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青山市的梧桐叶落得愈发频繁。杂货铺门口的石板路上,每天都积着厚厚的一层金黄,踩上去软绵绵的,发出细碎的声响。叶辰依旧每天清晨清扫,只是不再像起初那样急于扫净,反而会特意留几片形状好看的,夹在苏沐妍送他的笔记本里。
这天清扫时,他发现一片梧桐叶上,用钢笔写着几行小字,字迹娟秀,像是女子的手笔:
“叶落成泥碾作尘,
相思未改旧时痕。
清风若解游人意,
捎去枝头一片春。”
叶辰捏着叶片,指尖拂过凹凸的字迹,能感觉到一丝淡淡的怅惘气息。他抬头望向巷口,猜想是谁把心事写在了落叶上。
“看什么呢?”苏沐妍提着早餐走进来,看到他手里的梧桐叶,好奇地凑过来,“这字写得真好。”
“不知道是谁写的,落在了门口。”叶辰把叶片递给她。
苏沐妍仔细看了看,忽然笑了:“这是三中的周老师写的,她就住在隔壁巷,平时喜欢在落叶上写诗,说落叶是‘会腐烂的纸’,能藏住心事。”
“周老师?”
“嗯,教语文的,听说年轻时爱过一个人,后来那人去了国外,再也没回来,她就一直没嫁,把心思都放在学生和写诗上了。”苏沐妍道,“上次民俗展,她还送了我一本自己装订的诗集呢。”
正说着,一个穿着素色连衣裙的中年女子走过巷口,手里捧着几本书,气质温婉,看到苏沐妍,笑着点了点头。
“就是她。”苏沐妍小声说。
叶辰看着周老师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落叶,忽然觉得,这满城的落叶,或许都藏着这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有的是相思,有的是遗憾,有的是对岁月的感慨,像一封封寄不出去的信,散落在风里。
下午,两人去三中送一份资料——中心和学校合作,要在校园里建一个“民俗角”,展示本地的老物件和民间故事。周老师正好负责这件事,在办公室里整理着学生们画的民俗画。
“叶先生,苏小姐,你们来了。”周老师笑着起身,泡了两杯菊花茶,“快坐,这些画都是孩子们画的,你看这张‘中秋赏月’,多有童趣。”
叶辰看到她办公桌上,摆着一个玻璃罐,里面装满了写着字的落叶,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去,叶片上的字迹仿佛在流动。
“周老师喜欢在落叶上写诗?”叶辰忍不住问。
周老师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是啊,落叶干净,又带着时节的味道,写上去的字,好像也沾了点草木的灵气。”她拿起一片写着诗的银杏叶,“就像这银杏,春生夏长,秋落冬藏,多像人的一生。”
叶辰想起玄清观典籍里“万物有灵,草木含情”的话,此刻竟觉得无比贴切。他把早上捡到的梧桐叶递给周老师:“早上在门口捡到的,想必是您的。”
周老师接过叶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温柔的笑意:“是我昨天傍晚写的,大概是被风吹走了。让叶先生见笑了。”
“写得很好。”叶辰认真地说,“字里的心意,落叶都记下了。”
周老师的脸颊微微泛红,低头看着叶片,轻声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前几天整理旧物,看到他当年送我的钢笔,就忍不住写了几句。”
她顿了顿,像是下定了决心,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铁盒,打开后,里面放着一支老式钢笔,笔帽上刻着一朵小小的梅花。“他说,等他回来,就用这支笔,帮我把所有的诗都抄下来,装订成集。”
“那……”苏沐妍想问什么,又咽了回去。
“他去年去世了,在国外。”周老师的声音很轻,却很平静,“他女儿联系我,说整理遗物时看到我的地址,才知道还有这么个人。”她拿起钢笔,在掌心轻轻摩挲,“其实也没什么遗憾了,该说的,都写在落叶上了,风会带走的。”
叶辰和苏沐妍都没说话,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吹过梧桐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应和那些藏在落叶里的诗。
离开学校时,夕阳正浓,校园里的银杏叶黄得耀眼。苏沐妍忽然说:“其实这样也很好,把心事藏在落叶里,不打扰别人,也不委屈自己,像草木一样,安静地生长,安静地凋零,自有风骨。”
叶辰点头。他想起那片写着诗的梧桐叶,想起周老师平静的眼神,忽然明白,真正的放下,不是遗忘,而是像落叶一样,坦然接受岁月的变迁,把过往的痕迹,化作滋养未来的养分。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片早上留下的梧桐叶,递给苏沐妍:“给你。”
苏沐妍接过来,看着叶片上清晰的脉络,忽然笑着说:“我们也在上面写点什么吧?”
两人找了个石凳坐下,苏沐妍从包里拿出钢笔,想了想,在叶片上写下:“风过留痕,叶落藏真。”
叶辰接过笔,在下面补了一句:“岁月无恙,与君同尘。”
风穿过校园,卷起几片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像是在为这新写的诗句伴奏。属于他们的故事,就像这片写满字的梧桐叶,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在岁月里慢慢沉淀的默契,藏在每一片落叶,每一阵清风里,安静而坚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现代长生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