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惊现白骨
雨水连续下了三天,浪白河的水位涨了不少。清晨五点,环卫工人老李像往常一样沿着河堤捡拾垃圾,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枯枝败叶翻滚而下。突然,他瞥见河滩上有个白森森的东西半埋在泥沙里。
老李眯起昏花的眼睛走近一看,吓得差点跌坐在地——那分明是一截人的手臂骨头!
坊城市刑侦大队办公室里,林远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案件资料出神。三十五岁的他眼角已有了细纹,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桌上摆着半杯凉透的咖啡,旁边是妻子昨晚发来的短信:女儿发烧了,你能早点回来吗?
林队!技术员小王猛地推开门,浪白河下游发现人体骸骨,初步判断已经有些年头了。
林远立刻站起身,抓起外套:通知法医陈璐,马上出发。
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林远蹲下身,仔细观察那截露出沙土的手臂骨。雨水冲刷下,更多的骨骼逐渐显现——这是一具近乎完整的骸骨。
骨盆结构显示是女性,法医陈璐戴着橡胶手套,轻轻拨开周围的泥沙,年龄大概在20到25岁之间。骨骼表面有轻微磨损,应该是水流冲刷导致的。
林远环顾四周:发现其他物品了吗?
暂时没有。小王摇头,但骨头埋得不深,可能是最近水位上涨才冲出来的。
查一下近十年本市的失踪人口,年轻女性。林远站起身,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通知打捞队,把这段河道彻底搜查一遍。
回到局里,林远立即召开了案情分析会。会议室的白板上贴满了现场照片和坊城市地图。
死者女性,身高约165cm,陈璐指着x光片,骨骼发育正常,但右侧第三肋骨有陈旧性骨折愈合痕迹。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她放大颅骨照片,颅顶有四个微小穿孔,排列规整,像是某种医疗器械造成的。
林远皱眉:能确定死因吗?
暂时不能。但颅骨穿孔边缘整齐,不像是暴力所致,反而像是...陈璐犹豫了一下,像是手术痕迹。
手术?小王惊讶道,什么样的手术会在头骨上打四个孔?
神经外科的某些手术会用到颅骨固定系统,陈璐解释道,但通常会有配套的钛板或螺钉...
查一下本市的医院,林远打断道,特别是能做神经外科手术的。同时扩大失踪人口排查范围,周边县市也要查。
三天后,dNA比对有了结果。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死者名叫苏晓蔓,小王汇报道,22岁,坊城医学院学生。十年前——也就是2013年5月报的失踪。家属当年报过案,但一直没找到。
投影仪上出现一张青春洋溢的照片,女孩扎着马尾辫,笑容灿烂。
她最后出现是在哪里?林远问。
学校宿舍。室友说她晚上接了个电话就出去了,再没回来。手机也关机了。
林远盯着照片:查那个电话。还有,她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男性交往对象。
已经查了,小王滑动平板,通话记录显示最后一个电话来自一个公共电话亭,就在医学院附近。至于人际关系...他顿了顿,有个叫周浩的男同学,当时和她走得很近,但案发后有不在场证明。
再查一遍,林远说,十年了,有些人的记忆会。
第二天,林远和陈璐来到坊城医学院。校园里梧桐树郁郁葱葱,学生们抱着书本匆匆而过,没人知道十年前这里曾有一个女孩无声无息地消失。
档案室里,他们调出了苏晓蔓的学生记录。
成绩中等,林远翻看着,没什么特别。咦,这个实习记录——她失踪前在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实习?
陈璐凑过来:就是能做开颅手术的那个科室?
林远立即拨通了电话:小王,查一下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十年前的人员名单,特别是和苏晓蔓有接触的。
离开医学院时,林远注意到有个中年男人一直在档案室附近徘徊。男人约莫五十岁,穿着朴素,看到他们出来立刻低下头假装看报纸。
你好,林远走过去出示警官证,请问你是学校教职工吗?
男人明显紧张起来:不、不是,我只是...来查点资料。
关于苏晓蔓的?林远敏锐地问。
男人的手抖了一下:她...她是我表侄女。听说你们找到了她的...遗体。
林远和陈璐交换了一个眼神:李先生是吧?能请你到局里协助调查吗?我们有些问题想请教。
审讯室里,李成坐立不安。林远给他倒了杯水。
你和苏晓蔓关系怎么样?
不算亲近,李成搓着手,她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偶尔会来我家吃顿饭。
她失踪前有什么异常吗?
李成摇头:那孩子很乖,学习也用功。就是...他犹豫了一下,失踪前两周,她来我家时心事重重的,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医院实习遇到些事,但没说具体是什么。
什么事?
我真不知道,李成眼神闪烁,她只说他们拿病人做实验,我以为是小姑娘胡思乱想...
林远身体前倾:他们是谁?
她没细说!李成突然激动起来,我要是知道,早就告诉警察了!
林远注意到李成右手无名指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像是被什么锋利物品割伤的。
离开审讯室,陈璐迎上来:查到了,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十年前的主治医师叫张希,现在是副院长。还有个住院医师叫...周浩。
周浩?林远挑眉,苏晓蔓的那个同学?
对,毕业后他直接进了市立医院,现在也是神经外科医生。
林远若有所思:两个和苏晓蔓有关联的人,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科室...太巧了。
第二天,林远和陈璐来到市立医院。医院大厅人来人往,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焦虑的情绪。
神经外科在八楼。电梯里,陈璐低声道:颅骨上的穿孔,会不会是某种新型手术器械造成的?
如果是,林远说,那么凶手很可能是懂这种技术的人。
电梯门开,他们迎面碰上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医生。医生看到他们,明显愣了一下。
周浩医生?林远出示证件。
医生的表情瞬间僵硬:是我。你们是...?
关于你同学苏晓蔓的案子,有些问题想请教。
周浩的脸色变得苍白:我...我有个手术,能不能改天...
不会耽误太久,林远微笑,就现在。
在医生休息室里,周浩坐立不安。他三十出头,却已经有了几丝白发,眼镜后的眼睛布满血丝。
你和苏晓蔓是什么关系?林远开门见山。
同学,普通同学。周浩声音发紧。
据我们了解,你们关系很亲密。
周浩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那是谣言!我们只是...一起做过几次实验。
她失踪那晚,你在哪里?
实验室!有好几个同学可以作证!周浩突然激动起来,你们当年就查过了!
林远不动声色:别紧张,只是例行询问。你知道苏晓蔓在医院实习期间有什么异常吗?
没有...她很好,很认真...
她说有人拿病人做实验,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周浩猛地站起来:我不知道!我要去做手术了!
林远没有阻拦,只是在他走到门口时说:我们会再来的,周医生。对了,张希副院长今天在吗?
周浩的背影明显僵了一下:他...他去开会了。
离开医院时,陈璐若有所思:他在撒谎。问到实验时,他的瞳孔明显放大了。
不止他,林远说,李成也是。这个案子没那么简单。
回到局里,技术科有了新发现。
林队,小王兴奋地说,我们在骨骼样本中发现了一种特殊金属成分,经过比对,是一种医用钛合金,常用于骨科和神经外科植入物。
陈璐立刻查看报告:颅骨穿孔处的微量金属残留...这可能是某种特殊骨钉,用于固定颅骨的。
能追踪来源吗?林远问。
正在查。这种合金有特定批次,如果能找到使用记录...
林远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妻子。
林远,女儿烧到39度了,你能回来一趟吗?
他看着白板上苏晓蔓青春洋溢的照片,又看了看手表:我...我让妈过去帮忙行吗?案子有重大进展...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算了,你忙吧。通话被挂断了。
林远深吸一口气,转向陈璐:继续查那个骨钉。我去会会张希副院长。
市立医院副院长办公室宽敞明亮。张希五十岁左右,银边眼镜后是一双锐利的眼睛,白大褂一尘不染。
林队长,久仰。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听说你们在调查一桩旧案?
苏晓蔓,十年前在贵科室实习的学生。林远直视他的眼睛,您还记得她吗?
张希的表情没有丝毫波动:记得。聪明好学的女孩,很可惜。
她失踪前曾提到医院有人拿病人做实验,您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荒谬。张希冷笑,市立医院一直严格遵守医疗规范。
林远注意到办公桌上摆着一张照片,是张希和一个年轻医生的合影——正是周浩。
您和周浩医生关系很好?
他是我的得意门生,张希语气中带着骄傲,专业能力很强。
十年前,也就是苏晓蔓失踪前后,科室有没有进行过什么特殊手术?或者使用过新型医疗器械?
张希站起身:林队长,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这种指控是很严重的。我还有会议,恕不奉陪了。
离开医院时,林远接到陈璐的电话。
查到了!那种骨钉是德国一家公司的实验产品,2013年只在三家医院试用过,其中就有市立医院!而且,她的声音因兴奋而提高,使用记录显示,那批骨钉的经手人就是张希和周浩!
林远握紧电话:申请搜查令,我要查他们十年前的所有手术记录。
还有个发现,陈璐继续说,李成的儿子李明,在苏晓蔓失踪后两个月突然出国留学了,资金来源不明。
林远站在医院门口,望着八楼神经外科的窗户。十年前,一个年轻女孩从这里消失;十年后,白骨浮出水面,而凶手或许仍在其中,穿着白大褂,戴着伪善的面具。
他想起苏晓蔓照片上灿烂的笑容,想起女儿高烧时自己却无法陪伴的愧疚。有些案子,不能等第二个十年。
准备行动,他对电话那头的陈璐说,天黑前控制周浩和李成。至于张希...我亲自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刑警林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