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由基那源自千年前思维模式的困惑,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林凡的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他瞬间明悟,眼前这位箭术通神的古人,其世界观与价值观仍深深根植于春秋战国那个列国争霸、华夷之辨初显的时代框架内。对于近代以来形成的民族国家概念,以及那种基于特定历史事件(尤其是外族入侵造成的深重灾难)所凝结的集体伤痛与仇恨,他缺乏直接的、感同身受的认知基础。
“将军,”
林凡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思维跨越这千年的鸿沟,言辞变得更为审慎,也更为恳切。
“您所言极是。箭,或许不能像笔墨那样直接书写历史,也不能像圣人之言那样直接涤荡世间所有的邪恶。
但是,箭,可以成为一种语言,一种态度,可以清晰地昭示底线,划定不可侵犯的界限!”
他向前踏出一步,目光灼灼,仿佛要穿透那背对着他的身影,直视其灵魂:
“今日之敌,东瀛倭寇,他们并非是要与您在擂台上公平较量弓马技艺的纯熟,也并非是要与您争夺一城一池的疆土。
他们是在用最阴险、最卑劣的方式,进行一场亵渎!
他们亵渎的,是我华夏民族不容侵犯的尊严!
是他们试图轻描淡写、甚至扭曲掩盖的那段沉重历史!
他们更是在亵嘘那些在无尽苦难中悲愤逝去的、三十万元辜亡魂!”
“面对如此行径,若我辈选择沉默不语,或是反应软弱无力,那便等同于一种纵容!
是对历史正义的背叛,更是对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冤魂的二次伤害!
将军,您射术通神,当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理?
如今,倭人的挑衅,便是将一支淬毒的、充满羞辱的箭矢,悍然射向了我华夏的国门与灵魂!
我等身为华夏子孙,岂能坐视不理?岂能不应战?”
养由基的背影几不可察地微微动了一下,仿佛平静湖面被微风吹皱,但他依然没有转过身来。
林凡趁热打铁,语气愈发沉痛,几乎字字泣血:
“晚辈深知,将军您所处的时代,列国纷争,齐楚燕韩赵魏秦,无论战和,究其根本,仍属华夏内部之务,是兄弟阋墙。
然今日之东瀛,乃是外侮!是异族!
他们当年举起屠刀,所向并非只有持戈的军卒,更多的是手无寸铁的妇孺老弱!
他们的铁蹄所踏碎的,并非仅仅是城池郭邑,更是我华夏文明的根脉与尊严!
他们所图谋的,并非仅仅是金银财物,更是要亡我种姓,灭我文化传承!
此等行径之酷烈,用意之恶毒,比之春秋时期任何一场不义之战,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罪,滔天!”
他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将那段黑暗历史所代表的性质,其与外患而非内争的本质区别,清晰地、深刻地烙印过去,试图冲破那千年的认知壁垒。
“将军一生,忠于楚国,射艺冠绝天下,名垂青史,晚辈斗胆一问,您所求为何?”
林凡话锋一转,试图从养由基自身的经历和信念中寻找共鸣点。
“可是为了以手中之弓、腰间之箭,守护一方水土之安宁,使楚地百姓能免受兵燹蹂躏之苦,能得享太平?”
他的声音带着引导与希冀,“而今,我辈所求,与将军当年之抱负,在守护这一核心上,并无二致!
只不过,时代变迁,我们要守护的疆域,已从楚地扩展为整个华夏民族!
我们要守护的,是整个民族的安宁与不容侵犯的尊严!
是要用我们的力量与意志,让后世子孙,永远不再经历那般如同炼狱的惨痛!”
“故此战,非为泄一己之私怨,实为扞卫天地之公义!非为简单的血亲复仇,实为守护文明之火种、民族之未来!”
竹林间,因林凡这番慷慨陈词,再次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寂静之中。
养由基的身影仿佛彻底化作了一尊没有生命的石雕,唯有他披散在肩头的长发,在不知从何而来的微风中,极其轻微地拂动着,显示着时间的流逝。
林凡不再多言,只是屏息凝神,静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自己已经将能说的、该说的,都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
剩下的,需要这位古老的箭圣,凭借其超越常人的智慧与悟性,自己去理解、去消化、去做出最终的抉择。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在仿佛经历了千万年的等待后,养由基缓缓地、极其稳定地站了起来。
他依旧没有转身,但就在他站起的那一刹那,林凡清晰地感觉到,周围整个箭竹林的气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前那种自然的孤高与锐利,瞬间转化为一种无比凝聚、无比肃杀的“势”!
每一根挺立的竹子,都仿佛变成了即将离弦的利箭,绷紧了身躯;
每一片摇曳的竹叶,都化作了锋锐无匹的箭簇,锁定了虚无中的敌人。
一股无形无质,却沉重如山、锐利如万丈锋芒的“箭意”,以养由基为核心,开始疯狂地汇聚、压缩,引动着周遭空间的法则都为之震颤。
“汝所言…外侮…”养由基的声音终于不再是一片淡漠,而是如同万载寒冰相互摩擦,带上了一种金属般的冰冷与穿透灵魂的锐利。
“某这一生,射的是楚弓,饮的是楚水,守护的是楚地。然…‘华夏’二字,某亦知,其意涵,某亦懂。”
他罕见地停顿了片刻,仿佛在灵魂深处,反复咀嚼、权衡这两个字所承载的千钧重量。
“某之箭,曾射穿九霄云层,曾洞裂金石壁垒。”
他的声音逐渐拔高,每一个字都如同箭矢离弦,带着一种一往无前、不容置疑的决绝。
“却不知…今日某之箭,可能射穿那笼罩了数十年的血泪与黑暗?可能告慰那三十万在炼狱中哀嚎、不得安息的冤魂?”
他猛地转过身来!
那是一张饱经风霜雨雪刻画、却依旧棱角分明、坚毅如岩的脸庞。
他的双眼神光内蕴,并不刺眼,却深邃得如同浩瀚星空,又锐利得如同盯紧了猎物的鹰隼。
当他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投向林凡时,林凡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都在那一刻被彻底洞穿,所有的心思与意念,在这目光下都无所遁形。
“某,愿试之。”
没有气冲霄汉的豪言壮语,没有激动人心的慷慨悲歌,只有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四个字。但这四个字从养由基口中说出,却仿佛蕴含着千山万水的重量,承载着一位千年前箭圣的承诺,与他刚刚理解、并选择背负的那份属于整个民族的沉痛历史,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养由基的目光,如同穿越了虚空,越过林凡的肩头,径直投向神州万象图之外的某个坐标——
那座被倭人恶意指定为战场的“金陵古城墙”。
他的眼神,在这一刻,冰冷得如同极地万载不化的寒冰,锐利得如同刚刚在磨石上开刃、闪烁着致命寒光的箭簇。
“便让某之箭…为那场不堪回首的痛史,做一个了断,画上一个应有的句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天命擂台:我携四十九英灵守国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