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门诊楼的玻璃门被猛地撞开时,林晓正在地下室整理标注模板。“砰” 的
一声巨响顺着楼梯飘下来,紧接着是老人的嘶吼和家属的哭喊声。她心里
一紧,刚站起来,就见张建国脸色铁青地冲进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啪” 地摔在她桌上。
“你自己看!” 张建国的声音发颤,指尖点着纸上的字,“AI 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市医院查出来是早期胃癌!这就是你天天改标注的结果?明天就停了这破项目,免得再害人!”
林晓捡起纸,是 AI 诊断报告,患者是 68 岁的王大爷,照片上的老人满脸皱纹,眼神里满是绝望。她手指抖着翻到 “症状描述” 栏,上面只写着 “腹痛、反酸”,可记忆里王大爷早上来门诊时,明明跟护士说过 “最近拉黑便、吃不下饭”—— 这些关键症状全没录进去!
“主任,不是 AI 的问题!” 林晓猛地抬头,声音带着急意,“王大爷的关键症状漏录了,我现在就去找家属核实!”
“核实什么?人都闹到大厅了!” 张建国扯了扯领带,语气里满是疲惫,“县医院本来就没钱,这下好了,要是家属闹到卫健委,项目肯定保不住!”
林晓没再争辩,抓起报告就往门诊楼跑。大厅里已经围了不少人,王大爷被儿子架着,手里还举着报告,声音嘶哑:“我跟护士说我拉黑便,她嫌我啰嗦,说‘机器就认这几项’,不让我多说!现在好了,癌都耽误了!”
林晓挤进去,扶住王大爷的胳膊:“大爷,我是 AI 项目组的,您跟我说说,当时护士具体怎么说的?”
王大爷的儿子红着眼眶接过话:“护士拿着平板问‘疼不疼、反酸不反酸’,我爸说‘拉黑便、瘦了十斤’,她不耐烦地说‘这些机器不认,别瞎说了’,就直接填了‘腹痛、反酸’。”
林晓的心沉到谷底 —— 果然是症状漏录。她拿着报告找到张建国,把家属的话重复了一遍,又翻出王大爷的门诊登记表:“主任,您看,登记表上有‘黑便’的记录,但没进 AI 系统。给我 3 天时间,我翻医院 5 年的胃癌病历,找出 AI 对农村老人的识别漏洞,要是找不到,我主动辞职。”
张建国盯着她通红的眼睛,沉默了半晌,叹了口气:“3 天,找不到就停项目。”
当天晚上,林晓抱着笔记本扎进了病案室。铁柜里的病历按年份码得整整齐齐,积着薄薄一层灰。她从 2018 年的病历开始翻,每份都仔细看 “症状描述”“确诊时间”“患者职业”,遇到农村患者的胃癌病历,就单独抽出来,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信息。
病案室的灯昏黄又刺眼,林晓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抬头看墙上的时钟,已经凌晨
一点了。桌上的病历堆成了小山,她数了数,农村患者胃癌病历已经找了 86 份。指尖划过
一份 2021 年的病历,患者是 72 岁的李奶奶,症状写着 “黑便、体重骤降、食欲差”,AI 当时的诊断是 “胃溃疡”,后来去市医院确诊为早期胃癌 —— 跟王大爷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林晓突然意识到什么,拿出之前整理的 “农村患者胃癌症状统计”,越看越心惊:127 份病历里,83% 的老人都有 “黑便、体重骤降” 的症状,可 AI 系统的 “胃癌症状选项” 里,只有 “腹痛、反酸、烧心”3 项,连 “黑便” 这个最典型的信号都没有。
她打开电脑,调出康医科技二代系统的 “症状库”,翻遍了 “消化系统疾病” 分类,果然没找到 “黑便” 选项。周教授说的 “数据偏见” 突然在耳边响起 —— 康医科技的训练数据里,农村患者样本本来就少,连症状库都没考虑农村老人的实际情况,这系统怎么可能准?
“你怎么还在这儿?” 周涛突然出现在病案室门口,手里拿着两个包子,“我猜你没吃饭,特意给你带的。”
林晓接过包子,咬了一口,没什么味道。她指着屏幕上的症状库:“周哥,你看,系统里根本没有‘黑便’选项,农村老人的典型症状都没收录,怎么可能不误诊?”
周涛凑过来,沉默了几秒:“之前康医科技的人说,这些症状‘不具有普遍性’,没纳入标准库。现在看来,是他们根本没调研农村患者。”
林晓关掉电脑,看着桌上的 127 份病历,突然觉得一阵发凉。这些泛黄的纸页里,藏着多少被误诊耽误的患者?王大爷还算幸运,及时去了市医院,要是换成其他没钱去市里的老人,后果不堪设想。
她把病历放回铁柜,锁好病案室的门。凌晨的走廊空荡荡的,只有脚步声在回响。林晓摸出手机,给周教授发了条消息:“老师,康医二代系统的症状库没有农村老人胃癌的典型症状,我该怎么说服他们修改?”
没等周教授回复,手机先弹出一条康医科技的推送:“三代 AI 诊疗系统全新上市,新增‘农村患者专属识别模块’,精准识别率提升 30%……”
林晓盯着推送,突然明白过来 —— 康医科技不是不知道农村患者的需求,是故意把关键功能留在三代系统里,用二代的缺陷逼基层医院升级。她攥紧手机,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王大爷的误诊,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个 “设计好的漏洞”。
回到地下室,林晓打开笔记本,在之前的三行字下面又加了一行:“4. 康医三代系统新增农村患者模块,二代系统故意缺失关键症状选项”。写完她看着这四行字,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 —— 王浩作为二代系统的核心研发,会不会早就知道这些漏洞?母亲当年的误诊,是不是也跟这 “故意缺失” 有关?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林晓趴在桌上,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症状库,突然很想知道,当康医科技的人看到这些被误诊的患者时,会不会有一丝愧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AI误诊害我妈我反优化全县医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