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北疆的烂摊子
从七皇子府出来,被外面的冷风一吹,陈小乐才感觉后背凉飕飕的,竟是刚才在屋里不知不觉出了一层细汗。
去北疆安远镇。
这事儿听着就透着一股子凶险。那地方,在张衙役这些京城土着嘴里,就是“鸟不拉屎、专流放罪囚”的苦寒之地。连赵顺在回去的马车上,都难得地沉默了半晌,才斟酌着开口:“大人,北疆苦寒,民风彪悍,更兼军镇势力盘根错节,此去……怕是比永定河要艰难数倍。”
陈小乐何尝不知?永定河的对手再阴险,也是在京城脚下,规矩明面上还得讲几分。可北疆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讲究的就是个弱肉强食,他一个空降的文官,去了能不能站稳脚跟都是问题。
“再难,也比留在京城当靶子强。”陈小乐揉了揉眉心,“七皇子有句话没说错,手里没点实在东西,咱们就是砧板上的肉。周家这次没能得手,下次呢?下下次呢?总不能次次都指望陛下和七皇子回护。”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一想到真要离开这繁华京师,去那传说中八月就飞雪的地方,张衙役就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小声嘟囔:“俺这老寒腿,到了那儿不知还顶不顶用……”
接下来的几天,陈小乐一边在工部办理交接——其实也没多少可交接的,他那个郎中的位置还没坐热乎,手头的事早被钱郎中人瓜分干净了——一边让赵顺想方设法去搜集所有关于安远镇的资料。
资料少得可怜,而且越是了解,心就越沉。
安远镇,说是镇,实则管辖着边境线上数百里的一片区域。名义上最高长官是镇守将军,但其下各级军官多是世袭,关系网盘根错节,几乎自成一体。近年来,朝廷对其控制力越来越弱,军备松弛,兵额空饷严重,军户逃亡屡禁不止。更麻烦的是,那里胡汉杂处,冲突不断,北面的黑狼部落近年有统一草原之势,时常南下劫掠,边境烽火时起。
“就是个四面漏风的破屋子。”陈小乐放下最后一份卷宗,下了结论。
任命旨意下来得比预想的还快。没有升迁,平调为“安远镇节度判官”,掌民事、刑狱、粮饷,品级还是正五品,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明升暗贬,发配边疆了。
来宣旨的太监态度也淡了许多,远不如上次热情。
工部同僚们前来“道贺”的场面更是精彩,钱郎中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陈大人年轻有为,此去边镇,正是大展拳脚之地啊!我等在京城,静候佳音!”那嘴角的笑意都快压不住了。
陈小乐也懒得跟他们虚与委蛇,应付几句便罢。
离京前,他去见了韩承一面,这位户部主事倒是真心替他担忧。
“陈兄,安远镇的水,深得很!”韩承压低声音,“那里每年的粮饷军械,账目都是一笔糊涂账,兵部、户部都懒得去细查,牵扯太大。你此去,第一要务是保全自身,切莫急于求成,触动太多人的利益。”他顿了顿,补充道,“尤其是掌管粮饷的转运使,和当地的几个大家族,关系匪浅,你得多加小心。”
“多谢韩兄提醒,我记下了。”陈小乐拱手,这份情他得领。
出发这天,天色灰蒙蒙的。陈小乐没多少行李,主要带上了赵顺精心整理的技术资料、图纸,以及部分关键的“清河标准”样品和那套物料管理册子,张衙役看着住了没多久的小院,有些恋恋不舍。
“别瞅了,走吧。”陈小乐拍了拍他的肩膀,“京城再好,不是咱的家。说不定啊,在那北疆,咱们能弄出个比京城还舒坦的地界。”
马车辚辚,驶出生活了数月的京城,陈小乐回头望去,那巍峨的城墙在晨曦中渐渐模糊。
没有多少送行的人,倒也清净。他知道,这一去,便是真正离开了权力中心,踏入了一片未知的凶险之地。但他心里并无多少恐惧,反而有种挣脱了蛛网般的轻松,和一股即将在空白画卷上挥毫的期待。
路,是人走出来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这个师爷很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