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太原国公府的议事厅内早已人声鼎沸。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砖地面上,映得满室通明。主位之上,李渊身着绣金锦袍,面容沉静却难掩眉宇间的威仪,两侧分列着李家核心成员与瓦岗众将,文武济济一堂,气氛庄重而热烈。
李世民一身银白劲装,身形挺拔地立于厅中,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今日召集诸位好汉与我太原文武大臣,乃是有一件关乎全局的大事要与大家商议。”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几分,“如今大隋气数已尽,天下分崩离析,父王仍以唐国公相称,已然不合时宜。我有意请父王进位称王,沿用‘唐’字为号,尊为唐王。待日后扫平四海、统一天下,便立国号为大唐,造福万民!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议事厅内顿时陷入短暂的寂静,众人相互对视,眼中皆有亮光闪动。程啸天闻言,心中暗自思忖:“果然与前世隋唐演义中的脉络一模一样,先称唐王,再建大唐,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顺着既定的轨迹前行。”
他率先起身,对着李渊与李世民拱手朗声道:“二公子此提议深谋远虑,我瓦岗寨全体弟兄深表赞同!如今乱世之中,需有明主振臂一呼,方能凝聚人心。国公仁德布于天下,进位唐王实至名归,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程咬金紧随其后,拍着胸脯附和道:“没错!俺也同意!国公也本就是天命所归,称唐王、建大唐,日后定能一统天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罗成、秦琼、雄阔海等人也纷纷起身颔首,齐声应和:“我等皆赞同二公子之议!”
瓦岗众将已然表态,李家阵营的文武更是毫无异议。李建成上前一步,朗声道:“二弟所言极是,父王进位唐王,方能号令天下英雄,共图大业!”李元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亦纷纷附和,议事厅内一片赞同之声。
李渊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感慨与动容,对着众人拱手道:“承蒙诸位抬爱,李某感激不尽。定当穷极一生,为天下百姓造福。大家既然心意已决,李某便却之不恭了。日后定当以天下为念,善待百姓,不负诸位厚望!”
众人齐声欢呼,声震屋瓦,“唐王”之称自此定下,议事厅内的气氛愈发高涨。
程啸天见状,再次起身说道:“唐王、诸位公子,既然大事已定,我与大哥程咬金今日便率部返回瓦岗寨,与军师及众兄弟商议合兵之事。一旦议定,即刻携全部兵马、家眷赶赴太原,与唐王麾下大军合并一处,共讨反王!”
李渊与李世民闻言,连忙点头应允。李渊走上前,握住程啸天与程咬金的手,恳切道:“二位一路辛苦,还望早日归来,我等在太原静候佳音,共商一统大计!”
李世民补充道:“我已下令,即刻派遣三路斥候,分别赶赴相州、兖州与曹州。相州、兖州由我李家兵马接手防务,曹州则召回李靖将军,由他统筹两地军事,待交接完毕,便请瓦岗驻守将领率军回寨,与你们汇合。”
程啸天与程咬金齐声谢过,随后便告辞离去。李渊率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尉迟恭等一众文武,亲自将他们送至太原城外。
李元霸扛着擂鼓瓮金锤,瓮声瓮气地对程啸天说道:“程统领,你……你一定要早日归来,咱……咱们以后就能一……一起杀敌,一起打……打天下了!”
程啸天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笑意:“放心吧元霸,好好修炼金刚诀,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回来的。到时候咱们并肩作战,横扫天下反王!”
话音落,程啸天与程咬金翻身上马,对着众人拱手一礼,随即高声下令:“瓦岗众将听令,即刻拔营,火速返回瓦岗寨!”
“遵命!”近七万瓦岗军齐声应诺,声音震彻云霄。马蹄扬起漫天烟尘,程啸天、程咬金率领罗成、秦琼、裴元庆等将领,朝着瓦岗寨的方向疾驰而去,队列整齐,气势如虹。
李渊等人望着远去的大军背影,久久未曾离去。李世民转身说道:“父王,三路斥候已然出发,李靖将军召回之事也已安排妥当,相州、兖州的交接应当能顺利完成。待瓦岗大军归来,我们便兵合一处,实力大增,届时便可图谋进取了。”
李渊点了点头,沉声道:“好!传令下去,加强太原城防,整顿兵马,囤积粮草,静待瓦岗援军。另外,密切关注宇文成都、杜伏威等人的动向,不可有丝毫懈怠。”
“儿臣遵命!”李世民等人齐声应道,转身着手安排各项事宜。
与此同时,三路李家斥候快马加鞭,分别朝着相州、兖州、曹州疾驰而去。他们肩负着交接防务、召回将领的重任,一路不敢停歇,只求早日将命令传达到位。
而在千里之外的官道上,宇文成都正率领着不到十万兵马仓皇西逃。这支队伍成分复杂,既有他原本的长安精锐,也有窦建德麾下的兵马,还有杜伏威手下的将士,士兵们个个军心涣散,士气低落。
宇文成都身披染血的鎏金铠甲,骑在赛龙雀之上,眉头紧锁,心中暗自盘算:“此番攻打太原虽未成功,但好在收拢了不少残兵,兵马数量反倒比出征时多了些。待返回长安,将此间情形禀报父亲,再做计较。只是窦建德那厮,竟然临阵脱逃,实在可恶!不知他此刻是生是死?”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副将,沉声道:“加快行军速度,务必早日返回长安!沿途严密戒备,谨防追兵突袭!”
“遵命,将军!”副将连忙应诺,高声传令下去。大军不敢耽搁,继续朝着长安方向疾驰,一路风尘仆仆,人心惶惶。
同一时间,江陵之地的小梁王萧铣,正召集麾下将领与谋士齐聚议事殿。萧铣身着龙纹锦袍,端坐于王座之上,神色凝重地说道:“我军近日招收了不少兵马,但是按兵不动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今周边小股势力林立,若不早日肃清,日后必成隐患。我意先出兵剿灭附近的割据势力,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一旁的陆风道长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英明!依贫道之见,当先剿灭凤鸣王李子通。此人盘踞海陵,势力日渐壮大,野心勃勃,若不趁早除之,日后必成我军心腹大患。至于其他小股势力,实力薄弱,日后可随手平定。”
殿内其他将领与谋士纷纷点头附和:“陆道长所言极是!李子通此人不可小觑,当尽早铲除!”
萧铣闻言朗声道:“好!那就依陆道长之言,出兵征讨李子通!不知哪位将军愿为先锋?”
陆风连忙说道:“大王,贫道愿让弟子黄霸天出战!此子天生神力,手中千斤狼牙棒威力无穷,天下少有将领能与之匹敌。有他为先锋,定能一举破敌!”
黄霸天随即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如洪钟:“在下愿往!定要生擒李子通,为大王扫清障碍!”
萧铣见黄霸天魁梧的身材、气势不凡,心中愈发满意,当即下令:“好!命黄霸天为先锋,率领两万大军先行开路,由洪天灵、文士弘两位将军率六万大军紧随其后,三日后起兵,征讨海陵!”
“遵命!”众将领齐声应诺,议事殿内战意盎然。
三日后,萧铣的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海陵进发,旗帜飘扬,刀枪如林。黄霸天骑着一匹乌骓马,扛着千斤狼牙棒走在最前方,脸上满是桀骜之气,誓要一战拿下李子通。
而海陵城内的凤鸣王李子通,此刻还不知晓灭顶之灾已然降临。他正召集麾下将领饮酒作乐,商议如何扩充地盘,丝毫未曾察觉萧铣的大军已在途中。
此时的天下,犹如一张布满烽烟的棋盘。太原城内,李渊进位唐王,静待瓦岗援军,图谋一统;瓦岗寨方向,程啸天、程咬金正火速返程,商议合兵大计;长安路上,宇文成都率残兵西逃,欲图卷土重来;江南之地,萧铣大军出征,征讨李子通,割据之势愈演愈烈。
相州、兖州的防务交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李靖将军也已收到召回的命令,正安排曹州的后续事宜;瓦岗寨驻守两地的伍氏兄弟等人,接到命令后,也已开始整顿兵马,准备返回瓦岗寨汇合。
各路势力暗中角力,刀光剑影无处不在。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乱,正在悄然酝酿,而唐王李渊与瓦岗寨的合兵之举,无疑将成为撬动天下格局的关键一步。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瓦岗大军的归来,等待着下一场风暴的来临。而这乱世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将被卷入这场席卷天下的洪流之中,无从避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隋唐:家兄程咬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