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寒窗苦读终得第,家宅和睦福满门
过了几年,李家村的炊烟依旧每日准时升起,只是当年围着顾青青撒娇的小不点们,都已长成了半大的孩子。大女儿李招娣十四岁,出落得亭亭玉立,性子依旧温婉,却多了几分沉稳,每日除了帮顾青青操持家务,还会教念娣识字、做针线;
二女儿李盼娣十三岁,眉眼间带着股泼辣劲儿,胆子比小时候更大,跟着村里的猎户学了些拳脚,说是“要保护姐姐和妹妹”,成了村里小丫头们的“孩子王”;
三女儿李念娣十岁,梳着两个麻花辫,依旧黏人,却不再像小时候那般怯懦,遇事会躲在姐姐身后,但也敢小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儿子李金宝九岁,继承了顾青青的狡黠和李修文的斯文,在私塾里成绩拔尖,却也爱跟着四叔李修武调皮捣蛋;
四弟李修武如今十六岁,长成了挺拔的少年郎,褪去了幼时的跳脱,多了几分英气,跟着李修文一同备考,准备先考童生,再冲击秀才。
小妹李秀莲早两年也已经出嫁了,嫁给了一个真的是满心满眼都是她的好郎君,结婚的时候,顾青青给她也添了很多妆。姑媳两人一直都很要好。
这几年里,顾青青依旧是那个爱看热闹、不爱干活的性子,只是随着孩子们长大,多了几分当娘的稳重。村里的瓜就没断过:李木匠家后来真生了个儿子,却被李婆子宠得无法无天,天天欺负姐姐们,李木匠夫妇悔不当初;
张寡妇改嫁了邻村的教书先生,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王翠花依旧生不出儿子,却也渐渐看开了,不再处处针对顾青青,只是偶尔还会念叨几句“男丁金贵”。
顾青青靠着这些家长里短的瓜,系统奖励拿得手软,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当当,孩子们穿的、用的都是村里最好的,李修文读书所需的笔墨纸砚、人参补品,也从不用愁。
这年秋天,正是院试放榜的日子。李修文备战了三年,头发都添了几缕银丝,顾青青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比谁都着急。放榜前三天,顾青青就开始失眠,每天盯着系统空间里的“祈福玉佩”(之前吃瓜奖励的,说是能保佑考试顺利),嘴里念念有词。
“娘,你别担心,爹肯定能中秀才的!”盼娣一边磨着刀(她最近在学切菜,说是要给爹做庆功宴),一边说道,“爹那么厉害,私塾里的先生都说,爹的文章写得比城里的举人还好!”
招娣正在缝一件新衣裳,是给李修文准备的,闻言抬头笑道:“二妹说得对,爹寒窗苦读这么多年,肯定能得偿所愿。”
念娣坐在一旁,手里拿着毛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爹中秀才”,小声说:“爹中了秀才,是不是就能住大房子了?”
金宝趴在桌上,一边演算算术题,一边说:“娘说了,爹中了秀才,就能当私塾先生,还能免赋税,以后我们家就更有钱了,我就能天天吃花生糖了!”
李修武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兴奋地喊道:“二哥二嫂,好消息!私塾先生托人从县城捎信来,说院试成绩已经出来了,让我们明天去县城看榜!”
李修文正在温书,闻言手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紧张,随即恢复平静:“知道了,明天我们一起去。”
顾青青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连忙说道:“好!明天我们全家都去,给你加油打气!”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顾青青就起来收拾东西。招娣帮着给大家准备干粮和水,盼娣去牵家里的牛,准备套牛车去县城(县城离李家村有十几里路,牛车要走大半个时辰),念娣和金宝兴奋地围着牛车转,李修武则帮李修文整理衣裳和笔墨(万一要见考官,得体面些)。
李婆子和李老头也起得很早,李婆子给李修文塞了两个白面馒头,眼里满是期盼:“修文,你可得争点气,考上秀才,我们李家就光宗耀祖了!”
李老头拍了拍李修文的肩膀,沉声道:“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家里永远是你后盾。”
王翠花也过来了,手里拿着一碟咸菜,说道:“二弟,路上吃,祝你旗开得胜。”这些年,她看着李修文一心读书,顾青青也没再找她麻烦,心里的嫉妒渐渐淡了,多了几分真心的期盼——毕竟李修文要是考上秀才,整个李家都能沾光。
一行人坐着牛车,浩浩荡荡地往县城出发。路上,李修武给大家讲着县城里的趣事,说县城的榜文贴在城门楼子上,到时候会有很多人去看,还说他听先生说,这次院试的主考官是个清官,最看重真才实学。
盼娣听得眼睛发亮:“四叔,县城里有没有卖糖画的?我还想去转个花形的!”
“有!还有捏面人的、卖糖葫芦的,等看完榜,我带你去!”李修武笑着说。
招娣则叮嘱道:“二妹,别乱跑,县城里人多,小心走散。”
念娣拉着招娣的衣角,小声说:“大姐,我想跟你一起,不想跟二妹去疯跑。”
顾青青看着孩子们说说笑笑,心里却在盘算着:县城里人多,肯定有不少瓜可以吃,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凑凑热闹。
走了大半天,终于到了县城。城门楼子下果然围满了人,大家都踮着脚尖,盯着墙上的榜文,议论纷纷。顾青青让招娣带着念娣和金宝在旁边等着,自己则和李修文、李修武挤了进去。
榜文很长,上面写满了中榜考生的名字。李修文的目光快速扫过,心里越来越紧张,手心都出汗了。顾青青也跟着着急,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看漏了。
“找到了!找到了!”李修武突然大喊一声,手指着榜文中间的位置,“二哥,你看!李修文,第三名!你中秀才了!”
李修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李修文”三个字赫然在列,排名第三,心里的石头瞬间落地,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眶都红了。
顾青青也激动得跳了起来,一把抱住李修文:“修文,你中了!你真的中秀才了!”
周围的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说道:“恭喜李秀才!真是年轻有为啊!”
“是啊,听说他是李家村的,寒窗苦读21年,终于得偿所愿了!”
“以后可得好好巴结巴结李秀才,说不定以后能沾光呢!”
李修文定了定神,对着周围的人拱了拱手:“多谢大家!多谢大家!”
【叮!宿主见证家人科举高中秀才瓜事(等级:S级),获得奖励:大米50斤、白面40斤、银子50两、黄金10两、极品人参5根、状元红10坛、绸缎10匹、珠宝首饰1盒(内含金簪1支、银镯2对)、青砖瓦房图纸1套(可建造三进三出大宅院)。】
系统奖励的提示音响起,顾青青直接惊呆了!黄金、极品人参、珠宝首饰,还有青砖瓦房图纸,这奖励也太丰厚了!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好东西!
“爹!你中秀才了!”金宝跑了过来,抱住李修文的腿,兴奋地喊道。
招娣、盼娣、念娣也跑了过来,眼里满是喜悦。招娣红着脸说:“爹,恭喜你!”
盼娣跳着说:“爹,你太厉害了!我们以后就是秀才家的人了!”
念娣也跟着说:“爹,真棒!”
顾青青看着眼前的一家人,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修文,恭喜啊!我就知道你一定能中!”
顾青青回头一看,只见顾大哥带着伙计小马,快步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大礼盒。
“大哥!你怎么来了?”李修文惊喜地说。
“我昨天就听说今天放榜,特意关了杂货铺,来给你捧场!”顾大哥笑着说,把礼盒递给李修文,“这是大哥的一点心意,恭喜你中秀才!”
打开礼盒,里面装着一套崭新的秀才袍、一顶帽子,还有笔墨纸砚和一些糕点。
“多谢大哥!”李修文感激地说。
顾大哥又对顾青青说:“小妹,这些年辛苦你了,照顾修文和孩子们,让修文能安心读书。”
“大哥客气了,都是我应该做的。”顾青青笑着说。
顾大哥叹了口气,又说:“对了,我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我昨天在县城听说,之前那个小乞丐沈墨尘如今已经成了有名的才子,考中了举人,还娶了苏婉娘为妻。他们回到了沈将军的故居,重建了沈府,还创办了学堂,免费招收穷苦孩子读书。朝廷还赏赐了他们不少东西,说他们是忠义之后,为民造福。”
顾青青心里一动——重生女主和沈墨尘的瓜终于有了圆满结局,真是太好了!
【叮!宿主听闻重生女主与遗孤圆满人生瓜事(等级:S级),获得奖励:大米60斤、白面50斤、银子60两、黄金15两、千年灵芝2株、和田玉手镯1对(温润通透)、名家字画5幅(价值连城)。】
系统奖励到手,顾青青直接乐疯了!千年灵芝、和田玉手镯、名家字画,这简直是富可敌国了!她没想到,重生女主那边的瓜虽然没亲自去看,但奖励居然这么丰厚!
“真是太好了,沈墨尘和苏姑娘终于苦尽甘来了。”李修文感慨地说。
“是啊,好人有好报。”顾青青说道。
顾大哥又说:“还有张秀才,他也考中了秀才,和柳如烟成了亲,在镇上开了一家私塾,生意很好。他们还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张念恩,说是为了感谢沈惊鸿的救命之恩。”
【叮!宿主听闻旧识科举及第家庭圆满瓜事(等级:A级),获得奖励:大米20斤、白面15斤、银子3两、桂花糕10盒、儿童银饰1套(含项链、手镯、脚镯)。】
系统奖励到手,顾青青心里美滋滋的——桂花糕正好给孩子们吃,儿童银饰可以给金宝和念娣戴。
大家正说着,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争吵声。顾青青眼睛一亮——有瓜吃了!
只见一个穿着华丽的妇人,正指着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女子骂道:“你这个贱婢!居然敢偷我的首饰!我看你是活腻了!”
女子跪在地上,哭着说:“夫人,我没有偷你的首饰!我真的没有!”
“还敢狡辩!”妇人怒道,“我的首饰明明放在房间里,只有你进去过,不是你偷的是谁偷的?今天我非要好好教训你不可!”
周围的人纷纷围了过来,议论纷纷。顾青青也挤了进去,想要看个究竟。
顾大哥小声说:“这妇人是县城里的盐商夫人,为人蛮横霸道,经常欺负下人。那女子是她家里的丫鬟,听说很老实,不像是会偷东西的人。”
顾青青心里一动,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盼娣也挤了过来说:“娘,我看那个夫人不对劲,她说话的时候眼神躲闪,肯定是冤枉那个丫鬟!”
就在这时,盐商夫人的儿子哒哒哒的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首饰盒,喊道:“娘,你的首饰找到了!在我的房间里,是我昨天拿去玩了,忘了还给你!”
盐商夫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尴尬地说:“原来是这样……是我错怪你了,你起来吧。”
丫鬟愣了一下,然后哭着说:“夫人,你冤枉我,还骂我,我……我不干了!”
盐商夫人想要挽留,但丫鬟态度坚决,转身就走了。周围的人纷纷议论着盐商夫人的蛮横,盐商夫人脸色难看,带着儿子匆匆离开了。
【叮!宿主围观权贵夫人冤枉下人反转瓜事(等级:b级),获得奖励:大米15斤、白面12斤、银子2两、丝绸5匹、胭脂水粉1套(上等品质)。】
系统奖励到手,顾青青心里乐开了花——上等胭脂水粉她正好能用,丝绸可以给招娣做新嫁衣。
看完热闹,李修远带着大家去县城最好的酒楼吃饭,庆祝李修文中秀才。酒楼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大家点了一桌子好菜,有烤鸭、红烧肉、糖醋鱼、炒青菜,还有各种汤品和糕点。
孩子们吃得很香,盼娣一边吃一边说:“大伯,这酒楼的菜真好吃,比家里的好吃多了!”
李修远笑着说:“喜欢吃就多吃点,以后你爹中了举人、中了状元,我们天天来这里吃!”
金宝也说道:“爹,你以后要中状元,我也要像你一样,考中状元!”
李修文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爹等着看我们金宝中状元!”
席间,李修武说:“二哥,你中了秀才,以后我也要好好读书,争取明年考中童生,后年考中秀才,跟你一起为李家争光!”
“好,四弟,我们一起努力!”李修文说道。
招娣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很开心。她知道,爹中了秀才,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她也能有更多的机会读书、学针线,将来嫁个好人家。
吃完饭,李修远带着大家在县城里逛了逛,给孩子们买了糖画、捏面人、糖葫芦,还给招娣买了一匹上等的绸缎,给盼娣买了一把精致的匕首(盼娣喜欢舞刀弄枪),给念娣买了一个布娃娃,给金宝买了一套新的笔墨纸砚,给李修武买了一本《孟子》注解本。
顾青青也给自己买了一些胭脂水粉和珠宝首饰,还买了一些名贵的药材,准备回家给李修文补身体。
夕阳西下,大家坐着牛车,开开心心地回村了。路上,孩子们都睡着了,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顾青青靠在李修文的肩膀上,心里满是幸福。她觉得,这几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李修文中了秀才,孩子们健康成长,家里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还有吃不完的瓜、拿不完的奖励,这样的古代生活,真是太惬意了!
回到李家村,已经是深夜了。村里的人都已经睡了,但李婆子和李老头还在院子里等着。看到他们回来,李婆子连忙迎了上去:“修文,中了吗?”
“娘,中了!第三名!”李修文兴奋地说。
李婆子高兴得眼泪都流了下来,连忙跪在地上,对着老天爷磕头:“多谢老天爷保佑!我们李家终于出秀才了!”
李老头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抽烟袋。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李家村,村里的人都为李修文感到高兴。第二天一早,就有不少村民来家里道贺,送来了鸡蛋、粮食、糕点等礼物。村长也亲自来了,给李修文送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文曲星下凡”四个大字。
王翠花也忙前忙后,帮着顾青青招待客人,脸上满是笑容。她心里虽然还有点嫉妒,但更多的是骄傲——毕竟李修文是李家的人,李修文发达了,整个李家都能沾光。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天天都很热闹,客人络绎不绝。顾青青忙着招待客人,虽然累,但心里很开心。她把系统奖励的大米、白面、腊肉、糕点等拿出来,招待客人,大家都夸顾青青贤惠、会持家。
过了几天,李修文要去县城参加秀才的授冠仪式。顾青青和孩子们、李修远、李修武一起陪他去。授冠仪式很隆重,县令亲自为中榜的秀才授冠,还赏赐了不少东西。李修文穿着崭新的秀才袍,戴着帽子,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精神。
仪式结束后,县令还特意召见了李修文,夸他文章写得好,有才华,鼓励他继续努力,将来考中举人、进士,为朝廷效力。
回到村里,李修文成了村里的名人,不少人家都来请他去私塾教书,还有人来给招娣说亲。招娣已经十四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村里的不少人家都想娶她做儿媳。
顾青青和李修文都很慎重,他们不想让招娣过早地嫁人,想让她多读书、学知识,将来嫁个知书达理、真心对她好的人。
盼娣知道后,很不高兴地说:“娘,大姐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嫁人?我不允许大姐嫁人!”
顾青青笑着说:“傻丫头,女孩子长大了都是要嫁人的,不过娘和你爹会给你大姐找个好人家,让她幸福的。”
念娣也说道:“我不要大姐嫁人,大姐嫁人了,就没人陪我玩了。”
金宝也跟着说:“我也不要大姐嫁人,大姐会给我讲故事,还会给我做好吃的。”
顾青青看着孩子们天真的样子,心里软软的。她知道,孩子们都很疼爱招娣,舍不得她离开家。
这年冬天,李修文在村里的私塾当了先生,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他教学认真,待人温和,很受孩子们的喜欢。李修武也很努力,每天跟着李修文一起读书,准备明年的童生考试。
顾青青则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她把系统奖励的青砖瓦房图纸拿了出来,和李修文商量着,准备在村里盖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宅院。李修文也很赞同,他觉得,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是时候改善一下居住条件了。
盖房子的消息传开后,村里的人都很羡慕,不少人都来帮忙。李修远也从镇上回来,帮着打理盖房子的事情。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一座漂亮的青砖瓦房终于盖好了,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还有一个小池塘,里面养着鱼和荷花,看起来十分雅致。
搬家那天,村里的人都来帮忙,热热闹闹的。李婆子和李老头看着崭新的房子,心里满是欣慰。王翠花也来帮忙,看着顾青青家的大房子,心里虽然有点羡慕,但也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要是二房搬出来住了,他们家里就更宽敞了。
搬进新房子后,顾青青的日子过得更加惬意了。她每天除了照顾孩子们,就是和村里的妇人聊天、看热闹,吃各种各样的瓜。系统奖励的东西越来越多,家里的财富也越来越多,成了村里最富有的人家。
过了几年,李修武果然不负众望,考中了童生,又过了两年,考中了秀才,和李修文一起,成了村里的“双秀才”,李家的名声越来越大。
招娣也到了十六岁,顾青青和李修文为她挑选了一个好人家——邻村的一个秀才,为人正直,有才华,对招娣也很好。结婚那天,顾青青给招娣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有绸缎、珠宝、首饰、粮食、银子等,还有系统奖励的名家字画和和田玉手镯,让招娣在婆家抬得起头。
盼娣十五岁,依旧是那个泼辣大胆的性子,她不想嫁人,想要跟着李修武一起读书,将来考个女官试试。顾青青和李修文都很支持她,给她请了先生,教她读书写字。
念娣十二岁,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性子依旧乖巧,喜欢读书和做针线,梦想着将来能像大姐一样,嫁个知书达理的人。
金宝十一岁,在私塾里成绩拔尖,是先生最看重的学生,大家都说他将来肯定能考中状元。
李修文也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备考,准备考中举人。顾青青依旧是那个爱看热闹、爱吃瓜的性子,只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多了几分从容和淡定。
这年春天,沈墨尘和苏婉娘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了李家村。他们听说了李修文的事情,特意来拜访。沈墨尘如今已经是举人,苏婉娘也成了举人夫人,他们的孩子也已经五岁了,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
顾青青和李修文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大家一起聊天、吃饭,回忆着过去的事情。沈墨尘告诉他们,沈将军的冤案彻底平反后,朝廷还追封了沈将军为“忠勇侯”,沈墨尘继承了爵位,成了新的忠勇侯。他们创办的学堂已经培养了很多人才,不少学生都考中了秀才、举人,为国家效力。
苏婉娘也告诉顾青青,她很感谢顾青青当年的帮助,如果不是顾青青,她和沈墨尘可能早就遇害了。顾青青笑着说,都是缘分,不用客气。
【叮!宿主与重生女主及遗孤重逢叙旧瓜事(等级:S级),获得奖励:大米100斤、白面80斤、银子100两、黄金50两、极品人参10根、千年雪莲1株(可延年益寿)、皇室御赐的玉佩1块(象征荣誉)。】
系统奖励到手,顾青青直接惊呆了!皇室御赐的玉佩,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她没想到,和沈墨尘、苏婉娘重逢,居然能拿到这么丰厚的奖励!
沈墨尘和苏婉娘在李家村住了几天,就离开了。他们临走时,给顾青青和李修文留下了不少礼物,还有一封推荐信,说如果李修文考中举人,可以拿着推荐信去京城发展。
李修文很感激,他表示,将来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去京城拜访他们。
又过了几年,李修文考中了举人,被任命为县城的县令。他为官清廉,为民做主,深受百姓的爱戴。李修武也考中了举人,成了李修文的得力助手。
盼娣果然考上了女官,成了村里第一个女官,名声大噪。不少人家都来给她提亲,但她都拒绝了,她想要继续读书。
念娣也嫁给了一个秀才,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金宝十八岁,考中了状元,成了朝廷最年轻的状元郎,被皇帝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前途无量。
顾青青成了状元娘、举人之母,身份尊贵,但她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性子,喜欢和村里的妇人聊天、看热闹,吃各种各样的瓜。系统奖励的东西已经堆积如山,家里的财富富可敌国,但她依旧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
李婆子和李老头都活到了九十多岁,无病无灾,安享晚年。王翠花也过得很好,她的四个女儿都嫁了好人家,经常来看她,还给她送东西。
李家村因为李家的崛起,也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有名。不少人都来李家村定居,村里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顾青青坐在自家的院子里,看着孩子们都有了各自的成就,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不仅收获了爱情、亲情,还有吃不完的瓜、拿不完的奖励。感谢吃瓜系统的存在,让她的生活充满了幸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