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里的老照片和影像,如同潘多拉魔盒被打开,释放出令人窒息的往事尘埃。沈明辉与周婉茹年轻时的情感纠葛,竟然与脚下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周婉茹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一段被岁月掩埋、涉及情感与财产切割的旧怨。
这不再仅仅是一场商业打压,更是一场延续了二十多年的、掺杂着爱恨情仇的私人报复。而逸文科技和林逸,不幸成为了这场复仇剧中被殃及的池鱼。
林逸关掉电脑,拔下U盘,紧紧攥在手心,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这个神秘人,一次次提供帮助,又一次次将他推向更危险的漩涡中心。这次送来的“证据”,与其说是帮他理解危机根源,不如说是一份冰冷的警告——他所面对的,是早已编织了数十年的巨网,稍有不慎,便会被那历史的蛛丝缠绕至死。
他不能动用这份“证据”。一旦将这些涉及沈明辉隐私和沈家丑闻的东西抛出去,固然可能暂时逼退周婉茹,但必将彻底激怒沈明辉,也将把他和沈雨涵之间那脆弱的关系彻底推向不可预测的深渊。这无异于自杀。
他必须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这场危机,并回报沈雨涵此前多次的援手。
地产危机因红星村李支书的仗义执言而暂时化解,但根源未除。周婉茹就像一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一次不成,必定会寻找下一次机会。
林逸决定主动出击,但不是针对周婉茹,而是针对她制造麻烦的根基——她在深圳本地可能依附的力量,以及她赖以发动各种攻势的“信息不对称”。
他再次约见了沈雨涵。这一次,地点选在了一家极其私密的江边茶舍。
“地产的事情,谢谢。”林逸为她斟上茶,真诚地道谢。没有她的提醒,他恐怕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举手之劳。”沈雨涵端起茶杯,目光落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语气平淡,“周婉茹不会罢休的。”
“我知道。”林逸点头,“所以,我想做两件事,可能需要你的帮助。”
“说。”
“第一,我想知道,周婉茹在深圳,除了可能利用我父亲早年的一些关系,还有哪些具体的、可以调动的力量?比如,本地的合作者,或者……她安插的人。”林逸目光锐利。他要拔掉周婉茹在本地的爪牙。
沈雨涵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最终,她缓缓报出了几个名字,有开发区管委会某个副职的领导,有本地一家与周婉茹海外生意有往来贸易公司的老板,甚至还有一两个看似与周婉茹毫无关联、但实际收受了她好处、在关键时刻能为她传递消息或行方便的“中间人”。
这些信息,无疑是她动用沈家资源长期监控的结果,价值连城。
“第二,”林逸继续道,“我希望我们能建立更深入的技术合作。”
沈雨涵转过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不是简单的代工。”林逸解释道,“我指的是,在下一代音频编解码技术和低功耗芯片设计上,逸文科技的研发中心,可以和‘明辉电子’的预研部门进行有限度的技术交流和联合攻关。我们可以共享一部分非核心的前沿技术思路和测试数据。”
这是他思考良久后,能给出的、最具诚意也最能绑定双方利益的“回报”。不是股权,不是金钱,而是通往未来的核心技术路径的共享。这既能借助“明辉电子”的研发实力加速逸文科技的技术积累,也能将沈雨涵的利益更深度地与自己捆绑在一起,让她有更强的动力去抵御来自周婉茹甚至韩雅的压力。
当然,他也设置了“非核心”和“有限度”的前提,保留了逸文科技最核心的竞争壁垒。
沈雨涵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她没有立刻回答,似乎在评估这个提议的价值和风险。
良久,她嘴角微微勾起一个几不可察的弧度。
“可以。”她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具体的合作框架和边界,让你的人和我这边技术负责人对接。”
她接受了这份“回报”。这意味着,她认可了林逸提出的这种更平等、更着眼于长远的绑定方式。
“另外,”沈雨涵放下茶杯,语气多了一丝肃杀,“你提到的那几个名字,我会处理。周婉茹在深圳的触手,是该剪一剪了。”
她没有说具体会怎么做,但林逸知道,以她的手段和沈家的能量,那几个被点名的“爪牙”,恐怕很快就要倒霉了。这既是帮他清除障碍,也是沈雨涵对周婉茹的直接反击。
谈话结束,两人离开茶舍。江风拂面,带着水汽的清新。
“林逸,”临上车前,沈雨涵忽然叫住他,眼神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邃,“记住你选择的路。”
她的话意味深长。选择了与她深度技术合作,就意味着更彻底地站在了她这一边,与她共同面对来自家族内外的明枪暗箭。
“我明白。”林逸郑重地点了点头。
合作意向达成,行动立刻展开。
博文和赵德柱按照林逸的指示,开始与“明辉电子”的技术团队进行接触,商讨具体的技术交流细节。初期虽然磕磕绊绊,双方都带着警惕,但在共同技术目标的驱动下,还是很快找到了一些可以合作的切入点。
而沈雨涵那边的“清理”行动,则如同无声的暗流,迅速而有效。不到一周时间,之前她提到的那几个名字,相继“出事”——开发区那位副职被调离重要岗位,去了一个闲职;那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因税务问题被立案调查;那几个“中间人”也莫名沉寂了下去,不再活跃。
周婉茹在深圳本地的信息渠道和发力点,被瞬间斩断了大半!她试图再次制造类似地产纠纷的麻烦,难度陡然增加。
逸文科技赢得了一段宝贵的、相对平稳的发展期。研发中心的建设顺利进行,与“明辉电子”的技术合作逐步深入,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林逸甚至开始着手规划下一代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发展。林逸用一次果断的“亮剑”和一份颇具诚意的“回报”,暂时稳住了局面,并将沈雨涵这个强大的盟友,更紧密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然而,就在林逸以为可以稍微喘息,专注于技术和发展时,他接到了博文一个从海外打来的紧急越洋电话。
博文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慌和恐惧,信号似乎还受到了干扰,断断续续:
“逸……逸哥!不好了!我们联系的……那家备用芯片供应商……是……是个陷阱!”
“他们……他们根本不是供应商!是……是周婉茹的人!”
“我们带来的样品和……和部分设计资料……都被他们扣下了!”
“我……我现在好像被……被监视了……怎么办逸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之我在深圳逆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