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口,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徐达、汤和、李文忠,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朱棡的身上。
蓝玉那把刀斩断常遇春佩刀的画面,实在太震撼了。
对于这些武将来说,一柄神兵利器的诱惑,比什么金银财宝、绝世美女都要大得多。
朱棡看着这群未来的国公、侯爷,此刻一个个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
一个雄浑有力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瞧瞧你们这点出息!”
朱元璋大步走过来,没好气地在常遇春的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
常遇春缩了缩脖子,却不敢躲。
“一个个都是统兵数万的大将军,为了把刀,脸都不要了。”
朱元璋嘴上骂着,脸上却带着止不住的笑意。
他走到朱棡身边,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神里满是骄傲。
“好儿子,咱家不差这点东西。”
他转过头,环视着徐达、汤和等人。
“你们这帮老兄弟,都是跟着咱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没你们,就没咱朱元璋的今天,更没有这大好的局面。”
他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感慨。
“不就是刀吗?”
“棡儿,给你的叔叔伯伯们,一人打一把!”
“就当是咱,赏给他们的!”
这话一出,全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主公英明!”
“谢主公!”
徐达、汤和等人齐齐单膝跪地,声音洪亮,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他们心里清楚,这刀是朱棡造的,但朱元璋这话,是给足了他们面子。
“都起来,像什么样子。”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汇聚到了朱棡身上。
朱棡微微一笑,对着众人拱了拱手。
“爹说的是。”
“各位叔叔伯伯劳苦功高,理应配上最好的兵器。”
“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他答应得干脆利落。
这可不是简单的打几把刀。
这送出去的,是人情。
他的目光从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这些熟悉又陌生的脸上扫过。
这些可都是未来大明朝的擎天之柱。
也是历史上,被自家老爹屠戮清洗的对象。
虽然现在一切都还未发生,但朱棡不能不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他不是太子朱标。
想要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活下去,活得更好,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力量。
而这些手握兵权的悍将,就是最粗壮的大腿。
现在用几把刀,就能换来他们的人情,这笔买卖,简直赚翻了。
朱棡的心思,这些征战沙场的大将们自然猜不到。
他们只听到朱棡亲口答应,一个个顿时喜上眉梢。
“哈哈哈,殿下爽快!”
常遇春第一个跳了起来,蒲扇般的大手“啪”地一声拍在自己胸口,震得盔甲作响。
“殿下!以后但凡有事,您吱一声,俺老常的这条命就是你的!”
“谁敢动您一根汗毛,俺老常第一个拧下他的脑袋当夜壶!”
他这话说得粗俗,却代表着最真挚的承诺。
“常黑子说的对!”
汤和也凑了上来,满脸笑容。
“殿下,以后谁敢找您麻烦,先问问我老汤的拳头答不答应!”
徐达性子沉稳,没有他们那么咋呼。
他只是对着朱棡,郑重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殿下厚爱,臣,没齿难忘。”
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分量十足。
“日后,但凭殿下驱使。”
李文忠作为朱棡的表哥,更是与有荣焉。
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朱棡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欣慰。
“三表弟,你做的很好。”
“多谢了。”
看着这群大将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承诺,朱元璋捋着胡须,笑得合不拢嘴。
儿子有本事,还懂得收买人心。
他这个当爹的,脸上也有光。
不远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还有两个人。
李善长与刘伯温。
李善长看着那热闹的场面,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
刘伯温的目光,落在被众将簇拥着的朱棡身上。
这位三殿下,年纪轻轻,却已锋芒毕露。
不仅能造出神兵利器,更能轻易收获这满营悍将的忠心。
徐达、常遇春这些人,是何等人物?
那都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骄兵悍将,眼高于顶。
可现在,他们却对一个少年郎俯首帖耳,甚至许下性命相托的承诺。
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从刘伯温心底浮现。
玄武门。
那个浸透了手足之血的宫门,在他的眼前闪过。
他不由得想到了远在金陵的太子朱标。
太子仁厚,这是好事。
可未来的君王,光有仁厚,够吗?
他能镇得住这些骄兵悍将吗?
他能压得住这位光芒万丈的三弟吗?
刘伯温的心,猛地一沉。
他下意识地想要开口,想对身边的李善长,甚至是对主公朱元璋说些什么。
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大元的残余势力还在苟延残喘,天下尚未一统。
现在,最需要的是团结。
任何可能引起内部猜忌的言论,都是在动摇军心,动摇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刘伯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那份沉重的忧虑,压在了心底最深处。
“老刘,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李善长发觉了他的异样,笑着开口。
“怎么,看他们一个个都有神兵利器,你这个神算子也眼红了?”
他开了个玩笑,想缓和一下气氛。
刘伯温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我一个握笔杆子的,要刀何用。”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朱棡,这一次,眼神里的忧虑变成了复杂的感慨。
“只是感慨,三殿下,真乃少年英雄啊。”
“是啊。”
李善长抚着长须,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有此麒麟儿,乃主公之幸,亦是我等大业之幸。”
……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大军得胜,班师回朝。
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扶老携幼,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当大军缓缓入城时,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冲天而起。
“吴王千岁!”
“大军威武!”
然而,在无数的欢呼声中,有一个名字被提及的次数,甚至隐隐超过了主帅朱元璋。
“三殿下!”
“是三殿下!朱棡殿下!”
“殿下看这边!”
朱棡骑在马上,跟在朱元璋身后。
他听着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喊,心中泛起波澜。
无数的鲜花、手帕从酒楼的窗户、从人群中抛洒而出,落在他和他的坐骑身上。
那些平日里待字闺中的少女们,也大胆地探出头来,目光灼灼地追随着他的身影。
朱棡的形象,在百姓的口中,已经被塑造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算无遗策的少年神人。
他的传说,传遍了金陵的每一个角落。
而在金陵城无数怀春少女的心中,那个理想夫君的模糊影子,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名字。
朱棡。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