告;论坛上更脏,有人p了张假的“国外网站设计图”,说“星辰中文网抄的”,底下一群小号跟着骂,把原创的名声往泥里踩。
王硕领着俩志愿者,手指在键盘上戳得飞快,屏幕上全是待清理的邮件,额角汗直流:“妈的!这群人阴魂不散!就是想把咱名声搞臭,让作者读者都不敢来!”
林晓站在服务器旁,听着机箱嗡嗡的响,眼神冷得没温度。对手的招儿下三滥,却戳在软肋上——耗精力,毁信誉,拖慢他们的节奏。
“先清邮件,发辟谣公告,找论坛版主删造谣帖。”林晓语气平得像陈述流程,“但这些都是临时的,治标不治本。”
他转过身,看向刚忙完防火墙、眼窝发青却眼里有光的刘洋团队,指尖敲了敲机箱:“光防没用,得主动出击。我们要搞个他们学不会、赶不上的技术优势——让他们就算抄走模式,也留不住人。”
“林晓,你有主意了?”刘洋推了推眼镜,往前凑了凑,瞬间来了精神。
“读者来咱站,一开始是冲我的书。”林晓蹲下来,指着后台的访问数据,“但更完章就走,留不住人咋办?咋让他们发现别的好书?”
王硕插了句:“靠榜单啊!推荐票榜、点击榜,不都能看吗?”
“榜单太死了。”林晓摇头,“喜欢《飘邈》这种大世界观的读者,可能也爱读同类的书,但榜单不会主动推给他——得让网站‘懂’读者,主动把他可能喜欢的书递到跟前。”
“让网站‘懂’读者?”张明抓了抓头发,一脸懵,“这咋弄?跟算命似的?”
李静托着下巴,眼睛亮了点:“是不是像图书馆?把同一类的书放一块,但更主动——读者刚看完这本,就把类似的塞给他?”
“对,还要更准,按每个人的喜好来。”林晓点头,语速快了点,“咱搞个功能,叫‘猜你喜欢’——先给每本书贴标签,比如‘修真’‘热血’‘慢热’;读者收藏、投票给哪类标签的书多,系统就自动在他主页推同标签的其他书。”
这话一出口,屋里瞬间静了——1997年,这想法跟天方夜谭似的,却让所有人都觉得“要是成了,绝对牛”!
刘洋倒吸一口凉气,眼镜滑到鼻尖都没顾上扶:“这得搞用户画像、作品标签,还得算相似度……理论上能成,但要算的数据太多,对数据库要求高!”
“先搞最简单的,不用太复杂。”林晓早有打算,“手动给现有书贴标签,先凑合用;算法也不用精,能按标签匹配就行——先跑起来,再慢慢优化。”
“牛逼!这招绝了!”王硕拍着大腿喊,刚才的气全消了,“别的站肯定搞不来,这就是咱的护城河!”
说干就干。林晓立马分任务:“刘洋盯算法逻辑和数据库;张明帮他优化查询,别卡壳;李静带志愿者贴标签,把现有书全标上;胖子设计前端,就放个人主页底下,别挡着阅读。”
团队瞬间动起来——刘洋抱着键盘蹲在地上改代码,张明盯着数据库日志没挪窝,李静领着志愿者趴在桌上贴标签,连喝水都顾不上。陈启明听说这想法,也远程发了几条算法思路,帮着避坑。
林晓趁晚上,调了【未来资讯】,输“协同过滤 推荐算法 基础原理”——蹦出来的碎片虽乱,“用户行为相似”“物品关联”“数据稀疏”几个词,却像指路的灯。他跟刘洋聊技术时,“随口”把这些点揉进去:“要不要试试按读者看的书的相似性推?比如A和b都喜欢‘修真热血’,A还看了c,就把c推给b。”
熬了三个通宵,一个简陋到掉渣的“同类推荐”模块,总算在测试服跑通了——没有花里胡哨的界面,就在读者主页底下一行小字:“根据你喜欢的书,推荐这些:”,后面跟仨带同标签的书链接。
上线第一天,数据就炸了——有推荐的用户,看的页面多了,待的时间也长了。虽然常推错,比如把“修真”推成“武侠”,但读者评论全是惊喜:
“哈哈!虽然推错了,但这站还挺贴心,知道我喜欢看打怪的!”
“这个好!再也不用翻榜单找书了,省事!”
“星辰网越来越牛了!别的站都没这功能!”
核心用户的口碑慢慢回来,技术优势总算扎了点根。团队里的人都松了口气,连刘洋都靠在椅背上,笑出了黑眼圈。
可刚歇没半天,王硕捏着张稿纸跑进来,脸皱成一团,跟捏着烫手山芋似的:“林子,征文投稿里……有篇不对劲的。文笔烂,故事老套,但里面‘古神阵’的能量转法,跟你《飘邈》早期的废稿……太像了!”
林晓抓过稿纸,目光扫过那段描述,手指瞬间顿住——这转法是他当初写废稿时瞎琢磨的,没跟任何人说过,连王硕、刘洋都不知道!
他猛地抬头,眼神冷得发狠:“立刻查!投稿者的Ip、注册信息、绑定邮箱,能挖的全给我挖出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97我有超级阅读器爽翻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