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集:“人鱼探测器”失灵记——锅包肉竟是罪魁祸首
南海深海探测站的警报声,在清晨六点准时划破了宁静——不是深海地质异常,也不是未知生物靠近,而是林小满的“人鱼感知雷达”失灵了。
作为探测站唯一拥有“太平洋底基因”的研究员,林小满的特异功能堪称活体探测器:能凭指尖触觉感知十公里内的洋流变化,能靠耳后鱼鳞状纹路预判深海风暴,甚至能跟章鱼“唠嗑”套取海底地形情报。可今天早上,她刚摸上探测仪的金属外壳,指尖的蓝光就“滋啦”一声灭了,耳后纹路也从平时的银蓝色,变成了蔫哒哒的浅灰色,活像被晒蔫的海带。
“完了完了!”林小满瘫在实验室的转椅上,对着玻璃缸里的章鱼“小丸子”哀嚎,“我这探测器怕是要返厂大修了!昨天还能听你说东边海沟有沉船,今天连你吐墨汁的节奏都预判不准了!”
小丸子对着她喷了个小墨团,像是在鄙视。这时,实验室门被推开,穿着白大褂、戴着黑框眼镜的副站长沈青拎着早餐走进来,看到林小满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你这是昨晚跟深海热泉较劲,把自己的‘电池’耗光了?”
“才不是!”林小满猛地坐起来,耳后浅灰色的纹路晃了晃,“我昨晚早睡了!唯一不对劲的就是……”她突然顿住,眼神飘向沈青手里的早餐袋,“就是睡前偷吃了半盘你带回来的锅包肉,还是糖醋口的,齁甜!”
沈青手里的豆浆差点喷出来:“锅包肉?你怀疑锅包肉把你特异功能吃没了?”
“不然呢!”林小满理直气壮地拍桌子,“我妈说过,我们太平洋底的基因忌甜忌酸,上次我喝了半杯柠檬水,三天感知不到洋流!这次锅包肉又甜又酸,肯定是它把我体内的‘海洋能量’中和了!”
为了验证猜想,林小满拉着沈青做了“惨无人道”的实验:先是摸了摸小丸子的触手——平时一摸就知道它今天心情好不好,现在只觉得滑溜溜的,啥也感知不到;再去探测仪前试了试——平时能画出清晰的洋流图,现在屏幕上只有一堆乱码;最后她甚至跑到探测站的观景台,对着大海喊:“有没有鱼啊?回应我一下!”结果只有海浪拍打的声音,连条沙丁鱼都没露面。
沈青笑得直不起腰,掏出手机给林小满拍了张照:“行,算锅包肉的错。那你打算怎么办?饿几天把甜酸排出去?”
林小满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我有个办法!我妈说过,海洋能量被中和,就得用‘纯海洋味’的东西补回来!探测站冷库不是有刚打捞的深海磷虾吗?我去煮一锅磷虾汤,不加糖不加盐,纯原味,肯定能把特异功能补回来!”
说着,她就风风火火地冲向冷库,耳后浅灰色的纹路似乎也因为“磷虾汤”的希望,悄悄亮了一丢丢。只有沈青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谁能想到,太平洋底来的“活体探测器”,最大的天敌不是深海风暴,而是一盘糖醋锅包肉呢?
而玻璃缸里的小丸子,悄悄用触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似乎在庆幸:幸好昨天没跟她抢锅包肉,不然现在失灵的,可能就是自己吐墨汁的功能了。
第1402集:磷虾汤的“反效果”——全员变成“海鲜过敏”
林小满的深海磷虾汤,在中午十二点准时出锅了。
一锅乳白色的汤,里面飘着密密麻麻的磷虾,刚端进食堂,就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海洋味”——准确说,是带着点咸腥的、原生态的海腥味。林小满捧着汤碗,像捧着救命稻草,舀起一勺就往嘴里送,还不忘给沈青和实验室的同事们每人盛了一碗:“都尝尝!这可是补海洋能量的好东西,喝了对身体好!”
沈青捏着鼻子,尝了一小口,瞬间皱起眉头:“小满,你这汤……没放葱姜就算了,怎么连点盐都不放?比直接喝海水还咸!”
“要的就是原味!”林小满咂咂嘴,又喝了一大口,“我妈说,越原味的海鲜,越能补能量!你们不懂,这是我们太平洋底的养生秘诀!”
同事们架不住林小满的热情,纷纷尝了一口,结果没几分钟,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负责数据整理的小张,突然开始不停打喷嚏,鼻子红得像熟透的虾子;负责设备维护的老李,手上起了一圈小红点,痒得直挠;就连最能吃海鲜的沈青,也觉得喉咙发紧,说话都有点不利索了。
只有林小满,喝了两大碗汤,不仅没过敏,耳后浅灰色的纹路还真的亮了一点,变成了淡蓝色。她看着同事们的惨状,愣住了:“你们这是……怎么了?难道是我的磷虾汤太补,你们地球人的身体承受不住?”
“什么补啊!”小张一边打喷嚏一边说,“小满姐,你这磷虾……是不是没洗干净?我怀疑我过敏了!”
林小满这才想起,早上煮虾的时候,因为着急补能量,只把磷虾简单冲了冲,连虾线都没挑。她心虚地低下头,看着自己碗里的汤:“好像……是没洗太干净。但我喝了没事啊,我可是太平洋底来的,对海鲜最耐受了!”
就在这时,探测站的医生匆匆赶来,给大家测了过敏原,结果显示:所有人都是对磷虾身上的“深海浮游生物残留”过敏,唯独林小满没事。医生哭笑不得地说:“林研究员,你这体质特殊,可不能拿同事们当‘实验品’啊!下次煮海鲜,记得多洗几遍!”
林小满红着脸,赶紧给大家道歉,又跑去给每个人冲了杯蜂蜜水——虽然她忌甜,但地球人过敏好像喝这个有用。沈青喝着蜂蜜水,看着林小满耳后淡蓝色的纹路,忍不住调侃:“行啊,你的特异功能倒是补回来一点,代价是全实验室的人都成了‘海鲜过敏患者’。下次你再要补能量,能不能提前说一声,我们好躲远点?”
林小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耳后纹路晃了晃:“下次我肯定洗干净!对了,我觉得这汤还是有用的,刚才我摸探测仪,好像能感知到一点洋流了!晚上我再煮一锅,这次一定洗十遍!”
同事们一听,瞬间集体后退:“别了别了!我们宁愿你慢点恢复特异功能,也不想再过敏了!”
只有玻璃缸里的小丸子,对着林小满挥了挥触手,像是在说:“算我一个,我也不想喝洗十遍的磷虾汤!”
第1403集:“章鱼翻译官”罢工——只因少了一颗墨鱼丸
林小满的特异功能恢复了三成,虽然不能像以前那样感知十公里外的洋流,但至少能跟小丸子正常“沟通”了。可没高兴多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小丸子罢工了。
作为探测站的“首席海底情报员”,小丸子平时最喜欢跟林小满唠嗑,告诉她哪里有新的珊瑚礁,哪里有沉船残骸,甚至能提前预警海底火山的活动。可今天下午,林小满拿着探测任务找它时,小丸子却缩在玻璃缸的角落里,任凭她怎么摸触手、怎么喊名字,都不肯出来,连墨汁都不肯吐一个。
“小丸子,你咋了?”林小满趴在玻璃缸边,一脸委屈,“是不是我昨天煮磷虾汤没带你一份,你生气了?我下次给你留一碗,洗十遍的那种!”
小丸子还是不动,只是把触手往身体里缩了缩。沈青走过来,看着小丸子的样子,突然想起什么:“小满,你昨天是不是答应给小丸子买‘墨鱼丸’,结果忘了?”
林小满猛地一拍脑袋:“对啊!昨天我去食堂,答应给它带一颗墨鱼丸当零食,结果回来就忙着煮磷虾汤,忘了!”
她赶紧跑去食堂,幸好还有剩下的墨鱼丸,她拿了一颗,用清水煮软,小心翼翼地放进玻璃缸里。小丸子闻到香味,终于慢慢伸出触手,碰了碰墨鱼丸,又看了看林小满,像是在确认:“这是给我的?没骗我?”
林小满赶紧点头:“是给你的!我错了,下次再也不忘记了!你快吃,吃完告诉我东边海沟的情况,我们下午要去探测。”
小丸子这才抱起墨鱼丸,慢慢吃了起来,吃完后,终于肯跟林小满“沟通”了——它用触手拍了拍玻璃缸,又喷了个小墨团,林小满立刻翻译:“它说,东边海沟最近有‘不速之客’,好像是一艘陌生的潜水器,一直在附近转悠,还发出奇怪的声音。”
沈青一听,立刻严肃起来:“陌生潜水器?难道是其他国家的探测船?”
林小满又摸了摸小丸子的触手,继续翻译:“小丸子说,那潜水器的声音很奇怪,不像我们平时见过的,而且它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一直在海沟里绕圈。对了,小丸子还说,昨天它看到那潜水器旁边,有一条‘会发光的鱼’,长得很奇怪,不是深海里的品种。”
“会发光的鱼?”沈青皱起眉头,“难道是潜水器上的灯光?还是真的有未知生物?”
林小满看着小丸子,小丸子又用触手拍了拍玻璃缸,林小满翻译:“它说不是灯光,是鱼本身会发光,蓝色的,像小灯笼,但是比灯笼鱼大很多,跟着潜水器走。”
沈青立刻拿起对讲机,通知探测站的巡逻艇:“立刻去东边海沟巡逻,注意观察陌生潜水器和‘发光鱼’,保持安全距离,不要惊动对方。”
挂了对讲机,沈青看着林小满和小丸子,忍不住笑:“行啊,我们的‘章鱼翻译官’虽然爱记仇,但关键时刻还是靠谱的。下次可不能再忘了给它买墨鱼丸了,不然它罢工,我们可就少了个重要的‘情报员’。”
林小满点点头,又给小丸子放了一颗墨鱼丸:“知道了!以后每天给你带一颗,不,两颗!只要你好好干活,零食管够!”
小丸子抱着墨鱼丸,开心地晃了晃触手,像是在说:“这还差不多!下次再忘,我就三天不跟你说话!”
而林小满耳后淡蓝色的纹路,因为“沟通成功”,又悄悄亮了一点,变成了天蓝色——看来,不仅她的特异功能需要补,“章鱼翻译官”的心情,也很重要啊!
第1404集:巡逻艇上的“乌龙”——发光鱼竟是塑料袋
东边海沟的巡逻任务,林小满非要跟着去——美其名曰“近距离感知陌生潜水器的能量”,实际上是想看看小丸子说的“发光鱼”到底长啥样。沈青拗不过她,只好让她穿上潜水服,坐在巡逻艇的观察舱里。
巡逻艇行驶了一个小时,终于到达了东边海沟附近。林小满趴在观察窗上,睁大眼睛盯着海面,耳后天蓝色的纹路微微发光,仔细感知着周围的洋流变化:“奇怪,我怎么没感知到陌生潜水器的能量?只有一点微弱的‘塑料味’。”
“塑料味?”沈青疑惑地看着她,“你还能感知到‘味道’?”
“对啊,”林小满点点头,“我们太平洋底的人,能通过洋流感知到物体的‘本质’,金属是冷的,生物是暖的,塑料就是……有点刺鼻的‘人工味’。”
就在这时,巡逻艇的声呐探测到了“异常目标”——在海沟上方五十米处,有一个“发光物体”,正随着洋流慢慢移动,旁边还有一个“长条形物体”,像是潜水器。
“找到了!”驾驶员兴奋地喊,“准备靠近观察!”
林小满赶紧凑到观察窗上,眼睛瞪得更大了——只见海水中,一个蓝色的“发光物体”正飘着,旁边的“长条形物体”,看起来确实像潜水器。可就在巡逻艇靠近时,林小满突然笑出声:“沈青,你看!那不是发光鱼,是个塑料袋!蓝色的,上面还沾着荧光粉,所以在水里看起来像发光鱼!”
沈青赶紧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果然——那个“发光物体”,就是一个蓝色的塑料袋,上面印着某超市的logo,沾着的荧光粉在海水中反射阳光,看起来像发光;而旁边的“长条形物体”,根本不是潜水器,是一根被丢弃的渔网绳,缠了点海草,远远看去,像潜水器的轮廓。
“这……”沈青哭笑不得,“小丸子这‘情报’,也太不准了吧?把塑料袋当成发光鱼,把渔网绳当成潜水器?”
林小满赶紧辩解:“不能怪小丸子!它在玻璃缸里,只能通过洋流‘感知’,看不到具体的东西,所以认错了。而且,这塑料袋和渔网绳,确实是‘陌生物体’,不是海沟里本来就有的,也算是‘不速之客’啊!”
说着,林小满突然严肃起来:“不过,这也说明,海洋污染已经到了深海了。我们太平洋底的人,最讨厌塑料了,因为它会缠住我们的族人,还会污染洋流。”
沈青点点头,对驾驶员说:“把塑料袋和渔网绳捞上来,带回探测站,做个海洋污染检测。顺便通知附近的环保部门,加强这片海域的垃圾清理。”
巡逻艇开始打捞“发光鱼”和“潜水器”,林小满趴在观察窗上,看着船员们把塑料袋捞上来,耳后天蓝色的纹路微微晃动:“小丸子虽然认错了,但也算帮了个忙——至少我们发现了深海的塑料污染。下次我要好好夸夸它,再给它带三颗墨鱼丸!”
沈青笑着摇摇头:“行,夸它!不过下次再跟它‘沟通’,记得让它把‘情报’说清楚点,别再把塑料袋当成发光鱼了,不然我们可要白跑一趟。”
林小满点点头,心里却想着:下次见到小丸子,一定要问问它,是不是因为墨鱼丸吃多了,眼神不好了——不然怎么会把塑料袋,看成会发光的鱼呢?
第1405集:“深海快递”之谜——包裹里竟是一堆贝壳
林小满的特异功能恢复了五成,耳后纹路变成了漂亮的宝蓝色,不仅能感知十公里内的洋流,还能跟小丸子“视频通话”——就是把指尖贴在玻璃缸上,通过洋流传递画面,虽然画面有点模糊,但至少能看到小丸子看到的东西了。
这天早上,林小满正在跟小丸子“通话”,突然感知到一股奇怪的洋流——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的,带着“包裹”的气息。她赶紧对沈青说:“沈青,西边海域有‘异常洋流’,好像有个‘包裹’在水里漂着,正朝着我们探测站来!”
沈青一愣:“包裹?谁会往深海里寄包裹?”
“不知道,”林小满闭上眼睛,仔细感知,“我能感觉到,包裹是用防水布包着的,里面是硬的,圆圆的,好像……是贝壳?”
为了一探究竟,沈青带着林小满,开着巡逻艇去了西边海域。果然,在距离探测站三公里的海面上,漂浮着一个蓝色的防水包裹,正随着洋流慢慢移动。船员们把包裹捞上来,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堆贝壳——各种各样的贝壳,有扇贝、蛤蜊、海螺,还有几个罕见的深海骨螺,上面还沾着海水和泥沙。
“这是谁寄的?”沈青拿起一个海螺,疑惑地说,“包裹上没有地址,没有收件人,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给太平洋底的朋友’。”
林小满接过纸条,摸了摸上面的字迹,耳后宝蓝色的纹路微微发光:“我能感知到,写纸条的人,手上有‘海水的味道’,应该是经常在海边活动的人。而且,这些贝壳上,有‘阳光的气息’,不是深海贝壳,是浅海的——应该是从海边捡的,然后用防水布包着,扔进海里,让洋流送到这里来的。”
“给太平洋底的朋友?”沈青皱起眉头,“难道是有人知道你的身份?”
林小满摇摇头:“不可能啊,我的身份只有探测站的人知道。除非……是海边的渔民?他们经常在海边捡贝壳,可能觉得深海里有‘朋友’,就把贝壳寄过来了?”
就在这时,林小满突然笑出声:“对了!我小时候在太平洋底,经常看到渔民把贝壳扔进海里,说是‘给海里的朋友送礼物’。我妈说,这是地球人的‘海洋祝福’,把喜欢的东西扔进海里,就能和海里的朋友成为好朋友。”
沈青看着手里的贝壳,又看了看林小满开心的样子,忍不住笑:“这么说,这是有人给你送的‘深海快递’?礼物是一堆贝壳?”
“对啊!”林小满拿起一个扇贝,贴在耳边,“你听,里面有海浪的声音,像我小时候在太平洋底听到的一样!
第1406集:“贝壳许愿墙”闹乌龙——章鱼把愿望当“订单”
林小满把“深海快递”里的贝壳当成了宝贝,当天下午就拉着沈青在探测站的观景台搭了个“贝壳许愿墙”——用渔线把贝壳串起来,挂在栏杆上,每个贝壳里都塞了张纸条,写着探测站同事们的小愿望:小张想要“永远不加班”,老李希望“设备永远不坏”,沈青的愿望最实在,写着“林小满的特异功能别再因为吃错东西失灵”,而林小满自己,则在最大的深海骨螺里写了“希望小丸子每天都有墨鱼丸吃”。
“这是我们太平洋底的习俗!”林小满踮着脚挂最后一串贝壳,耳后宝蓝色的纹路晃得欢快,“把愿望塞进贝壳里,让海风和洋流带走,就能实现!我小时候跟族人许过愿,想要一只会发光的小水母,没过三天就捡到了!”
沈青抱着胳膊靠在旁边,看着她忙得满头大汗,忍不住调侃:“行,那我就等着我的愿望实现——毕竟你的特异功能要是再失灵,全探测站都得陪你喝磷虾汤。”
可谁也没料到,当天晚上就出了“乌龙”。林小满半夜被玻璃缸的“哗啦”声吵醒,跑去实验室一看,差点笑喷——小丸子正用触手勾着渔线,把“贝壳许愿墙”上的贝壳一个个拽下来,叼着里面的纸条,在玻璃缸里转圈,还时不时用触手拍打着纸条,像是在“确认订单”。
“小丸子!你干嘛呢?”林小满赶紧跑过去,把掉在地上的贝壳捡起来,“这是许愿墙,不是你的‘外卖订单’!”
小丸子叼着沈青那张写着“特异功能别失灵”的纸条,对着林小满晃了晃触手,林小满耳后纹路一亮,瞬间“翻译”出它的意思:“它说,你白天说贝壳里的纸条是‘给海洋朋友的需求’,它是你的‘首席情报员’,得帮你‘完成订单’。这张纸条写着‘别失灵’,它刚才去探测仪旁边转了圈,用墨汁在上面画了个‘星星’,说这样就能‘封印失灵’;还有小张那张‘不加班’,它把纸条塞到了小张的办公桌底下,说‘墨汁盖过,加班消失’;老李的‘设备不坏’,它去设备间喷了圈墨汁,说‘墨汁防护,坏了不算’……”
林小满听得目瞪口呆,赶紧跑去办公室和设备间一看——小张的办公桌底下果然压着纸条,上面还沾着点墨渍;设备间的仪器上,真的有一圈淡淡的墨痕,像画了个保护圈;就连她自己写的“墨鱼丸”愿望,小丸子都在纸条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丸子,旁边还喷了个墨团当“印章”。
沈青被吵醒赶过来时,正好看到林小满蹲在地上,一边捡贝壳一边给小丸子“讲道理”:“我的祖宗!愿望不是订单!不用你一个个去实现!你再往设备上喷墨汁,老李明天要跟你拼命了!”
小丸子委屈地缩了缩触手,把最后一个贝壳叼过来,塞进林小满手里——正是沈青那张愿望纸条,上面除了墨汁画的星星,还多了个小小的触手印,像是在“保证完成任务”。沈青拿过纸条,哭笑不得:“行,算你厉害。下次别乱喷墨汁了,你的‘墨汁防护’要是真有用,我就每天给你加一颗墨鱼丸。”
小丸子瞬间精神了,用触手拍了拍玻璃缸,像是在说“一言为定”。林小满看着这一人一章鱼的“约定”,无奈地摇摇头——谁能想到,太平洋底来的“许愿习俗”,到了章鱼这里,竟然变成了“订单处理”?不过看着小丸子认真的样子,她突然觉得,就算愿望实现不了,有这么个“认真打工”的章鱼情报员,好像也不错。
第二天早上,小张果然没加班(因为数据提前整理完了),老李的设备也没出问题(因为前一天刚维护过),沈青看着林小满耳后依旧亮着的宝蓝色纹路,忍不住调侃:“看来小丸子的‘墨汁许愿术’,比你的贝壳习俗管用啊。”
林小满得意地晃了晃脑袋:“那是!也不看是谁的情报员!”只有小丸子,蹲在玻璃缸里,等着沈青兑现“加一颗墨鱼丸”的承诺,触手时不时摸一摸自己的墨囊,像是在为下次“处理订单”蓄力。
第1407集:“深海厨艺大赛”翻车——鱼鳞饼干吓退评委
探测站月底搞团建,沈青提议办个“深海厨艺大赛”,主题是“海洋风味”,谁赢了就能获得“探测站美食家”称号,奖品是一箱进口巧克力(林小满特意要求的,说是“补充海洋能量”)。林小满一听有巧克力,立刻报了名,还拍着胸脯说要做“太平洋底特色美食”,让大家见识见识真正的“海洋味道”。
比赛当天,食堂里摆满了各种海鲜料理:沈青做了香煎鳕鱼,小张弄了蒜蓉粉丝蒸扇贝,老李烤了鱿鱼串,就连平时不做饭的医生,都拌了个海草沙拉。只有林小满,在灶台前神秘兮兮地忙活着,面前摆着一堆奇怪的食材——晒干的海带、磨成粉的磷虾、还有她偷偷从自己耳后刮下来的一点点“鱼鳞粉”(她说是太平洋底的“调味秘方”,能让食物带点星光味)。
“小满,你做的啥啊?”沈青凑过去看,只见林小满把海带剪成小块,和磷虾粉混合在一起,又加了点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再用模具压成小鱼形状,放进烤箱里烤,“这是……海带饼干?”
“不是!”林小满头也不抬,小心翼翼地往面团上撒了点鱼鳞粉,“这叫‘鱼鳞星光饼干’,是我们太平洋底的点心!用海带和磷虾做底,加鱼鳞粉提味,烤出来又脆又香,还能补海洋能量!”
沈青看着那闪着淡淡蓝光的鱼鳞粉,忍不住后退一步:“你确定……能吃?”
“当然!”林小满自信满满,“我小时候经常吃,我妈说吃了能让鳞片更亮!”
等饼干烤好,林小满兴奋地把“鱼鳞星光饼干”摆进盘子里——饼干是小鱼形状的,表面因为鱼鳞粉,泛着一层淡淡的蓝光,看起来确实像“星光”,但闻起来……带着点海带的咸腥和磷虾的海味,算不上难吃,但也绝对不好闻。
第一个评委是小张,他捏着鼻子拿起一块饼干,咬了一小口,表情瞬间凝固:“小、小满姐,这饼干……有点咸,还有点腥,像是在吃晒干的海带……”
第二个评委是老李,他尝了一口,皱着眉头说:“而且这蓝光……总觉得有点奇怪,吃着心里发毛。”
第三个评委是医生,他刚拿起饼干,就被饼干表面的蓝光吓了一跳:“小满,你这饼干怎么还发光啊?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我可不想吃完过敏!”
最后轮到沈青,他硬着头皮咬了一口,嚼了嚼,表情复杂:“味道……很特别,就是有点像在吃‘深海压缩饼干’,还是加了鱼鳞的那种。”
林小满看着大家的反应,脸瞬间垮了,耳后宝蓝色的纹路也暗了点:“不好吃吗?可是我觉得很香啊……”
就在这时,一直蹲在旁边看热闹的小丸子,突然用触手勾住一块掉在地上的饼干,塞进嘴里嚼了嚼,然后对着林小满晃了晃触手——林小满翻译:“它说好吃!像太平洋底的‘海藻脆’,让你再给它烤几块!”
林小满瞬间来了精神,赶紧又烤了一盘,全给小丸子当零食了。虽然“鱼鳞星光饼干”没得到评委的认可,林小满没拿到“美食家”称号,但她一点都不难过——毕竟小丸子喜欢吃,而且沈青看她可怜,偷偷把自己赢的巧克力分了她一半,说是“安慰奖”。
“没事,下次我给你们做‘星湖果冻’!”林小满一边吃巧克力,一边对大家说,“用深海水母熬的,透明的,还会发光,比饼干好吃!”
同事们一听,瞬间集体摇头:“别了别了!我们还是吃沈站长的鳕鱼吧!”只有小丸子,在玻璃缸里兴奋地拍着触手,像是在期待下次的“深海美食”。
第1408集:“洋流预报员”的失误——把鲸鱼迁徙当海啸
林小满的特异功能恢复了七成,耳后纹路变成了耀眼的孔雀蓝,不仅能感知二十公里内的洋流,还能预判三天内的深海天气,探测站干脆让她当了“首席洋流预报员”,每天早上在广播里播报当天的洋流情况和深海天气。
这天早上,林小满刚起床,就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洋流波动——从南边海域传来,带着巨大的“能量”,还有“低频震动”,像是有什么庞然大物在移动。她赶紧跑到探测仪前,闭上眼睛仔细感知,耳后孔雀蓝的纹路亮得刺眼:“不好了!沈青!南边海域有‘异常能量波动’,还有低频震动,像是海啸要来了!而且能量很大,比上次的深海风暴还强!”
沈青一听,立刻紧张起来,赶紧召集同事们开会,通知巡逻艇返航,关闭探测站的外层防护门,做好应对海啸的准备。整个探测站瞬间忙成一团,小张忙着整理数据,老李检查设备,医生准备急救物资,就连小丸子都缩在玻璃缸里,紧张地吐着小墨团。
林小满站在观景台,盯着南边海域,耳后纹路不停闪烁,嘴里还念叨着:“怎么回事?这波动越来越强了,还有点规律……不对,好像不是海啸的震动,是……心跳声?”
就在这时,探测站的声呐突然传来清晰的信号——不是海啸的轰鸣声,而是鲸鱼的歌声!沈青赶紧调出声呐图像,只见屏幕上显示,一群蓝鲸正从南边海域迁徙过来,数量有十几头,它们的体型巨大,游动时带动的洋流波动,被林小满当成了海啸的能量;而它们发出的低频鸣叫,被她当成了海啸的震动。
“小满!不是海啸!是蓝鲸迁徙!”沈青哭笑不得地喊,“你看声呐图像,是鲸鱼群!它们游动带动的洋流,让你误以为是海啸了!”
林小满赶紧凑过去看屏幕,只见一群巨大的蓝色身影在海水中游动,还时不时发出悠扬的歌声。她耳后孔雀蓝的纹路瞬间暗了下来,脸也红了:“啊……我怎么把鲸鱼迁徙当成海啸了?刚才感知到的‘心跳声’,好像是鲸鱼的心跳,比我们太平洋底的族人快一点……”
“你啊!”沈青拍了拍她的肩膀,“鲸鱼迁徙时带动的洋流确实很大,低频鸣叫也像震动,但你下次能不能仔细感知一下?别一看到大波动就说是海啸,害得我们白忙一场。”
同事们一听不是海啸,都松了口气,小张擦着汗说:“小满姐,你这预报也太不准了,下次能不能先确认一下?我刚才差点把数据硬盘都收起来了。”
老李也笑着说:“就是啊,我还以为要关防护门呢,白检查了半天设备。”
林小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耳后纹路晃了晃:“对不起嘛,我下次一定仔细感知!不过,蓝鲸迁徙很少经过这里,它们肯定是被这里的洋流吸引过来的!我刚才好像还感知到,领头的那头蓝鲸,肚子里有小鲸鱼,所以游动得慢一点,带动的洋流也有点乱……”
沈青调出更清晰的声呐图像,果然,领头的那头蓝鲸腹部比其他鲸鱼大一点,像是怀孕了。他忍不住夸道:“行啊,虽然认错了海啸,但能感知到鲸鱼怀孕,也算厉害。下次播报的时候,记得加上‘鲸鱼迁徙预警’,别再说是海啸了。”
林小满点点头,心里却想着:下次一定要分清海啸和鲸鱼迁徙的区别——海啸的波动是杂乱的,鲸鱼的波动是有规律的;海啸的震动是连续的,鲸鱼的震动是断断续续的,还有“心跳声”。
晚上,蓝鲸群慢慢从探测站附近游过,林小满和同事们站在观景台,看着那些巨大的身影在海水中游动,听着它们悠扬的歌声,心里满是震撼。小丸子也趴在玻璃缸边,对着鲸鱼的方向挥着触手,像是在打招呼。林小满耳后孔雀蓝的纹路亮了起来,她轻轻说:“一路顺风啊,蓝鲸朋友们,希望小鲸鱼能平安出生。”
沈青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虽然这位“洋流预报员”偶尔会失误,但这份对海洋的热爱和敏感,却是别人没有的。
第1409集:“章鱼间谍”计划——小丸子被水母“俘虏”
探测站收到上级通知,最近有一艘不明国籍的科考船在附近海域活动,行为可疑,可能在偷偷采集深海生物样本,要求他们密切监视。沈青想了个办法:让小丸子当“章鱼间谍”,带着微型摄像头,潜入科考船附近,拍下他们的活动。
“小丸子,就靠你了!”林小满趴在玻璃缸边,给小丸子的触手系上微型摄像头,“你潜入水里,跟着科考船,把他们采集样本的过程拍下来,回来我给你买十颗墨鱼丸!”
小丸子拍了拍触手,像是在保证完成任务。沈青启动了探测站的小型潜水舱,把小丸子放进去,送到科考船附近的海域。小丸子从潜水舱里出来,带着摄像头,灵活地在海水中游动,很快就靠近了科考船——那是一艘灰色的科考船,船底挂着几个采集网,正慢慢放下海水中。
小丸子悄悄躲在一块礁石后面,打开摄像头,开始拍摄。可就在这时,一群发光的水母游了过来,它们的身体是透明的,带着蓝色的荧光,看起来很漂亮。小丸子好奇地伸出触手,碰了碰其中一只水母,结果被水母的触手轻轻蛰了一下——不疼,就是有点麻,还带着点甜甜的味道(小丸子后来告诉林小满,那是水母的“黏液”)。
小丸子瞬间被吸引了,忘了自己的“间谍任务”,跟着水母群游了起来。它一会儿碰一碰这只水母,一会儿追一追那只水母,摄像头也跟着晃来晃去,拍的全是水母的特写,根本没拍科考船。更过分的是,小丸子还跟着水母群游到了一片珊瑚礁附近,在那里玩起了“捉迷藏”,把“十颗墨鱼丸”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
林小满在探测站的屏幕前,看着小丸子拍的“水母纪录片”,气得直跺脚:“小丸子!你是去当间谍的,不是去看水母的!快回来拍科考船!”
沈青也无奈地摇摇头:“看来我们的‘章鱼间谍’,被水母‘俘虏’了。这摄像头拍的,比我们平时拍的水母纪录片还清楚。”
就在这时,屏幕上突然出现了科考船的身影——小丸子玩累了,趴在珊瑚礁上休息,摄像头刚好对着科考船的方向。只见科考船的采集网从海里捞上来,里面装着几只深海安康鱼,还有一些珊瑚样本。小丸子似乎想起了任务,悄悄游过去,把摄像头对准采集网,拍了好几张清晰的照片。
可还没等它继续拍,科考船突然启动,开始移动。小丸子赶紧追上去,结果不小心被科考船的螺旋桨带动的洋流卷了一下,摄像头也晃得厉害,最后竟然掉在了海水中。小丸子慌了,赶紧去捡摄像头,可摄像头已经被洋流带走了,它追了半天也没追上,只好垂头丧气地游回潜水舱。
等小丸子回到探测站,林小满一看它没带摄像头回来,差点气哭:“小丸子!你的摄像头呢?十颗墨鱼丸没了!”
小丸子委屈地趴在玻璃缸边,用触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林小满翻译:“它说,摄像头掉海里了,还被水母群‘安慰’了半天。不过它拍了科考船采集样本的照片,都存在摄像头里了……可是摄像头找不到了。”
沈青赶紧派出巡逻艇,根据小丸子的记忆,在珊瑚礁附近寻找摄像头。幸运的是,摄像头被一只海龟叼在了嘴里,巡逻艇的船员费了好大劲才从海龟嘴里抢了回来,里面的照片还完好无损——虽然大部分是水母的特写,但最后几张确实拍到了科考船采集深海生物和珊瑚的证据,足够向上级汇报了。
林小满看着照片,气也消了,给小丸子放了两颗墨鱼丸:“算你有点用,下次再当间谍,不准跟水母玩!不然一颗墨鱼丸都没有!”
小丸子抱着墨鱼丸,开心地晃着触手,像是在说“知道了”。沈青看着这一人一章鱼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虽然“章鱼间谍”计划有点翻车,但最后还是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意外拍到了珍贵的水母群照片,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第1410集:“星光鳞片”的秘密——原来只是防晒霜没洗干净
林小满的特异功能终于恢复了九成,耳后那抹孔雀蓝的纹路亮得像淬了深海星光,不仅能精准感知三十公里内的洋流走向、预判五天后的深海天气,甚至能在海水中自由潜游半小时不换气——更让她得意的是,最近只要一激动,手臂和脚踝上就会冒出一层薄薄的银蓝色鳞片,泛着细碎的光,像披了件迷你版的星光铠甲。
“你看你看!”这天早上,林小满拉着沈青在实验室转圈,故意激动地晃着胳膊,让鳞片亮得更明显,“是不是比以前亮多了?我妈说,我们太平洋底的人,鳞片越亮,海洋能量越足,以后说不定能感知五十公里的洋流!”
沈青凑过去仔细看,确实——她手臂上的鳞片比上次明显,银蓝色的光也更耀眼,甚至在阳光下还能折射出淡淡的彩虹光。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伸手轻轻碰了碰鳞片,指尖沾到一点细细的、滑滑的粉末,凑近闻了闻,还带着点淡淡的椰子味。
“小满,你这鳞片……怎么有股椰子味?”沈青疑惑地问。
林小满愣了一下,也低头闻了闻自己的胳膊:“好像是有点!难道是我最近喝的椰子水渗进鳞片里了?还是海洋能量升级,连鳞片都带香味了?”
为了搞清楚“星光鳞片变亮变香”的秘密,林小满拉着沈青做了一连串“离谱实验”:先是跑去探测站的海水池里潜游了半小时,想看看鳞片在海水中会不会更亮——结果鳞片确实亮了,但上岸后,她发现鳞片上的香味淡了点,还沾了点海水里的泥沙;接着又跑去喝了一大杯椰子水,激动地晃胳膊,结果鳞片没更亮,反而因为喝太多水,差点撑得打嗝;最后她甚至跑去问小丸子,把胳膊贴在玻璃缸上,让小丸子用触手碰鳞片——小丸子碰了碰,喷了个小墨团,林小满翻译:“它说鳞片上有‘奇怪的东西’,不是纯的海洋能量,有点像‘地球的膏状物体’。”
“地球的膏状物体?”林小满皱着眉,摸了摸自己的胳膊,“我最近没涂什么膏状物体啊,除了……”她突然顿住,眼睛瞪得溜圆,“除了前天去海边捡贝壳,涂的防晒霜!”
沈青也猛地想起:“对!前天你说海边太阳大,怕晒黑,涂了我给你的那款椰子味防晒霜,回来好像没好好洗胳膊!”
林小满赶紧跑去洗手间,用热水和香皂使劲搓胳膊上的鳞片——搓了半天,再出来时,手臂上的鳞片还是银蓝色的,但亮度明显降了点,也没有之前那么耀眼了,凑近闻,椰子味也几乎没了。她愣在原地,看着自己胳膊上“恢复正常”的鳞片,脸瞬间红到了耳根。
“原来……不是鳞片变亮了,是防晒霜没洗干净,在鳞片上反光,还带着香味!”林小满欲哭无泪地跑回实验室,对着沈青哀嚎,“我还以为海洋能量升级了,结果是防晒霜的锅!白激动了半天!”
沈青笑得直不起腰,指着她的胳膊:“我就说怎么有椰子味,还那么滑!你啊,涂了防晒霜不知道洗干净,还以为鳞片进化了,差点就要去跟小丸子炫耀‘能量升级’了吧?”
林小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耳后孔雀蓝的纹路也蔫哒哒地暗了点:“我哪知道防晒霜这么顽固,还能粘在鳞片上!下次涂了我一定洗十遍!”
就在这时,小丸子突然用触手拍了拍玻璃缸,林小满翻译:“它说,幸好你洗干净了,不然下次它碰你鳞片,还以为你胳膊上涂了‘墨鱼丸味的酱料’,差点要咬一口!”
林小满一听,脸更红了,伸手轻轻敲了敲玻璃缸:“小丸子!不准咬我胳膊!”
沈青笑着摇摇头,递给她一瓶新的防晒霜:“行了,别委屈了。虽然鳞片没升级,但你的海洋能量确实恢复得差不多了,以后涂防晒霜记得洗干净,不然下次别人还以为你鳞片自带‘香水特效’。”
林小满接过防晒霜,看着自己胳膊上恢复正常的鳞片,虽然有点失落,但也忍不住笑了——原来自己激动了半天的“星光鳞片升级”,只是防晒霜没洗干净的乌龙。不过没关系,只要海洋能量在,以后鳞片肯定能真的变亮,到时候再跟沈青和小丸子炫耀也不迟!
下午,林小满去海水池潜游时,特意没涂防晒霜,潜游完上岸,激动地晃着胳膊给沈青看:“你看!这次鳞片是纯的银蓝色,没有椰子味,也没有反光,这才是真正的海洋能量!”
沈青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笑着点头:“对,比涂了防晒霜亮多了——而且这次没有椰子味,小丸子肯定不会想咬你胳膊了。”
林小满得意地晃着脑袋,耳后孔雀蓝的纹路亮了起来,手臂上的鳞片也跟着闪了闪——虽然不是升级后的“超级星光鳞片”,但这是属于她自己的、纯粹的海洋能量,这样就很好。而玻璃缸里的小丸子,看着她胳膊上的鳞片,用触手拍了拍玻璃,像是在说:“这次不错,没有奇怪的味道,下次可以继续当‘鳞片展示板’。”
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在林小满的胳膊上,银蓝色的鳞片泛着淡淡的光,没有防晒霜的反光,却比任何时候都耀眼——原来最珍贵的,从来不是什么“升级的鳞片”,而是这份带着小乌龙、小搞笑,却又无比真实的、属于太平洋底的独特能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太平洋底来的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