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章 镜光暗影
王老栓揣着定心丸千恩万谢地走了,陈小乐脸上的笑容却淡了下来。他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对张衙役吩咐:去,把王捕头叫来。
不多时,王捕头快步走进来,脸上还带着熬夜审讯的疲惫,眼神却亮得吓人:大人,都安排妥了。那几个活口分三处关押,口供也备份藏好了。
陈小乐点点头,周家这次赔了夫人又折兵,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你说,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出招?
王捕头拧着眉头想了想:明的不行,怕是还要来暗的。要不俺再调一队人,日夜守着工坊?
防不胜防啊,总不能让兄弟们一直绷着这根弦。得想个法子,让他们不敢再打工坊的主意。
正说着,石头兴冲冲地捧着一个锦盒进来:大人您看!锦盒里躺着三面大小不一的玻璃镜,最大的足有脸盆大小,光可鉴人。
当第一面巴掌大小、光可鉴人的玻璃镜从城北小院最机密的工坊里端出来时,就连亲手打磨它的那个沉默徒弟,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手抖得几乎捧不住那木质的托架。
这玩意儿,跟宫里贵人们用的那种模糊不清、还带着麻点的铜镜,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镜面清澈得像一汪凝固的秋水,纤毫毕现,连眉毛末梢最细小的绒毛都照得清清楚楚。
张衙役凑过来一看,惊得往后一跳:俺……俺滴个亲娘诶!俺……俺脸上这坑,以前咋没觉得这么明显呢?还有这、这连汗毛都照得清!
陈小乐看着张衙役那副怀疑人生的模样,心里那点因为周家搞事而积攒的郁气,总算散了些。他拿起另一面稍大些的镜子,对着自己照了照。镜中的青年,眉眼间少了些初来时的青涩,多了几分沉静与……嗯,熬夜太多的憔悴。
“怎么样?把这东西,放到苏姑娘在州府的铺子里去,标价一百两,你说有人买吗?”陈小乐故意问道。
“一百两?!”张衙役尖叫起来,声音都劈了叉,“大人!这……这得是多大一户人家一年的嚼谷了!谁……谁舍得啊?”
“呵。”陈小乐轻笑一声,将镜子小心放下,“你错了,老张。对于买得起它的人来说,一百两,买的不是镜子,是‘清清楚楚看清自己脸上每一道皱纹’的资格,是‘比别人先一步拥有仙家宝物’的体面。这东西,就不是卖给普通老百姓的。”
他吩咐石头,目前所有的玻璃原料和人力,优先保证镜子的生产,大小规格弄个三五种,最大的能照全身,最小的可以随身携带,包装要用最上等的锦盒,里面衬上丝绸。
“记住,告诉下面的人,这东西,咱们不叫‘玻璃镜’。”陈小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就叫……‘琉璃宝鉴’!对外就说,是偶得海外仙方,采集日月精华,于琉璃之中炼出真影,方能如此清晰。”
陈小乐端详着镜子,忽然问道:石头,若是让你现在每月做五十面这样的镜子,可能办到?
五十面?石头瞪大眼睛,原料倒是不缺,就是这打磨太费工夫,怕是......
若是专门组建一个打磨作坊呢?陈小乐追问,把打磨的工序拆开,有人专管粗磨,有人负责细磨,最后再由老师傅抛光。
石头眼睛一亮:这法子好!就像咱们打造农具那样分工!要是再改进改进工具,一个月百十面也不在话下!
陈小乐当即拍板,你马上从工坊里挑二十个手最稳的工匠,专门成立一个镜坊。记住,所有参与镜坊的工匠,工钱翻倍,但也要签死契,若是泄露半个字......
他虽未把话说完,但眼中的厉色让石头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大人放心,俺晓得轻重!
三日后,第一批二十面精心打造的玻璃镜悄悄运出清河县。与此同时,州府最繁华的街市上,玲珑阁悄然开张。
开张当日,苏小小只邀请了三位相熟的富商夫人前来品茶。当侍女捧出那面最大的玻璃镜时,几位见多识广的夫人都惊呆了。
这、这是何等宝物?一位夫人颤抖着手抚摸镜面,竟比铜镜清晰百倍!
此乃海外仙方所制的琉璃宝鉴。苏小小浅笑盈盈,全天下独此一家,每月只得十面。
物以稀为贵。不过半日功夫,玲珑阁有仙镜的消息就传遍了州府上流圈子。等周家的人得到消息赶去时,当月的十面镜子早已被预订一空。
岂有此理!周府书房内,周文渊狠狠将茶盏摔在地上,一群废物!连这等大事都后知后觉!
管家周福战战兢兢地禀报:老爷,听说那镜子一面就要卖二百两,还供不应求。陈小乐这是要断了咱们的财路啊!
周文渊脸色阴沉:他以为靠这些奇技淫巧就能翻身?做梦!去,给京城去信,就说清河县令陈小乐私造违禁之物,意图不轨!
老爷三思啊!周福急忙劝阻,如今七皇子正看重他,没有真凭实据,贸然弹劾只怕......
那就给他制造证据!周文渊眼中闪过狠毒之色,去黑市找几个亡命徒,把制作镜子的方子给我弄来!记住,要活的工匠!
就在周家暗中布局之时,清河县却是一片欣欣向荣。
镜坊的工匠们很快掌握了分工合作的要领,打磨镜子的速度越来越快。陈小乐趁机推出大小不等的三种规格,最小的梳妆镜只要五十两,顿时连寻常富户也趋之若鹜。
源源不断的银钱流入县衙库房,陈小乐却分文未动,反而贴出告示:所有镜坊收益,悉数用于农具合作社与水利修建。
告示贴出的当天,王家坳的王老栓就带着几个老农找上门来,二话不说就要磕头。
使不得!陈小乐连忙扶住,老人家这是做什么?
大人!王老栓老泪纵横,原先还有人嚼舌根,说大人忘了根本。现在大伙儿都明白了,大人赚这些银子,都是为了咱们庄稼人啊!
看着老人们感激涕零的模样,陈小乐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前世在基层调研时,那些淳朴的乡亲也是如此容易满足。
放心吧。他郑重承诺,只要我陈小乐在清河一天,就绝不会让乡亲们饿肚子。
送走王老栓等人,陈小乐独自登上县衙最高的望楼。夕阳西下,城北工坊炊烟袅袅,更远处的田野里,农民们正在引水灌溉。新修的水渠在夕阳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是用卖镜子的银子刚刚修建的。
大人。王捕头不知何时来到身后,刚得到消息,周家派人去了黑市,怕是又要使坏。
陈小乐望着远方,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让他们来。传令下去,镜坊的守卫增加一倍,所有生面孔靠近工坊一律盘查。
他顿了顿,又道:给苏姑娘去信,让她在州府放出风声:就说永王府对琉璃宝鉴很感兴趣,正在询价。
王捕头一愣:永王府?大人,咱们何时与永王府......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陈小乐轻声道,周家不是要在官场上做文章吗?那就让他们猜猜,咱们背后到底站着谁。
暮色渐浓,清河县华灯初上。镜坊里依然灯火通明,工匠们在为下一批镜子做最后的打磨。水车在河边吱呀转动,带动着工坊里的机械。更远处,新开辟的试验田里,堆肥正静静发酵。
明镜照出的不仅是容颜,更照出了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而在光鲜表象之下,暗流依旧汹涌。陈小乐知道,他与周家的这场较量,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这个师爷很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