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黄政走到了石泉门乡中心小学,这是他来到石泉门乡的第一站。
虽然只在这里上了一节课,但这个地方在他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站在操场边,他看着跑来跑去的孩子们,还有几个长得比较成熟的学生正在打篮球。
看着那跳跃的篮球,黄政不由地手痒起来,走近球场温和地问道:“孩子们,叔叔跟你们一起玩球,行不行?”
正在打球的几个孩子听到喊声都停下了动作,其中一个最高的孩子突然怔住,怯生生地说:“叔叔,您是不是黄老师?您给我们六年级上了一节课,后来就不见您了…”
黄政一听,心中涌起一阵愧疚:“噢,你们是六年级的学生啊。是的,当时因为工作原因,突然离开了,也没有跟同学们告个别,老师对不起你们。来,我陪你们玩玩…”
刚玩了几分钟,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师从教学楼往操场走来。
黄政远远就认出了那是教导主任黎书明老师,他对这位老师印象很好。
当初自己去欧田村时,黎老师还特意给了他一些药品。
黄政把球传给了高个学生:“你们先玩着。”转身朝黎书明迎去。
走近了,黄政招手道:“黎主任,您好!”
黎书明笑容满面:“黄乡长,我在教学楼就看着像您,下来确认一下…哎,转眼差不多一年了,您的事我都知道,真棒!”
黄政谦逊地说:“黎主任过奖了。早就应该来拜访您,只是一直忙着工业园区的事情…所以一拖再拖,见谅。”
黎书明摆摆手:“无妨,我老头子没什么好看的。走,上去坐坐,跟老头子喝点?”
黄政一想,今晚也没什么安排,于情于理都不该推辞:“行,那就打扰了。”
两人边说边往黎书明宿舍走去。
经过黎书明宿舍隔壁的房间时,黄政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因为这间房正好是当初分配给他的宿舍。
正在这时,门从里面打开,一个少女一手抱着课本一步跨出,差点与站在门口的黄政撞个满怀。
黄政急忙让开,向她点了点头。少女抬头看见一个英俊的年轻人,不禁问道:“请问您找谁?”
黎书明正在开门,听到声音回头介绍:“小夏老师,这是黄乡长。你平时不是说要找机会谢谢他为南竹村修好了路吗?就是他。他以前分在你住的这间宿舍。”
接着又对黄政说:“黄乡长,这是夏珍连老师,东师大的,来实习。她家是南竹村的。”
黄政与夏珍连握了握手:“你好,夏老师。”
夏珍连脸红红的:“您好,黄乡长…我去上晚自习了…”匆匆走开,心里却在想:“太帅了,这么年轻就是乡长,要是…”随即又在心里骂自己:“夏珍连你个花痴…”
黄政走进黎书明宿舍坐下。黎书明热情地招呼:“黄乡长,这是你嫂子前2天带来的花生米,糯米酒…来,满上。”
黄政忙说:“黎主任,先等一下,不急,先喝点茶。”原来黄政刚才跟黎书明上来时,已经发信息给王雪斌,叫他去鸿运饭店炒几个菜,顺便去自己办公室拿2瓶茅台——杜玲每次来看他都会带酒,嘱咐他喝点好酒,别喝那些杂七杂八的。
黄政拿出烟给黎主任点了一支,自己也点上。
黎书明一看,这烟从没见过,但目视就很高级。
他不知道的是,杜家姐妹从杜文松那里拿的都是高级货。
自从黄政上次借势布局抽了3支后,每次思考问题都要抽烟了。
不一会儿,王雪斌到了,两手不空:“黄乡长,没来迟吧?黎主任好…”把菜和酒放下,并将菜摆好,拿杯子倒好酒,“乡长,我先回去了。”
黄政示意:“坐下一起喝点。”
三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聊着聊着就讲到了学校建设。
黄政认真地说:“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园区走上正轨了,重新规划一块地扩大校舍。以后务工人员的子弟会逐渐增多…这方面要未雨绸缪…雪斌你关注一下这个事。”
王雪斌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本子记下:“好的,乡长。”
黎书明感慨地举杯:“我替孩子们敬你们一杯!黄乡长,不瞒您说,咱们学校现在的条件确实艰苦。教室不够用,很多教学设备也老化严重。老师们住的宿舍更是年久失修,下雨天经常漏水。”
黄政神色凝重:“黎主任,您放心,教育是根本,孩子们是未来。工业园区发展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他转向王雪斌:“雪斌,明天你就开始调研,做一个详细的学校改扩建方案。包括需要多少资金,用地规划,建设周期等等。下次党委会我们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王雪斌郑重地点头:“明白,我明天就开始着手。”
黎书明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黄乡长,我代表全校师生谢谢您!您不知道,这些年我看着孩子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心里真不是滋味…”
黄政拍拍黎书明的手:“黎主任,您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生,该是我们谢谢您才对。来,我敬您一杯!”
三人举杯相碰,气氛温馨而庄重。
这时,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黎书明看了看表:“哟,都这个时候了。黄乡长,要不要去看看孩子们晚自习的情况?”
黄政欣然同意:“好啊,正好看看学校晚上的教学环境。”
他们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教室里认真学习的孩子们。
黄政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艰苦条件下求学的经历,更加坚定了要改善学校条件的决心。
在一间教室外,他们看到了正在辅导学生的夏珍连。
她专注地为一个学生讲解题目,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美。
黎书明低声说:“小夏老师很优秀,教学认真,孩子们都喜欢她。就是太辛苦了,每天晚上都要加班辅导差生。”
黄政点点头:“这样的好老师,我们应该给予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巡视完教学楼,黄政和王雪斌告辞离开。
走在回乡政府的路上,黄政对王雪斌说:“雪斌,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搞工业园区发展经济,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吗?”
王雪斌深有感触:“乡长,我明白。我会尽快把学校改扩建方案做出来。”
夜色中,黄政回头望了望中心小学的灯光,心中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
他不仅要让石泉门乡的经济腾飞,更要让这里的教育事业发展起来,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未来。
这个寒门出身的化学天才,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更加懂得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石泉门乡的孩子们不再重复他当年的艰辛求学路。
而这一切,正在他的努力下,一步步变为现实。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仕途沉浮之借势破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